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國內外大豆期貨齊齊飆升,CBOT大豆上沖1250點,大商所豆二期貨節后跳漲至近4個月高位,豆粕借勢突破3500點,菜粕逼近3000點,二者雙雙躥升至5個月高位。
五一節后國內外大豆期貨飆升,巴西暴雨天氣對大豆產量造成多大影響?南美及北美市場同時爆發天氣題材炒作,可以判斷國內外豆市進入多頭模式?兩粕上漲空間有多大?全球大豆供需情況是否發生轉變?大豆市場短期內重點關注哪些因素?
▲ 五一節后國內外大豆期貨飆升,巴西暴雨天氣對大豆產量造成多大影響?
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傅博:南里奧格蘭德持續的強降雨,一次是在4月13日到4月17日,另外一次是4月27日到5月5日,后面一次的影響更大一些,4月底的時候南里奧格蘭德已經收割超過70%,所以主要影響大概30%的產量,考慮到今年南里奧格蘭德的產量預估在2200萬噸左右,即影響大概660萬噸左右的產量,實際損失要等待官方數據公布,歷史相似的情況發生在2016年4月,當年南里奧格蘭德的平均單產比今年CONAB對南里奧格蘭德單產的預估低13.5%,我們預估這波持續降雨將造成南里奧格蘭德大豆減產在250萬噸以內。不過,需要注意強降雨對當地大豆倉儲和物流的影響。
光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 侯雪玲:五一期間,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遭遇暴雨洪水,約四分之一大豆產量尚未收割。南里奧格蘭德是巴西大豆第二大主產州,之前產量預估在2200萬噸,市場預估大豆潛在損產在100-500萬噸。同時里奧格蘭德港口是巴西第四大大豆出口港,出口占總量的8%-14%。由于南里奧格蘭德大豆播種最晚,4月收割,5-7月是出口高峰。暴雨造成南里奧格蘭德州部分道路損毀、橋梁倒塌,這意味巴西5-7月船期出口或不及預期。此外,大豆收割期遭遇降雨,大豆水分高,不宜儲存,影響壓榨品質。
所以,總的來說,巴西暴雨或影響大豆產量100-500萬噸,以及大豆品質存儲,而且可能影響巴西大豆5-7月出口量。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研究員 石麗紅:最新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該州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但強度有所下降。巴西官方機構CONAB估計在這輪強降雨來臨之前的4月28日,該州已完成60%的大豆收割。與此同時,該州的農業機構EMATER估計截至4月26日大豆收割完成66%,截至5月2日完成86%。
巴西多數機構預估本年度南里奧格蘭德州產量為2150~2250萬噸,按照暴雨發生時尚有20%~30%的未收割大豆做估算,意味著大約450~650萬噸的大豆暴露在洪澇風險中。但最終實際受損量可能與這一預估存在差異。
暴雨天氣的影響主要有兩大路徑:一是洪水淹沒土地,直接影響待收割的大豆;二是洪水破壞儲存大豆的筒倉、倉庫等設施,使得已收割的大豆受潮。此外,洪水還可能破壞路、橋等基礎設施,阻礙大豆的運輸流通。目前暫無機構專門評估上述兩個路徑下對該州大豆產量、出口造成的實際影響,后續仍然進一步驗證。
長安期貨分析師 梁安迪:巴西的南里奧格蘭德州是巴西大豆主產區之一,其大豆產量約占巴西大豆總產量的15%左右,目前該地區有四分之一的大豆尚未收割,待收割的大豆約為500萬噸。近期南里奧格蘭德州降雨量處于高位,暴雨淹沒田地,大豆收獲進度受阻,未收獲的大豆單產和質量很可能下降。據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該地區降雨量仍偏多,產量損失現在較難準確估計,損失可能在100萬噸到200萬噸附近。
▲ 南美及北美市場同時爆發天氣題材炒作,可以判斷國內外豆市進入多頭模式?兩粕上漲空間有多大?
