據滿洲里融媒體中心消息,6月2日,首批糧食走廊俄羅斯大豆運抵滿洲里口岸。“中俄新陸路糧食走廊”是在中俄兩國元首共同倡議下實施的重點項目,是中俄兩國農業和糧食領域達成共識的重要舉措。據悉,此次運抵滿洲里口岸的糧食共271.6噸,目的地為天津。項目運營期間,每年經滿洲里口岸運抵的俄羅斯糧食將達到800萬噸。
據了解,“中俄新陸路糧食走廊”由中俄兩國元首于2016年簽署,旨在幫助提高西伯利亞、遠東和烏拉爾地區的糧食產量,并增加對中國的出口。
“俄羅斯是重要的糧食及油料生產國,俄烏沖突之后,俄羅斯多種產品的出口受到歐美國家制裁。中俄雙方合作,不僅對俄羅斯擴大出口、深化與其他國家貿易往來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未來糧食市場的發展和來源多樣化也非常重要。俄羅斯糧食谷物有新的出口渠道,也有助于避免國際糧食市場出現新的危機。”新湖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陳燕杰表示。
此外,中國既是主要的大豆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俄羅斯大豆是非轉基因大豆。早在2019年6月,中俄就已經簽署《關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發展規劃》,就擴大大豆貿易,深化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科研等全產業鏈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不過,陳燕杰介紹,中國對俄羅斯大豆進口不多,始終在30萬—80萬噸/年波動。“中俄新陸路糧食走廊”運營期間,中國對俄羅斯大豆的進口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更多還是要看進口利潤,對國產大豆供給方面的沖擊預計暫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