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玉米豆粕減量替代營養調控在養豬上的研究進展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11-06

摘要


能量飼料原料和蛋白飼料原料在典型的豬雞飼料配方結構中占比分別約為70%和25%,其主要來源于糧食作物。我國養殖業的飼料配方主要結構以玉米、豆粕為主,每年玉米、豆粕消耗量巨大,但國內玉米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難以緩解。隨著國際環境的惡化,蛋白質原料的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飼料生產成本增加。為促進畜牧業發展,保障我國飼料供給及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制定了《飼料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方案》,通過“提效、開源、調結構”等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本土飼料原料資源,推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減少玉米、豆粕的進口依賴。本文主要對玉米、豆粕可替代原料的營養特點及其在豬飼料中的應用情況進行綜述,為生豬養殖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營養調控提供理論依據。

一、玉米可替代原料的營養特性

豐富飼用谷物品種來源可以降低玉米使用量,篩選出玉米的有效替代原料。從營養價值看,小麥、大麥、稻谷、糙米等都是玉米的替代品。

1.小麥

小麥中的化學組成主要為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占1.5%、12%、78%。小麥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小麥胚芽里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和維生素E,以及少量谷甾醇、卵磷脂等。混合小麥粗蛋白含量較高,超過13%;蛋白質含量是1級玉米的1.54倍。除亮氨酸外,小麥中的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均高于玉米。小麥作為豬飼料使用的消化能為14.19MJ/kg,略低于玉米。小麥的鈣、磷含量和鐵、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顯高于玉米。此外,小麥中含有較多的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在動物腸道中與營養物質的粘性結合,阻礙養分消化吸收,降低生產性能和仔豬利用率。為了消除非淀粉多糖的抗營養作用,因此,需要添加小麥專用酶,提高小麥中蛋白、淀粉等的消化率。

2.大麥

大麥是能量飼料,其籽粒中主要養分消化率分別為粗蛋白質75%、粗脂肪60%、粗纖維10%、無氮浸出物91%。大麥中的多數必需氨基酸含量比玉米豐富,大麥的某些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也比玉米高,但大麥的生物有效能值略低于玉米。同時,大麥中含有木聚糖、β-葡聚糖等抗營養因子,會引起豬只營養物質消化、吸收障礙,使用時應添加相應的酶制剤。此外,大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2 14.0mg/kg、煙酸87.0mg/kg。大麥替代玉米比例一般不超過80%,通常仔豬飼料用10%-20%大麥,生長育肥階段用20%-50%大麥,母豬階段用20%-80%大麥替代玉米,泌乳母豬可全部替代,但要適當提高油脂用量。

3.稻谷、糙米、碎米

稻谷指沒有去除稻殼的籽實。稻谷中有堅硬的外殼包被,粗纖維含量較高,適口性差,因而豬對稻谷的消化能低于玉米;稻谷中粗蛋白含量及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中的組氨酸、蘇氨酸、胱氨酸較玉米略低;稻谷中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在正常情況下易氧化。綜合評價稻谷的總營養價值不如玉米。

糙米是稻谷脫去稻殼的產物,糙米營養價值豐富,豬對糙米的消化能水平、必需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與玉米相近,可替代飼料中的玉米。糙米的粗纖維含量低于稻谷和玉米,但其含有較多的可消化蛋白,生物學效價更高。此外,糙米除亮氨酸、組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高于玉米。糙米的總淀粉含量略高于玉米,支鏈淀粉含量低于玉米,其淀粉顆粒較小,這表明糙米更易消化。

碎米是由糙米加工成精米后產生的破碎米粒,其營養成分與大米相同。碎米有效能值與玉米相近,其他營養素與糙米相仿。碎米中含大量蛋白質、淀粉及少量脂肪,其纖維含量低。但碎米中氨基酸含量變化較大,即使氨基酸含量較高的碎米,其中所有氨基酸含量亦不能滿足畜禽的需要,需額外補充蛋白質飼料。

二、玉米減量替代原料在豬日糧上的應用效果

1.豬日糧中小麥替代玉米的應用研究

高峰等研究表明,與玉米日糧組相比,小麥型日糧有降低仔豬増重的趨勢,小麥日糧添加相應酶制劑后能顯著提高仔豬日增重,說明小麥用于仔豬的抗營養性較小,同時非淀粉多糖酶制劑能有效改善小麥的飼用價值。

此外,研究結果還發現,與小麥日糧組相比,玉米型日糧組的仔豬血液尿素氮濃度極顯著下降,而小麥日糧添加酶制劑后,仔豬血液尿素氮濃度極顯著提高,說明小麥日糧中添加酶制劑會出現氨基酸不平衡狀況,影響蛋白質利用效率,使血液尿素氮含量升高。丁超等在研究小麥部分代替玉米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時,結果顯示試驗組中的民用小麥部分代替玉米后,豬的增重、飼料成本和料肉比均優于對照組,說明在玉米價格高于和接近于小麥價格時可以考慮用小麥型配合飼料飼喂豬。李占榮等研究了小麥替代玉米對肥育豬生長表現的影響試驗,在添加復合酶制劑后,分別用15%、30%、45%,60%小麥等量替代玉米。

結果表明,以45%小麥等量替代玉米為最佳。此外,試驗還發現,飼料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后消除了小麥的抗營養作用,使得飼糧養分被腸道消化吸收,因而豬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豬日糧中大麥替代玉米的研究進展

韋良開等研究發現,大麥部分替代玉米對豬生長性能并無不良影響。賴長華等研究了大麥替代玉米飼糧對仔豬和生長豬生長性能的影響,試驗以榮昌豬為研究對象,試驗飼糧分為對照組(含60%玉米,不含大麥)、15%、30%、45%、60%比例的大麥等量替代玉米。

