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生豬、禽類、禽蛋產能充足,市場供應有保障。綜合各方面情況研判,國慶黃金周期間保供穩價具備堅實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市場和價格監測分析,會同有關部門持續緊盯生產、供應、儲備、流通、銷售等各環節,全力做好各時段特別是重點時段的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當周,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為盈利463.56元/頭,9月13日為盈利548.30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為盈利284.21元/頭,9月13日為盈利364.56元/頭。
中郵證券研報指出,豬價易漲難跌,行業盈利可觀。前期生豬產能經過了16個月的去化,累計去化幅度9.2%,且從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的8個月時間內,產能都是持續低于2021—2022年周期的最低點,其對應著下半年生豬供給將在低位持續較長時間。四季度豬價下降空間有限,行業將維持較好盈利。
9月市場二育進場相對謹慎,市場預期二育進場大概在10月之后或者價格跌至18元/公斤左右,若10月逐步二育,在11月下旬開始出欄,基本后期沒有較多的壓欄時間與空間,因此今年二育或將不會對現貨市場造成較大的沖擊,可能造成的沖擊或將是二育或壓欄肥豬的供給數量超過腌臘灌腸肥豬的需求數量。從目前的市場情緒來看,9月的二育以及壓欄的情緒遠沒有達到2022年同期的二育及壓欄情緒,而從產能方面考慮,若9月積累的產能壓力充分釋放,10月二育情緒較為謹慎的情況下, 11月及12月不會像2023年同期現貨價格那般低迷,因此近期的下跌或將為未來價格提供一些上漲空間,但高點不會太高。需著重關注在低養殖成本下,集團企業壓欄是否過度。
9月份生豬價格呈月初上漲、隨后震蕩下滑的走勢。卓創資訊生豬行業高級分析師王亞男認為,月初養殖單位出欄計劃有限,價格順勢提漲,價格自8月29日開始上漲,一路漲至4日的20.1元/公斤,一周時間上漲0.82元/公斤,漲幅達到4.27%。而隨著供應陸續恢復正常以及二次育肥豬的陸續出欄,供大于求格局顯現,豬價有下滑態勢。但由于養殖端仍然有抗價操作,加之中秋前集中備貨帶來了需求端的支撐,因此豬價下滑幅度較為緩和,自20.01元/公斤降至13日的19.26元/公斤。
從屠宰企業的開機率以及屠宰量來看,9月以來需求端是逐步回暖的,但生豬現貨價格并沒有跟隨需求端回暖而堅挺,反而震蕩回落,說明9月市場商品豬存欄量及出欄量相對需求是充裕的。二季度仔豬月度出生數及銷量是逐步增加的,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過,二季度仔豬補欄的增量是對應的是四季度需求增量,因此僅從數量上來說,四季度供應端的環比數量增量相對于需求端的環比增量是充裕的,而四季度供應端的增量主要是來自于腌臘灌腸肥豬的增重空間。
王亞男表示,從生豬存欄量數據來看,其上漲時間早于能繁母豬存欄量的上漲時間,且自1月份開始便同比轉正。8月份生豬存欄量6926.40萬頭,年內已累計上漲10.50%。由于該數據監測的中大型養殖企業占比較多,因此從數據上可反饋當前中大型養殖企業的產能恢復情況較好,在后備母豬補充的同時,企業亦增加生豬存欄量。從生豬數據來看,生豬實際供應開始增加的節點或早于通過能繁母豬存欄量推測的供應拐點。綜合判斷,四季度生豬理論供應量或增加。
另外,9月份二次育肥補欄量下滑,出欄量增加,東北、河北、山東等集中二育的區域當前迎來第一波小釋放期,對9月下半月行情帶來利空影響。而在二次育肥出欄一部分后,養殖戶或再度有一定空欄率,加之豬價或跌至較低位,10月份或再度有二次育肥補欄情況。但從11月開始,二次育肥或進入第二波集中釋放期,到12月份時出欄量或達到較大值。6-8月份二次育肥的補欄或使得生豬出欄時間被人為延后,實際供應量后移,對后期行情有利空影響。
11月份生豬供應量或整體提升,且前期壓欄增重的育肥豬或陸續出欄,對行情有利空影響;加之11月腌臘備貨尚不集中,較為分散,因此需求的提升對行情的支撐力度偏弱。王亞男分析,12月份市場進入除春節外的全年最大消費旺季,南方腌臘或陸續集中進行,北方灌制香腸亦將陸續啟動,屠宰量或迎來全年的高位水平。而與此同時,養殖業者在該時段集中出欄的可能性較大,短線二次育肥、長線二次育肥、專業仔豬育肥等均有在12月份乃至冬至前后集中出欄的可能,生豬市場供應量或繼續增加;部分養殖集團亦存在年底沖量的可能,供應量有進一步增加可能。受此影響,卓創資訊預計12月份生豬價格或下滑。
除了現貨價格下跌帶來的壓力外,另外近期市場一致對四季度現貨價格堅挺的預期,讓市場擔心集團化規?;髽I對壓欄會比較積極,加上宏觀環境較差,消費降級,集團化企業超低的養殖成本帶來的利空預期以及擔心前兩年四季度行情再度重演,因此市場對2411合約價格預期較低,但在悲觀預期兌現以及供應壓力持續釋放后,后期的期現價格會相對堅挺。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卓創資訊、中郵證券、紫金天風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