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籽市場一周展望:芝加哥大豆上漲空間受到收獲壓力制約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9-23
外媒9月22日消息:截至2024年9月20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上漲,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貨連續第五周上漲,盡管上漲勢頭受到美國大豆收獲壓力的制約。
主要因為巴西高溫干旱天氣威脅新豆播種前景以及作物初期生長,美國新豆銷售改善。國際原油走強,美元走弱,也對油籽市場構成支持。
周五(9月2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約報收10.12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0.6%;10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為每蒲10.795美元,上漲0.5%;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319.2美元,下跌1.2%;12月豆油報收每磅41.36美分,上漲6.2%;泛歐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62.75歐元/噸,上漲1.4%;洲際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88.9加元/噸,上漲8.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18美元(含33%出口稅),上漲1.0%。ICE的美元指數報收100.423點,比一周前下跌0.69%。
美聯儲四年來首次降息,有助于提振風險偏好
美聯儲9月18日宣布降息50基點,將聯邦基準利率從22年來最高點5.25-5.50%降至4.75至5.00%,開啟四年來首個降息周期。美聯儲點陣圖顯示今年還將再降息50基點,2025年全年降息100基點,2026年降息50基點,將利率最終降至2.75到3.00%。借貸成本降低將會刺激經濟活動,降低大宗商品的融資成本,還會給美元匯率帶來壓力,而美元疲軟有助于提振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美聯儲開啟貨幣寬松周期,也為新興市場提供了更多放松貨幣政策的空間,使得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保持強勁。
相對其他大宗商品市場而言,美聯儲降息對農產品市場的總體影響要小一些,因為農產品更多受到供需面以及天氣的影響。就大豆而言,目前正在收獲的美國大豆產量有望創紀錄,2024/25年度南美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大豆價格需要保持競爭力,才能避免庫存膨脹。
美國2024/25年度大豆銷售依然落后于上年同期
隨著美國新豆收獲開始,大豆出口銷售通常季節性增長。截至9月12日當周,美國大豆凈銷量175萬噸,高于一周前的147萬噸。2024/25年度迄今大豆銷售總量為1600萬噸,同比降低5.9%;美國農業部年度出口目標為5035萬噸,同比增長8.8%。這主要反映出來自巴西的出口競爭激烈,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導致中西部到美灣的駁船運輸放緩,加上對中國的銷售乏善可陳,制約了美國大豆出口步伐。
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高峰期通常是10月至次年2月,也就是巴西下一年度大豆收獲上市之前。由于今年中國采購步伐遲緩,目前美國對華銷售量遠低于去年同期。截至9月12日,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裝船和未裝船的銷售量)為590萬噸,同比減少13.6%。
周五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從美國進口202,383噸大豆,同比增長70%,但是只占到中國當月進口總量的不到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8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1024萬噸,同比增長12%。8月份中國大豆進口了創紀錄的1214萬噸大豆,因為人們擔心特朗普在11月大選后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中美貿易關系可能更為緊張。
事實上,今年中國買家大幅增加從巴西的大豆采購量,相應削減采購美國大豆。2014年頭8個月中國進口1280萬噸美國大豆,同比劇減73%;同期進口5380萬噸巴西大豆,同比激增217%。不過未來幾個月巴西大豆出口供應可能耗磬,提振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從報價來看,美灣大豆報價開始更有吸引力。
9月18日,美灣大豆報價為415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4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報價為432美元,上漲4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19美元,上漲4美元。
干旱導致美洲主要河流位下降,限制駁船運輸
目前美國中西部農民正在收割玉米和大豆,并將收成通過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運往墨西哥灣。但是目前密西西比河水位連續第三年偏低,迫使駁船公司削減裝載量,運費成本提高。美國約60%的出口谷物都是沿著密西西比河一路南下運往新奧爾良港,然后再裝載到遠洋貨輪上出口海外。這通常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輸方式,因為通常15艘駁船一組的運載數量相當于約1000輛卡車的運輸量。美國農業部谷物運輸報告顯示,截至8月31日當周,駁船運輸了480,750噸谷物,比前一周下降了17%。與此同時,運輸成本大幅上升。從圣路易斯出發的駁船運費比去年同期高出8%,比三年平均水平高出57%。從孟菲斯出發的駁船運費比去年同期高出10%,比三年平均水平高出63%。在美國大豆和玉米出口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之際,駁船成本上升直接侵蝕了農民的利潤。