結果發現,大麥的營養價值與玉米接近,某些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的質和量優于玉米。大麥替代玉米飼糧后,仔豬的日增重有下降的趨勢,而采食量則有增加的趨勢。王旭莉等研究了在飼料中添加42.28%大麥,可以有效提高生長育肥豬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尹孟慧等研究了帶皮大麥對生長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結果表明,在日糧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帶皮大麥,飼喂前期對豬的日采食量有影響,后期無影響。隨著大麥使用量增加,育肥豬體重有降低的趨勢,但料肉比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變化。
3.豬日糧中稻谷替代玉米的研究進展

有文獻報道,稻谷不適宜直接用在豬飼料中,但可以通過在稻谷飼糧中添加酶制劑緩解稻谷中非淀粉多糖的影響。夏晨等以玉米、糙米、稻谷為主要能量來源的飼料飼喂豬。結果發現,稻谷取代玉米后,試驗豬日增重、飼料報酬不及玉米組,但其價格比玉米低0.25元/kg。晏和平等報道,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用稻谷替代玉米會使生長豬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升高。
4.豬日糧中糙米替代玉米的研究進展

目前,糙米常用來優化畜禽飼料,糙米能有效改善豬只的消化率、腸道健康和增強免疫功能。Kim等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糙米替代組(50%的玉米飼喂斷奶仔豬)的日糧干物質和總能的回腸表觀消化率明顯提高。邵青玲等研究表明,糙米日糧組較玉米日糧組,斷奶仔豬日增重提高22.04%,飼料利用率提高14.42%。張石蕊等通過對飼用糙米、玉米對豬消化代謝性能的評價,得出糙米營養價值高于玉米的結論。

三、豆粕可替代原料的營養特性

從營養特性和利用效率看,菜籽粕、棉籽粕和花生粕都是豆粕的合適替代品。

1.菜籽粕

菜籽粕是油菜榨油后的副產物,菜籽餅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間,低于豆粕;粗纖維含量約為11%,是豆粕的2倍以上;含較多鈣、磷等礦物質元素;代謝能為8.144MJ/kg。

氨基酸不平衡,其中,蛋氨酸含量高,缺乏賴氨酸和精氨酸,可搭配棉籽粕改善氨基酸組成。但菜籽粕中不僅含有植酸、單寧等抗營養因子,還含有較多的異硫氰酸鹽、芥子堿等物質,降低了日糧適口性和消化率,還能引起甲狀腺腫大,抑制動物生長,從而影響菜籽粕在豬飼料中的應用。


2.棉籽粕

棉籽粕是棉籽脫殼去油后的副產品。棉籽餅粕粗蛋白含量與豆粕相當,但缺乏賴氨酸,在使用時要額外補充;棉籽粕含有游離棉酚、單寧、環丙烯類脂肪酸等抗營養因子,在替代豆粕時要做加工處理。

3.花生粕

花生粕是以脫殼花生果為原料,經提取油脂后的副產品。花生粕含有豐富的粗蛋白,是豬禽的優良蛋白質飼料;精氨酸含量較高,但缺乏賴氨酸、蛋氨酸和蘇氨酸,應用時根據氨基酸配比平衡日糧營養;花生粕含有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營養因子,采用微生物發酵法是提高其營養價值和飼用安全性的重要途徑;花生粕因所含礦物質中鈣少磷多,所以對黃曲霉素的敏感性強,平時需要注意防霉,日常監測黃曲霉素的含量。

四、豆粕替代品在豬日糧中的應用效果

飼料中用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等替代豆粕后,需要輔助添加一些酶制劑、氨基酸等才能提高畜禽的生產性能和營養物質消化率,或使用經過發酵等特殊處理的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替代豆粕也可以達到與玉米豆粕日糧相同的效果。

1.菜籽粕替代豆粕的研究進展

孫佩佩等用發酵菜籽粕替代豆粕飼喂生長豬,添加發酵菜籽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長豬的生長性能,降低血清中T3、T4和總膽固醇的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同時對免疫功能無顯著影響。夏鄒等研究表明,使用8%菜粕替代豆粕對生長豬的飼料報酬、日增重和養分表觀消化率均無不良影響,而用12%菜粕替代時會降低氮的消化效率。

2.棉籽粕替代豆粕的研究進展

關紅民等研究發現,對保育豬、生長豬、育肥豬分別飼喂2%、6%、9%發酵棉粕等量替代豆粕,結果表明,不同生理階段豬生長性能均顯著提高,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倪海球等試驗結果表明,在育肥豬曰糧中添加10%的棉籽粕,對其生產性能無顯著影響。

3.花生粕替代豆粕的研究進展

朱秋鳳等研究表明,育肥豬和哺乳母豬飼糧中花生粕的添加量不應超過10%,其他階段豬飼料的用量不應超過5%。解佑志等研究發現,用8%發酵花生粕替代豆粕飼喂生長豬,能改善生長豬生長性能和提高營養物質的表觀消化率。

五、總結

玉米豆粕型日糧是目前我國主要的飼糧類型,其中,玉米與豆粕都是最重要的飼料原料,但近年來隨著玉米、豆粕需求量的增加,其價格的不斷升高,導致養豬成本不斷升高。2018年以來,國家大力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玉米豆粕減量替代工作初見成效。促進養殖業節糧降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響應農業農村部部署的減量替代行動勢在必行。下一步,應通過凈能氨基酸平衡技術、酶制劑技術、抗營養因子預處理技術、發酵技術等進行多樣化原料的應用組合,不斷為玉米豆粕的替代原料提供技術支撐,開展本土優勢原料的數據庫建設,從而實現多元化曰糧的合理配制和規模化應用。

(作者:重慶農投肉食公司 吳秋杰、劉佳、陳華云、余群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