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整個三季度國內外農產品期價走勢,生豬、豆粕、雞蛋等飼料養殖板塊品種表現不俗,位居漲幅榜前5,表現最弱的前3名則為CBOT大豆、CBOT稻谷和CBOT玉米。目前隨著北美進入收獲期,新豆集中上市形成的季節性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增強,疊加USDA三季度庫存數據明顯高于市場預期,而10月月度報告雖然偏利多,但大方向來看美豆的下行態勢難以逆轉。當下市場的關注重點已經慢慢轉向了南美,在厄爾尼諾天氣之下,南美大豆播種逐漸展開。
新作豐產預期壓制CBOT大豆估值
對于10月報告,市場主要關注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單產預估調整情況。雖然9月美豆結莢基本完成,但作物大多處于鼓粒期,仍是決定美豆單產的關鍵時期,而9月美豆產區天氣狀況并不算好,特別是五大湖附近的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偏南部產區的堪薩斯州、得克薩斯州等幾個次產州處于高溫干旱狀態,對作物生長不利,因此本次月報下調2023/2024年度美豆單產預估在市場預期之中。
自2023年二季度巴西大豆集中推向市場以來,美豆在出口競爭中就處于明顯劣勢。今年美灣和巴西帕拉納瓜港大豆出口FOB價差持續處于0值以上,也就是近月美灣大豆相對巴西大豆出口價格明顯升水。特別是3—7月,美灣大豆出口FOB價格相對巴西大豆升水最高接近300美分/蒲式耳,超過900元/噸(按目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7.3左右計算),不具備競爭力。
所以今年在出口市場上,美國和巴西大豆表現差異巨大。2022/2023年度美國大豆累計出口銷售5343萬噸,大幅低于前一年的5967萬噸;反觀巴西,2023年1—9月累計出口大豆8725萬噸,為創紀錄出口量,高于此前在2021年全年創下的8611萬噸的紀錄。
而這種競爭劣勢或在2023/2024年度持續。一方面,巴西仍然在報2023年11—12月船期CNF出口報價,并且基本持平于美灣港口,說明11—12月巴西舊作大豆會繼續供應全球市場。另一方面,2024年新季巴西大豆報價遠低于美國大豆,最貴的2月船期報價為100美分/蒲式耳,3—6月船期報價基本都在50美分/蒲式耳以下,將從新舊作兩端同時擠壓美豆的出口窗口。
今年因為巴西大豆播種較早而且9月產區天氣適宜,播種初期推進速度較快。但9月中下旬以來,巴西中西部持續性的少雨高溫天氣壓制了農戶的播種進度,馬托格羅索州、南馬托格羅索州的大豆播種已慢于去年同期,并拖累了全國的播種進展。
從未來兩周天氣預報來看,10月中下旬中西部主產區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月底較下旬的降雨量會有所增加,但仍不算積極,處于歷史75%分位下方;而未來第一周中西部全部地區氣溫維持30℃以上,溫度帶中心地區高達38℃,至月底氣溫才會緩慢下降。總體來看,未來兩周中西部產區天氣整體仍不算利好,繼續拖累大豆播種工作,將對CBOT大豆價格形成有利支撐。
市場觀察:關注需求數據變化
十一假期,外盤美豆偏弱運行,2311合約的運行區間從1300美分/蒲式耳跌至1260美分/蒲式耳附近,而在上周五USDA10月報告公布后,美豆反彈至1290美分/蒲式耳附近。市場人士表示,近日美豆期價反彈是此次報告將美豆單產數據和產量下調至市場預估的區間下沿所致。
“整體來看,美國農業部10月報告較中性,期末庫存同9月持平,油世界稱全球大豆產量過剩接近1760萬噸,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結轉庫存料達到1.09億噸,庫存消費比在28.9%的5年高點;同時,南半球巴西2023/2024年度新作大豆播種進度良好。”格林大華期貨大豆分析師劉錦說。
事實上,從全球角度來看,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供需轉向寬松的趨勢非常明顯。弘業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楊京分析稱,2023/2024年度南美種植面積繼續擴大(阿根廷增加200萬公頃,巴西增加170萬公頃),加之全球厄爾尼諾天氣可能對南美大豆生長有利,全球大豆產量有望增加至3.995億噸的歷史新高,較上年度產量增加近3000萬噸。全球豐產預期將會抑制美豆期價的反彈空間,如果南美大豆增產得到兌現,美豆期價將有一定的下行空間。近期市場關注南美種植進度,目前巴西旱情導致其大豆種植進度滯后,市場對此存在一定的擔憂,也支撐了近期期價的反彈。
展望后市,劉錦表示,從市場方面來看,巴西大豆價格低于美豆價格,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差距實際上會擴大,限制了美豆的需求。而南美下一年度的大豆供應龐大,對美國大豆出口構成強烈競爭壓力。報告對美豆的產量與需求同步下調,數量一致,造成了期末庫存不變的情況。不過,根據市場的預估來看,巴西大豆與美豆的價格差距將會擴大,美豆的出口需求受限,不排除USDA進一步下調美豆出口需求的可能,而大豆產量基本奠定,再次大幅調整的可能性有限。因此,之后的報告中,USDA可能會上調美豆的期末庫存預估。此外,行業咨詢機構Patria Agronegocios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稱,巴西2023/2024年度大豆播種率已達17.35%,低于上年度同期的22.60%,但高于5年均值16.79%。巴西大豆新作種植面積增加2.7%至4530萬公頃,產量預計達到1.641億噸。綜合以上因素,這將會限制CBOT大豆的漲幅,未來大概率以寬幅振蕩走勢為主。
在建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洪辰亮看來,報告中雖然對新季美豆單產和產量再次下調,但細想之下,美豆新季同比接近500萬噸的減產幅度在全球范圍內并不算突出,特別是考慮到今年巴西、阿根廷或有接近3000萬噸的產量增幅,全球大豆供應恢復的態勢始終施壓著盤面向上的動力,未來無論是美豆出口好轉抑或是運河水位問題,均可能在短期帶來盤面的波動。但若想扭轉全球大豆供應的壓力,南美供應端必須有較大程度的意外,這依賴于巴西在12月—次年2月的異常天氣。在巴西天氣炒作窗口打開之前,盤面較大概率定性為短期的反彈并很難走出6—7月的走勢。
楊京認為,從美豆自身平衡表來看,2023/2024年度美豆期末庫存將會降至8年新低,未來美豆供需趨緊,這將支撐美豆價格維持在歷史高位區間運行。總體看來,USDA10月報告對美豆單產和產量的下調一步到位,美豆定產意味著美豆供給的確定,市場焦點將會逐步轉到美豆需求,2023/2024年度美豆出口進度的同比下降和美豆國內壓榨數據的同比增加,意味著后期美豆需求數據的調整彈性較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豆需求數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