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生豬、家禽養殖規模已經發展到相對飽和的階段,飼料行業也步入產能嚴重過剩的階段,在國內存量競爭時代,相關頭部企業紛紛加碼角逐海外飼料市場,尤其是在東南亞、非洲等地的發展中國家。
相關頭部飼料企業如新希望(000876.SZ)、海大集團(002311.SZ)等海外業務近年來快速增長,且未來二、三年將繼續處于高速開拓狀態,其中,新希望預計未來兩年海外利潤增長到10億左右,銷量增長超150萬噸。海大集團此前則表示在未來二、三年要加快海外產能建設速度,開拓新的海外市場。
龍頭為何角逐海外?某飼料企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國內太內卷了。其次海外飼料發展空間較為廣闊,對于國內飼料企業而言,海外市場相當于是一個空白的待開發的區域,對于企業來說是全新的增量市場。東南亞,非洲等地的養殖技術水平還比較落后,對于優質飼料、專業飼料的需求很旺盛。他們急需一些專業的飼料廠商帶來一些專業的、優質的產品,來提高他們的養殖效率,當然飼料的單噸盈利就會比國內要好。”
另有某行業分析人士持有類似觀點,“目前國外部分地區的飼料水平相對于國內較為落后,如果飼料企業海外發展,一方面,可以獲取相對低成本的飼料原糧,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飼料養殖產業鏈上下游并不健全,如果企業在外投資,可以進行全產業鏈經營,利用內部化優勢,在經營上有更大的靈活性。”
頭部飼料企業海外業務迅速增長
飼料龍頭海大集團海外業務迅速增長,其2020、2021和2022年,境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30.37%、26.35%和21.53%。海大集團方面此前曾表示,“公司的海外飼料業務通過在當地建廠、當地銷售,同時配套技術服務體系以及動保和種苗板塊,形成了產業鏈競爭優勢,整體增長較好。但由于前幾年海外產能建設偏慢,目前越南、埃及、印尼等地區已出現產能不足的情況,公司將進一步加快海外產能的建設。”新希望也是如此,公司2020、2021和2022年,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3.03%、23.87%和25.24%。步入2023年,公司海外飼料則創造了銷量和利潤歷史新高,實現兩位數增長,銷量達到467萬噸,并且是連續三年量利同增。新希望表示,飼料原料中涉及海外進口的,一般還是經由第三方專業糧商代理進口。而因為飼料從生產到加工是一個很短半徑的業務,所以海外生產的飼料就地銷售,不會返銷中國,因為這樣更加具有成本優勢。公司海外業務所處地區都是發展中國家,所以在成本上會有優勢。頭部企業海外業務飛速開拓的背后,海外相較于國內更高的毛利率也是其重要支撐。新希望2020、2021和2022年海外毛利率分別為10.85%、8.84%和8.26%,均高于當年國內業務毛利率。展望未來,相關企業未來海外增長目標或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新希望方面此前透露,“未來兩年我們海外的飼料能夠從450萬噸增長到600萬噸以上,利潤能夠增長到10億左右,國外銷量和利潤增長目標在10%左右。”“新希望在近期的投資者活動中也表示,國外整體的飼料市場發展非常好,現在在很多國家還是一片藍海,競爭壓力也比國內要小一些。“公司會區分核心區域和非核心區域進行發展,核心區域為印尼、越南、菲律賓,會聚焦更多資源。對于非核心區域,如果部分區域盈利情況好,但是該區域只有1-2個飼料廠,規模上不具有競爭力,公司就會維持現有規模,后續再結合情況發展。”海大集團2022年飼料行業毛利率為8.25%,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則為9.17%,但境外地區毛利率則為12.06%,明顯高于國內各地區的平均水平。海大集團方面此前則表示,東南亞市場是公司最早布局的區域,將以越南為核心,并往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等市場發力;非洲地區,目前埃及已有工廠布局,未來計劃逐步往北非、東非市場發展;南美地區,巴西也是我們關注的比較大的一個目標市場。在未來二、三年要加快海外產能建設速度,開拓新的海外市場。需要注意的是,據財聯社記者采訪多位飼料企業內部人士了解到,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也面臨外派員工成本略高,并需要充分了解當地市場(文化上、地理特點上等等)情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