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全球糧食供應鏈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近年來,中國蛋雞行業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減少對傳統飼料原料玉米和豆粕的依賴,助力保障國家飼料糧食的安全供應。這一系列成就,正是對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近日在中國農業大學調研時強調的“聚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精神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將“蛋雞多元化精準日糧與玉米豆粕減量增效技術”作為重點研發任務之一,由該體系營養與飼料功能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秋剛作為牽頭人,聯合其他功能室崗位專家和遍布全國各地的綜合試驗站共同組織實施。經過三年多的技術攻關和示范推廣,形成了“新飼料開發以開源、傳統原料挖潛以節流、環境精準測控以增效、疾病綜合防控以減損”的綜合性節糧方案。 “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和綜合試驗站密切合作,先后開發了發酵椰蓉渣、辣椒粕、飼料桑、花椒葉、花椒籽等地源特色的新型飼料資源,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馬秋剛介紹,該體系還完成了高粱、豆粕、葵花籽粕、棕櫚粕、芝麻粕等16種傳統飼料原料的精準營養價值評定,開發了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劑、復合酶制劑、發酵乳酸桿菌、槲皮素等11種增效性飼料添加劑。這些成果在行業內推廣應用后,可以降低玉米、豆粕用量8%和10%以上,輻射帶動種雞和商品代蛋雞10億羽以上,2021年至今已節約玉米600萬噸和豆粕170萬噸以上。 此外,環境精準測控技術在蛋雞產業節糧增效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我國新疆、東北等地區冬季嚴寒,動物易處于冷應激狀態,飼料報酬降低;如果單純地通過減少通風量來維持雞舍溫度,又會造成空氣質量變差,導致疾病發生。 在新疆,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大力推廣過道濕簾模式。冬季,外界寒冷的空氣進入雞舍前,先在過道內進行緩沖、預熱、除塵,空氣溫度可以提高10℃以上,大大緩解了高速寒冷干燥的空氣對動物的冷應激。夏季,利用過道濕簾對空氣進行降溫、除塵,空氣溫度可以降低10℃以上,大大緩解了外界炎熱空氣對動物的熱應激。生產實踐表明,過道濕簾模式可以明顯改善蛋雞對飼料轉化效率。 在東北地區,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大力推廣地暖供熱模式。依托厚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該體系遼源綜合試驗站使用玉米秸稈生產的生物質燃料,通過鍋爐、地熱系統,實現了千萬羽規模的蛋雞企業“以秸稈替糧”。通過冬季雞舍供暖,可顯著降低雞群的單只日耗料量,從119.6克減少至113.9克,平均每只雞每天可節省5~5.7克飼料。按照每噸飼料2800元的成本計算,供熱期直接節省的飼料成本高達2100萬元;生物質顆粒價格約為800元/噸,整個供暖期用量約1萬噸,生物質顆粒成本和鍋爐人工費合計840萬元,即整體節約飼料成本1260萬元。此外,雞舍供熱還極大地改善了雞群的生存環境,降低了發病率,進一步提升了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
蛋雞產業玉米豆粕減量增效不斷創新
來源: 農民日報 作者: 劉一明 時間: 2024-09-11
上一篇 | 養殖業豆粕減量替代初見成效 雜粕推廣面臨新課題
下一篇 | 黑龍江省儲開拍 新豆上市前供給充足
一周熱點
- 2024-09-24上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49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
- 2024-09-24【玉米獨家】玉米跌瘋了!
- 2024-09-24海聆I號黑豬配套系等7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天臺牛等18個遺傳資源審定鑒定結果公示
- 2024-09-24全球小麥價格下跌
- 2024-09-24玉米跌破1元 進口大幅下降
- 2024-09-233306元/噸!豆粕市場利空逐步消化,四季度后期價格或有所上漲
- 2024-09-23四季度生豬供需雙增,價格走勢如何?
- 2024-09-23《飼料原料目錄》(更新至 2024 年7 月)
- 2024-09-232024年8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總第36期)
- 2024-09-23關于舉辦2025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的預備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