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外盤豆類基本面利空重重,美豆期貨持續下行,不斷刷新低點。受補庫預期影響,大連豆粕節后開盤后小幅反彈。展望后市,短期內外盤利多消息難覓,國內豆粕需求難有持續好轉,料豆粕期貨仍將維持偏弱走勢。
外盤利空重重
春節期間,美國農業部多個報告陸續出臺,但報告均呈現出明顯的利空色彩。首先是2月供需報告。由于出口進度偏慢,在該報告中,美國農業部下調了2023/2024年度美豆出口數據,期末庫存從上月預估的2.8億蒲式耳上調到本月的3.15億蒲式耳,同時高于市場平均預估值2.85億蒲式耳。該報告雖然對本年度巴西大豆產量也做了下調,但僅從上月預估的1.57億噸下調至1.56億噸,仍大幅高于巴西有關機構的預估數字。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則維持了上月5000萬噸的水平。
其次,2月15日,美國農業部對今年即將播種的農作物供需狀況進行了首次展望。由于大豆與玉米比價偏高,大豆在今年的播種中將獲得更大的面積。美國農業部預估今年美豆的播種面積將達到8750萬英畝,比去年的8360萬畝增加390萬英畝之多,按52蒲式耳/英畝的趨勢單產計算,產量將達到45.05億蒲式耳,2024/2025年度期末庫存將達到4.35億蒲式耳,為2019/2020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當然,目前這些預估數字依舊只停留在紙面上,但在3月底基于實地調查的播種面積數字公布前,美豆期貨將持續籠罩的這種利空氛圍之中。
再次,美國大豆壓榨和出口也不容樂觀。因嚴寒天氣影響運輸,美國1月大豆壓榨數量環比大幅減少,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報告顯示,1月美豆壓榨量下降至1.8578億蒲式耳,環比下降4.9%,低于市場預期,創四個月來最低水平。出口方面,截至2月8日當周,美豆出口銷售量為37.78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51%。
最后,巴西大豆上市步伐加快,阿根廷大豆長勢良好,豐收在望,也額外增加利空因素。由于天氣炎熱,縮短了生長周期,巴西大豆主產區收割提前。巴西咨詢機構Patria Agronegocios上周五表示,巴西2023/2024年度大豆收割率達到31.1%,快于去年同期的24.78%以及五年均值25.87%。但由于價格偏低,農民不愿意售糧,巴西大豆出口步伐偏慢。因降雨偏多,阿根廷大豆長勢恢復,產量比去年成倍增加將逐步成為現實。
國內供應寬松
春節假期間,國內油廠普遍停機,豆粕產出量急劇減少。經過假期消耗,節后養殖戶、飼料廠將大面積補庫,豆粕短期需求有望增加,將刺激豆粕現貨價格階段性走好。但外盤利空重重,國內豆粕供應寬松,豆粕期現貨價格很難持續走強。由于節前油廠大力壓榨以及下游提貨增加,春節前油廠大豆和豆粕庫存環比下降較快,但相比上年以及前幾年均處于偏高水平。據調查,截至2月2日當周,國內油廠大豆庫存為448萬噸,豆粕庫存為67.05萬噸,均處于近幾年來同期最高水平。隨著大豆到港不斷增多,油廠大豆和豆粕庫存恢復性增加將是大概率事件。
從需求端看,豆粕遠期的需求并不樂觀。春節前養殖產品集中出欄,整體存欄量下降。生豬、雞蛋等產品價格節后大概率回落,若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豆粕消費自然難旺。加之目前菜粕、葵粕等雜粕價格偏低,對豆粕替代較多,也很大程度上擠占了豆粕市場份額。
綜上所述,除非南美大豆產區再度出現旱情,否則外盤豆類不會有實質性利多消息,不足以支撐外盤豆類持續反彈。春節假期過去后,國內大豆進口、壓榨節奏恢復,豆粕供應寬松的格局仍將延續,豆粕價格將易跌難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