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水產行業整體面臨壓力,華東作為中國水產養殖業的核心區域之一,隨著養殖結構的調整,水產料市場在整體萎縮的同時,也正經歷從普水料向特水料的轉變,這一改變對飼料企業的經營和市場布局來說也是重大考驗。
困難與機遇并存,南通巴大飼料有限公司作為通威農發年度優秀子公司,利用自身優勢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在華東主要發力特種水產飼料市場,2023年,南通巴大實現了連續10年保持增長態勢,業績穩步提升,全年飼料總銷量得到突破,特別是在小棚蝦料領域創下銷量歷史新高。
南通巴大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哲勇2023年,得益于小棚模式在山東和華南地區的持續推廣與發展,全國范圍內的小棚數量有所增長。從產量角度看華東,小棚蝦的棚產與往年相差無幾,具備較強可控性、成功率的小棚模式依然保持生命力。雖然如今,行業將步入“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虧損”的新階段,中國消費者傾向于消費活蝦,但國內產量無法滿足全部需求,為小棚養殖提供了機會和優勢,未來,中國對蝦的供應缺口仍會存在,且會對對蝦養殖者帶來階段性機遇。
2024年1月,蝦價持續回暖,給市場帶來了積極信號,也激發了養殖戶對2024年養殖的熱情與信心。且受去年養殖整體不景氣影響,小棚租金有所下調,決定養殖是否盈利的因素逐步回歸養殖本身,也讓養殖戶能夠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如何通過提高養殖效果來降低綜合成本,對行業健康發展起促進作用。
從養殖模式看,過往“低密度養大蝦”和“高密度養快蝦”的兩種主流小棚養蝦模式在2024年依然適用,由于大蝦的行情始終可觀,部分養殖戶開始調整或降低投苗密度以拉高上市規格。也有養殖戶計劃提早放苗、提前賣蝦,以實現錯峰上市。還有養殖戶開始改造設施設備,如增設鍋爐等,以適應冬季養殖和錯峰上市。只有避免集中上市,以鮮活蝦為主打進入市場,與進口凍蝦和其他產區形成差異化競爭,才能保持價格和養殖效益的穩定。
科技在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性在不斷改變,行情總是不斷變化的。但通威始終堅信,提供優秀且質量穩定的好產品是飼料企業的第一要務,助力用戶實現增效,即使在市場行情不佳時,幫助用戶實現保本或較少虧損,從而找到自身的穩定因素或增長點,才能具備足夠的韌性與耐力度過行業寒冬。
以對蝦為例,若飼料系數領先0.05,一噸飼料便可增加幾十斤乃至上百斤蝦的產量,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從效益出發,梳理、優化養殖環境、養殖模式及盈利點,尋求最適合的養殖策略,助力用戶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