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傅博:我覺得南美的天氣問題影響有限,巴西大豆的產量已經交易比較充分了,阿根廷大豆也開始收割上市了,接下來對市場影響大的還是美國的天氣和美豆的種植生長情況。在天氣市的背景下,國際大豆價格季節性偏強,帶動雙粕價格偏強運行。但是,這波美豆和雙粕的上漲,天氣因素只是契機,實際驅動暫時來看還不明顯,因為南美的影響已經非常有限了,而美豆暫時只是播種延遲,目前問題還不大;這波上漲主要的原因是天氣的潛在風險觸發了基金的空頭平倉,推動美豆和雙粕的上漲,因此雙粕的上漲空間將取決于后續空頭平倉的力度,從技術上來看,需要美豆和雙粕確認突破3月份的高點,新的上漲空間才能打開。
光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 侯雪玲:巴西暴雨對大豆影響還在發展中,目前難以定論。這也意味著題材還有炒作空間。出于對產量的擔憂,巴西大豆升貼水易漲難跌,后期重點關注巴西大豆出口節奏。阿根廷在上周結束了為期兩天的罷工,羅薩里奧谷物運輸恢復正常。但是從工會言論看,5月不排除再次罷工的可能。阿根廷收割偏慢,再加上出口運輸節奏不確定性,阿根廷大豆收割壓力體現不明顯。買家采購阿根廷大豆意愿偏謹慎,主要還在在巴西和美國間衡量。所以,在南美題材提振下,美豆出口前景改善。
美豆方面,上周美豆種植25%,低于預期的28%;出苗率9%,高于去年同期的7%。雖然受到降雨影響,美豆播種速度不及預期,但是也要清楚看到,和往年相比,美豆仍是播種較快的年份,而且播種順利疊加及時降雨,美豆生長狀況良好,美豆新作產量前景依然樂觀。總的來說,國際大豆利多題材集中在23/24年度,利空題材集中在24/25年度。
對于國內豆粕來說,毫無疑問,CBOT大豆盤面和巴西大豆升貼水雙漲,給國內市場提高強有力的成本支撐。成本上漲邏輯無法證偽,豆粕多頭模式就無法結束。但也要清晰看到,此輪過程中豆粕9月合約漲幅最大,其次是近月合約,再是現貨市場。此輪是預期推動的上漲行情,而非現貨緊張導致的。市場目前沒有交易國內大豆到港慢、大豆供應趨緊等邏輯。
由于成本是此輪上漲的主邏輯,那么兩粕上漲空間也就對照成本幅度,主要是CBOT大豆上漲的持續性和空間。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研究員 石麗紅:目前美豆尚處在播種期,難言已完全進入多頭模式。過去一周美豆主產區被零星陣雨覆蓋,略微延緩了大豆播種進度,但在過去十幾年中仍然處于前列。最新預報顯示未來兩周美豆主產區降雨減弱,天氣有望轉干,不排除播種進度再度加快。通常較快的播種進度與高單產潛力掛鉤,若后續播種進展順利,本輪豆系商品的反彈高度則可能面臨限制。此外,五一假期期間人民幣升值明顯,降低進口大豆成本,亦對國內豆系商品估值形成一定壓制。進入6~8月后,美豆將步入關鍵生長期,這一時期圍繞天氣題材的交易將賦予美豆易漲難跌的“屬性”,在這一階段布局多單的勝率或將更高。
長安期貨分析師 梁安迪:前期施壓CBOT大豆期價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2023/24年度南美大豆的豐產預期,另一個是價格較低的巴西大豆對美豆出口銷售形成擠占,導致美豆出口銷售數據持續疲弱。不過這兩個利空因素在盤面已有反映,后期對盤面拖累程度或有限。近期巴西暴雨或造成巴西大豆產量損失,美豆的播種生長期通常都存在天氣炒作,今年7、8月的美豆生長期拉尼娜發生的概率較大,天氣的不確定性或將為天氣升水帶來更大空間,且當前美豆期價估值并不高,對利多因素或更加敏感,中長線兩粕或跟隨美豆價格重心上移。
▲ 全球大豆供需情況是否發生轉變?大豆市場短期內重點關注哪些因素?
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傅博:根據上述的分析,目前天氣的影響還比較有限,更多是情緒的影響,所以全球大豆的供需情況或者預期還未發生根本轉變。短期內,大豆市場繼續關注美豆主產區天氣、美豆種植和生長狀況、中國采購意愿這幾個點。
光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 侯雪玲:因為南美大豆產量可能下調而且未來幾個月出口可能不及預期,全球大豆供應壓力階段性下降。但我們認為這更多是節奏問題,不會改變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的格局。短期內,全球市場上重點關注巴西大豆的出口節奏、阿根廷大豆出口節奏以及美豆播種情況,另外全球北半球的葵花籽、油菜籽陸續播種,關注產區天氣情況;國內方面關注大豆進口成本,大豆到港、壓榨以及豆粕庫存情況。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研究員 石麗紅:近期全球不甚樂觀的天氣形勢可以視作是超市場預期的外生沖擊,由于管理基金此前在CBOT農產品上的空頭持倉過于集中,外生沖擊引發大面積空頭回補,最終導致本輪CBOT農產品大幅反彈,而當前美豆及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卻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
短期內關注點包括:1.南、北美短時間、區域尺度下的降雨形勢;2.美豆播種進度;3.5月USDA供需報告對南、北美23/24年度舊作的調整以及對24/25年度新作的預估;4.南美CNF升貼水走勢。
長安期貨分析師 梁安迪:據4月USDA供需報告顯示,全球2023/24年度大豆期末庫存預估為1.1422億噸,總消費預估為3.8108億噸,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處于高位,全球2023/24年度大豆供需格局寬松。即使本次巴西暴雨帶來大豆產量200萬噸左右的損失,全球2023/24年度大豆供需格局仍偏寬松,但是巴西大豆產量損失帶來的全球大豆供應壓力的邊際緩解,將會利多國內外豆類期價。短期需要重點關注巴西天氣情況以及USDA即將公布的5月USDA供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