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七部門聯合發文!養豬戶連虧3個月以上,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
10月29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官方網站消息,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商務廳以及河南銀保監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該《意見》指出,要從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持續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等多方面,共同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中提到,當本地區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減少10%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以上時,各地可按規定統籌相關資金對養殖場戶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
用5-10年,實現生豬產業由大省向強省跨越的目標
該《意見》指出,要本著精準調控,穩定發展;市場導向,有序發展;種養結合,綠色發展;重點突破,轉型發展的原則,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疫病防控能力明顯增強,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市場周期性波動得到有效緩解,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產業優勢更加突出,實現生豬產業由大省向強省跨越的目標。
加快推廣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等抵押貸款
穩定生豬貸款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推廣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和生豬活體抵押貸款。對暫時經營困難的生豬養殖場戶和屠宰加工企業,不得隨意限貸、抽貸、斷貸。
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深入推進生豬養殖保險,穩定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根據生產成本變動對保額進行動態調整,增強保險產品吸引力,實現養殖場戶愿保盡保。
持續優化環境管理服務。加強畜禽養殖禁養區動態監測,原則上禁養區劃定5年內不做調整,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規規定,隨意擴大禁養區范圍,不得以行政手段對養殖場戶實施強行清退。對確需依法清退的,市、縣兩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合理經濟補償,并安排養殖用地支持其異地重建,有計劃搬遷或關閉,切實保障養殖場(戶)合法權益。
“十四五”期間,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00萬頭左右
強化全產業鏈監測預警。根據實際需要,擴大生豬生產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點,加大經費投入,提高監測預警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科學性。加強數據的采集分析預警,建立完善信息會商和發布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突發性問題。強化能繁母豬存欄量監測調度,及時發布監測動態信息,引導市場預期。加強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方向。
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十四五”期間,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370萬頭,后續根據豬肉消費和母豬繁殖率等變化動態調整。
穩定規模豬場存量。繼續將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納入全國和全省生豬養殖場系統備案,加強動態監測,確保規模養殖場戶數量總體穩定。對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掛牌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對年出欄3000-10000頭養殖場,掛牌建立省級調控基地。
強化政策調控保障。當本地區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減少10%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以上時,各地可按規定統籌相關資金對養殖場戶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
重點建設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
抓好生豬疫病防控。嚴格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加快推進動物防疫指定通道建設,實行養殖、出欄、調運、屠宰、無害化處理等環節全鏈條閉環防疫管理。
協同推進規模養殖場和中小養殖場(戶)發展。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重點建設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積極開展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和省級美麗牧場創建。
建設現代生豬種業。全面開展豬遺傳資源普查,加強省級以上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建設,加大政策資金投入,提高優良品種資源保護水平。
優化生豬屠宰加工布局。落實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制定河南省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科學設置屠宰產能,支持新建50-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生產線,推動新增屠宰產能向養殖集中區轉移。
加快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整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協同推進畜禽糞肥還田與化肥減量增效試點。結合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和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要求,重點支持沿黃和南水北調沿線生豬調出大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培育種養社會化服務組織,因地制宜探索肥料化、能源化、基質化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持續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
原文如下: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管委會、各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銀保監會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農牧發〔2021〕24號),進一步鞏固我省生豬產能恢復成果,持續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建立預警及時、措施精準、響應高效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不斷提升生豬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形成長期穩定的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
(二)基本原則
精準調控,穩定發展??偨Y生豬穩產保供工作經驗,強化監測預警,完善調控機制,注重預調早調微調,保持合理生豬產能水平,有效調控產銷異常變化,確保生產和市場供應基本穩定。
市場導向,有序發展。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穩定長效性支持政策,更多用市場化方式緩解“豬周期”波動,努力保持豬肉價格在合理范圍。
種養結合,綠色發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種植基地布局養殖產能,以地定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普及清潔養殖工藝,推進生產、生態協調發展。