無獨有偶,南美主要河流的水位偏低,也影響到當地的糧食運輸。由于巴西天氣嚴重干旱,阿根廷河流水位降至接近歷史最低點,在羅薩里奧附近港口裝載大豆和玉米的大型糧船正在減少裝載量,這導致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增加。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占到阿根廷近80%谷物和油籽出口量的帕拉納河的水位降至1970年以來的歷史次低水平,導致糧船裝運量比正常減少大約15%。該交易所稱,低水位的情況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善,意味著今年剩余時間里對運輸大豆、玉米和小麥的船只的需求更多。
8月份美國大豆壓榨創下近三年新低,美國農業部目標難以實現
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的月報顯示,8月份NOPA會員的大豆壓榨量為1.580億蒲,低于市場預期的1.713億蒲,環比減少13.6%,同比減少2.1%,創下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值。由于美國大豆加工廠選擇在大豆收獲前進行維護,8月份通常是每年壓榨量最低的月份之一。不過今年壓榨量尤其低迷。
NOPO會員的壓榨量通常占到全國的95%。這意味著8月份美國全國大豆壓榨量可能為1.67億蒲,這要比實現美國農業部年度目標22.95億蒲所需的壓榨量低約800萬蒲。
報告還顯示,截至8月31日,NOPA成員的豆油庫存為11.38億磅,遠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3.56億磅,環比減少24.1%,同比降低9.0%,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低庫存。由于美國豆油庫存緊張,加上出口銷售報告顯示上周美國豆油銷售量創下年度最高紀錄,有助于提振豆油大漲。
美國大豆收獲進展順利,高于歷史同期均值
美國農業部首次發布的大豆收獲報告顯示,截至9月15日,美國大豆收獲完成6%,高于去年同期的4%,也高于五年均值3%。大豆優良率為64%,一周前65%,去年同期52%。
干旱監測報告顯示,截至9月17日,大豆處于干旱地區的比例33%,高于一周前26%,上年同期53%。就中西部地區的情況而言,目前約33.29%的地區處于某種程度的干旱,遠高于一周前的22.40%,一個月前為3.43%,上年同期為50.38%。
美國全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未來72小時降雨云圖顯示,9月22日到9月25日,除了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之外,中西部其他地區普遍有小到中雨,局部降雨量可能2到3英寸。不過未來6到10天,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天氣轉為干燥。
未來一周巴西降雨增加
全球頭號大豆生產國巴西目前正在遭受自七十多年前開始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干旱,目前全國近60%的地區處于中度到極端干旱,受災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西澳州面積的兩倍。這也是歷史上強度最大、范圍最廣的干旱,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最北部一直延伸到最東南部。亞馬遜盆地和巴拉圭北部邊境的森林野火肆虐。亞馬遜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馬德拉河上周在西北部城市塔巴廷加的水位也創下新低。干旱導致巴西大豆播種開端遲緩,不過氣象機構預測10月中旬巴西降雨將會更為頻繁和規律。除非10月份天氣依然干旱導致播種嚴重延遲,否則巴西大豆產量仍然有望創出新高。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周二初步預測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6628億噸,比2023/24年度增長12.8%,這是基于種植面積增長3%,達到4740萬公頃;單產也將高于受到惡劣天氣影響的2023/24年度。CONAB將在10月15日首次發布基于實地考察的官方大豆產量預估數據。
就未來一周的天氣而言,巴西絕大部分地區的天氣依然炎熱,但是部分地區開始出現零星降雨,有助于當地農戶開始播種大豆。
IGC:2024/2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水平
國際谷物理事會(IGC)本月預計2024/2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達到創紀錄的4.19億噸,與上月預測持平,比上年提高7%。全球大豆消費量將達到創紀錄的4.06億噸,較上月上調40萬噸,比上年增加5.4%。全球大豆貿易量將連續第三年增長,達到1.78億噸,較上月調高80萬噸,比上年增加1.7%。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預計為8240萬噸,較上月上調50萬噸,比上年大幅增加19.2%。IGC預計中國2024/25年度大豆進口量為1.08億噸,較上月略微上調10萬噸,與上年的1.083億噸持平。
來源:博易大師
下一篇 | 9月23豆粕價格
一周熱點
- 2024-09-29【小麥獨家】保護價上調,小麥價格也止跌反彈
- 2024-09-29【油脂獨家】利好帶動 油脂漲不停!
- 2024-09-29隨著國慶節到來,豬價或將逐步止跌
- 2024-09-29強化農業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大北農參加全國農業科技工作會議并迎來大會考察團參觀調研
- 2024-09-29當前豬價高點仍值得期待,業內對四季度價格保持樂觀
- 2024-09-29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5年糧食、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申請和分配細則
- 2024-09-27美國對華玉米出口統計:本年度第三周玉米銷售總量同比降低98%
- 2024-09-27【豆粕獨家】豆粕想上3150怎么這么難?
- 2024-09-27提升現代化 規模化 智能化水平 上市公司共話生豬行業發展新篇章
- 2024-09-25美聯儲開啟降息通道 玉米市場或迎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