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中國豆粕現貨價格在供應寬松及需求欠佳的雙重利空下整體弱勢運行。市場對此經歷長期的消化后,利空動能有所削弱,價格止跌。隨著國際大豆市場總體產量預估不確定性的增強,且后期國內供需格局或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緊預期,卓創資訊預期四季度后期豆粕現貨價格或有所走高。但在本年度供應寬松的大背景下,上方空間將受限。
前三季度豆粕價格大趨勢下行,8月下半月開啟反彈勢頭
2024年前三季度豆粕市場在大供應的主基調下,全國現貨均價整體呈現震蕩走低趨勢,重心同比明顯下移。卓創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20日,全國豆粕現貨年均價為3306元/噸,同比下跌1037元/噸,跌幅為23.88%。國際大豆豐產及國內供應寬松的雙重壓力,疊加同比減量的下游需求,共同導致弱勢的豆粕現貨價格表現。隨著市場供需格局寬松程度的加深,在明顯的現貨壓力之下,6月-8月上半月豆粕價格下探節奏加速,并于8月14日創下目前的年內低點2861元/噸。此后,市場利空因素經歷前期充分的交易、消化后動能減弱,需求端集中補庫,且成本端支撐力度增強,中國豆粕價格出現止跌反彈走勢。
供應端持續施壓市場,四季度后期存在收緊預期
原料供應整體寬松,市場貨源充足,供應端釋放明顯壓力,拖累現貨價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8月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為7047.75萬噸,同比增加191.77萬噸,疊加年初較大的結轉庫存,原料供應壓力不斷加強。其中8月大豆進口量為1214.40萬噸,創下單月歷史記錄。在此基礎上,上游企業大豆壓榨保持高位,豆粕持續累庫。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4月至今,國內大豆壓榨企業豆粕庫存從26萬噸升至126萬噸,漲幅384.62%。其中8月最高沖至148.30萬噸,創2017年來最高值。明顯的庫存壓力下,上游企業出現減產及脹庫停機現象,且業內普遍催提,利空豆粕現貨價格。而從目前市場大豆買船、發船情況來看,卓創資訊預計9-11月大豆進口量分別為940、700、750萬噸。國內市場10月后買船進度較為緩慢,且考慮到現有大豆、豆粕存量仍待消化,上游企業逐步去庫,11月后市場供應或有收緊,對豆粕現貨價格利好動能增強。
需求同比有所減量,四季度或提供一定支撐
下游飼料需求同比下滑,雖豆粕自身性價比優勢帶動添加比例上調,但綜合來看豆粕整體需求對價格支撐欠佳。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8月中國飼料總產量為19826萬噸,同比減少694萬噸;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中豆粕用量平均占比為13.13%,同比提升0.54個百分點。生豬處于去產能階段,且2023年四季度疫病后存欄下降;水產受前期行情低迷及極端天氣擾亂養殖節奏的影響,存塘量偏低。雖豆粕價格持續走低,相較雜粕性價比優勢明顯導致添比提升,但綜合影響有限,豆粕需求端支撐不足。四季度作為傳統季節性旺季,隨著天氣降溫,畜禽采食量增加,且畜禽存欄量處于較高水平,豆粕仍存剛性需求,一定程度上支撐現貨價格。
國際大豆市場不確定性仍存,成本端利好動能或增強
新作美豆豐產預期不斷增強,前三季度除5月巴西出現洪水災害一度引發市場對供應的擔憂外,國際大豆市場并未從成本端給出國內更多交易題材。隨著美豆生長季的結束,市場焦點轉至巴西大豆新作播種情況。目前巴西正經歷四十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天氣,不利于開展大豆播種工作,但9月天氣整體影響有限,關注更為關鍵的10月降水情況。而從全球極端氣候來看,巴西大豆播種、生長期所對應的月份拉尼娜氣候發生概率預期增強,帶給其最終產量預估以較大不確定性,不利的氣候預期或為國內注入更多天氣升水,對現貨價格影響偏多。
綜上,前三季度受制于過于寬松的市場供應及同比弱勢的需求表現,國內豆粕現貨價格持續走低。隨著市場利空動能的逐步消化,短期豆粕行情或保持震蕩運行。四季度后期,巴西大豆新作產量預估下調等不確定性或從成本端為國內豆粕市場提供上漲動力,疊加收緊的供應預期及剛需支撐,卓創資訊預期豆粕現貨價格重心或小幅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