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買主地頭等候 價格高開高走——湖北新季大豆緣何如此“吃香”?


來源: 糧油市場報   作者: 特約分析師劉從新   時間: 2024-07-31

湖北是我國新季大豆上市最早的產區,成為國產食用大豆“新老”交接的“樞紐”,因其大豆品種較多,收獲期歷時90天。今年蘇、魯、豫、皖大豆播期推遲,上市期將延后,或使湖北新季大豆集中供應期拉長。

長江流域的湖北中西部,是我國新季大豆上市最早的產區,成為國產食用大豆“新老”交接的“樞紐”,其種植范圍分布于石首、洪湖、監利、公安、江陵、潛江、仙桃、天門、漢川、京山、鐘祥等地。這些地區大豆種植的茬口與其他產區不同,大體以蔬菜茬、油菜茬、大麥茬、小麥茬為主,因此該產區新季大豆品種較多,而且從初入市的7月15日前后開始,至最后一批“九月寒”全面結束,收獲期歷時90天,這是國內其他大豆產區所沒有的情形。

早熟品種單產下降鄂豆行情“獨來獨往”

今年湖北產區大豆種植面積比去年小幅下降,區域間降幅不均衡,漢川、漢南玉米面積擴大,鐘祥、沙洋地區因去年花生行情較好,今年大豆面積總體降幅約8%。

當前,湖北已上市地區的大豆單產比去年明顯降低,蔬菜茬口“早熟537”和“冀豆12”去年畝產200~250公斤占多數,而今年畝產130~200公斤的田塊居多。由于今年長江流域和江漢平原降雨偏多,且大多呈夜雨晝晴,總體光照條件不錯,田間在生大豆長勢好于常年。

早熟豆單產下降,但商品優良率總體提升。“早熟537”的蛋白含量多在45.5%~46.5%之間,“冀豆12”的蛋白含量在45%~46%之間,二者相差不大,但“冀豆12”的含油率比“早熟537”高1.5~2個百分點,做豆制品的適應范圍也優于“早熟537”,價格一直遙遙領先的“早熟537”去年被“冀豆12”替代。受此影響,今年的“早熟537”種植面積明顯下降,“冀豆12”已成為先期供應的主要品種,加上該品種播期具有較強的“彈性”,天門、京山、鐘祥、沙洋等地的大麥、油菜、小麥茬口均有種植,周期由階段性供應轉為全年均有糧源輸出。當前,湖北主產區中、晚熟品種長勢較好,在雨水充沛和光照充足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結莢數明顯提升,更有利于籽粒形成。不過,未來天氣有更多不確定性,因該產區大豆存在不同的品種和不同的茬口,有著不同的上市時間,其產量和質量的形成比較復雜,自新豆上市至9月中旬,其價格不受外圍干擾,有的年份是需求拉動,有時是產區主體盲目拉升,總之,該產區大豆行情往往會有“獨來獨往”的階段性表現。

產區仍有“老豆”待售南方主體“喜新厭舊”

2023年,湖北產區受晚上市的蘇、魯、豫、皖大豆行情影響,加之市場更傾向于采購低廉的東北大豆進行加工,湖北大豆跌跌不休的行情整整持續了一年,至今仍有一定量的“老豆”沉睡于產區待售,前后價格每噸相差上千元,以致賭市主體虧損慘重。但因南方部分市場主體“喜新厭舊”,每年此時觀望加劇,放棄采購“老豆”,并低價拋售庫存,使得“老豆”流通遲緩、價格下探,一旦湖北出現惡劣天氣導致其大豆品質下降,“新老”大豆行情在短時間內均會出現明顯波動。7月中旬,湖北天門“早熟537”開始上市,收購主體表現謹慎,不僅嚴控水分,而且5300~5400元/噸的毛糧收購價也較適中。小批量流入市場后,市場對46%左右的蛋白含量和合理的水分接受度較高。直至7月20日,產區內已出現“二次”要貨的“回頭客”,以及車等貨現象,更有甚者,銷區主體已放棄小型車輛,改為“半掛車”大噸位采購。這樣一來,上市區域的大豆收購主體不再謹慎觀望,為爭購糧源,相互間大幅抬價。至上周末,“早塾537”“冀豆12”毛糧收購價已上漲到5700~5800元/噸,雙比重篩糧主流裝車報價5960~6000元/噸,經色選的精品大豆報價6040~6200元/噸。不同的質量、不同的價格均有需求主體,一些種田大戶收割機未進地頭,已經有買主在早早等候了。湖北產區這類菜茬口早豆田間收獲即將接近尾聲,距油菜和大麥茬口集中上市還有約20天時間,8月20日前這類早熟豆行情均將高位運行,裝車價甚至會達到6300元/噸以上。這種高開高走的行情喜憂參半,收購主體宜從長遠計議,在沒有外圍因素影響的狀態下,面對這種“獨來獨往”的行情,應采取隨收隨走的策略,不宜建倉賭市。

蘇魯豫皖上市延遲湖北新豆“備受寵愛”

蘇、魯、豫、皖大豆播期推遲,面積降幅較大,部分地區水毀嚴重,將推升湖北大豆行情階段性偏強。當前湖北零星上市的豆源,只要市場能接受,收購主體便提價搶購,其價格形成后,對8月中下旬以后集中上市的中熟品種價格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正常情況下,中晚熟品種與“早熟537”和“冀豆12”的商品糧價差為500~600元/噸,一旦8月中上旬早熟豆行情逼近6300元/噸,那么,中晚熟豆行情可能會在5700~5800元/噸,相對于蘇、魯、豫、皖優等級商品豆現行主流價格5200~5300元/噸而言是正常值,與東北優等級“老豆”在南方市場的售價相比也不為過。

支撐湖北新季大豆價格高位運行的理由是,蘇、魯、豫、皖主產區受氣候因素影響,實際種植面積比去年的降幅保守估計在20%,加上7月下旬各地水災損毀較重,而且播期推遲15~20天,其滯后入市,加上“老豆”匱乏,使得湖北新季大豆集中供應期拉長。往年9月10日前后,河南部分地區和蘇北便有新豆上市,而今年或推后至9月底。早熟豆部分流入市場后,終端對其品質和價格有充分的認知,這類早熟豆短暫脫銷后,終端便會觀望中晚豆的上市情況。加工市場對湖北大豆的“寵愛”是其高蛋白含量以及新豆制品口感好,保質時間比“老豆”長,但近兩年湖北產區大豆的弱點是低蛋白品種種植面積擴增,收購主體應嚴格分類。

多種因素助推湖北大豆行情堅挺,且消耗量增加,高開高走局面一旦持續,便會有較多收購主體因市場短暫“喘息”而出現大量壓倉,形成“不經意”的賭市。雖然蘇、魯、豫、皖大豆面積降幅較大,但東北主產區面積增幅較大。黑龍江東部地區因氣象條件偏差,致使大豆生長不利,但中西部地區及吉林、內蒙古大豆長勢較好。7月份以來,國儲大豆以雙向競拍的形式進行,收新價格僅4600元/噸,從每輪全部成交就可看出參拍主體對新季大豆行情的判斷。

今年東北大豆上市時間或與蘇、魯、豫、皖集中收獲期重疊,兩大主產區會相互參考開秤價,而缺乏參照的湖北豆區余豆行情因持續偏高將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