重點突破,轉型發展。以疫病防控、標準化養殖、屠宰加工、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突破口,加快補齊生豬產業發展的短板和弱項,不斷推進節本提質增效。
(三)發展目標。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疫病防控能力明顯增強,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市場周期性波動得到有效緩解,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產業優勢更加突出,實現生豬產業由大省向強省跨越。
二、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
(四)穩定生豬貸款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推廣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和生豬活體抵押貸款。對暫時經營困難的生豬養殖場戶和屠宰加工企業,不得隨意限貸、抽貸、斷貸。支持將符合農業發展銀行職能定位和政策性業務標準的生豬養殖相關貸款按程序納入政策性業務范圍,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發揮保險融資增信功能,有序合規推廣運用保費貸等銀保合作模式,拓寬生豬企業融資途徑。(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省財政廳、河南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深入推進生豬養殖保險,穩定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根據生產成本變動對保額進行動態調整,增強保險產品吸引力,實現養殖場戶愿保盡保。積極探索“保險+期貨”新的保險模式,開展生豬價格保險試點;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并擴大生豬收入保險,探索仔豬、種豬、生豬域內運輸等保險,進一步提升保障水平、降低經營風險。組織開展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與保險聯動機制建設國家試點,在試點縣(區)率先實現生豬養殖保險全覆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和全程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有關部門和保險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河南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持續優化環境管理服務。加強畜禽養殖禁養區動態監測,原則上禁養區劃定5年內不做調整,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規規定,隨意擴大禁養區范圍,不得以行政手段對養殖場戶實施強行清退。對確需依法清退的,市、縣兩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合理經濟補償,并安排養殖用地支持其異地重建,有計劃搬遷或關閉,切實保障養殖場(戶)合法權益。深入推進生豬規模養殖項目環評“放管服”改革,對年出欄5000頭以下的項目實行登記備案,對年出欄5000頭及以上和涉及環境敏感區的生豬養殖項目按規定實行審批。加強工作信息對接共享,生態環境部門定期將審批、登記備案情況抄送同級農業農村部門。(省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
(七)強化全產業鏈監測預警。根據實際需要,擴大生豬生產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點,加大經費投入,提高監測預警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科學性。加強數據的采集分析預警,建立完善信息會商和發布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突發性問題。強化能繁母豬存欄量監測調度,及時發布監測動態信息,引導市場預期。加強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方向。(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鄭州海關、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河南銀保監局、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十四五”期間,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370萬頭,后續根據豬肉消費和母豬繁殖率等變化動態調整。以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建立異常變化自動觸發調控機制,當月度同比變化率超過5%時,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引導生豬養殖場戶加快補欄二元母豬或淘汰低產母豬等措施,促使能繁母豬存欄量回歸合理區間。(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穩定規模豬場存量。繼續將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納入全國和全省生豬養殖場系統備案,加強動態監測,確保規模養殖場戶數量總體穩定。對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掛牌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對年出欄3000-10000頭養殖場,掛牌建立省級調控基地。各地對掛牌基地應建立臺賬,確定專人負責指導幫扶,并在項目資金、貸款融資、用地環保等政策上優先扶持。(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建立生豬產能分級調控責任制。嚴格落實生豬穩產保供“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將能繁母豬存欄量和規模養殖場戶保有量等指標任務下達到各省轄市、示范區、省直管縣(市)。各地要制定本地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省級定期組織對各地生豬產能調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繼續落實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生豬產能調控工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范圍。(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強化政策調控保障。當本地區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減少10%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以上時,各地可按規定統籌相關資金對養殖場戶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要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引導作用,支持法人金融機構擴大對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戶信貸投放,各地可按規定統籌資金給予貼息補助。能繁母豬存欄量在合理區間波動,但種豬生產供應、新生仔豬數量或生豬存欄量出現異常減少等情況時,各地要及時研究并采取針對性政策措施,防范生產大幅下降。省財政將結合各地全年落實穩定生豬產能和資金投入情況,在安排下一年度相關轉移支付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穩定和完善現有財政生豬綜合支持政策,各地生豬穩產保供扶持政策措施可根據實際需求在生豬產業范圍內進行適當調整。(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強豬肉儲備調節。落實《河南省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實施預案》,保有一定數量的政府豬肉常規儲備,適時開展臨時儲備,保持必要調節能力。根據不同預警情形,及時啟動省、市儲備肉投放或增加臨時收儲等響應措施,有效調控市場異常變化。(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持續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
(十三)抓好生豬疫病防控。落實動物防疫政府屬地管理、行業部門監管和生產經營者主體等三方責任。嚴格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加快推進動物防疫指定通道建設,實行養殖、出欄、調運、屠宰、無害化處理等環節全鏈條閉環防疫管理。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點豬病和仔豬腹瀉等常見病綜合防控。以種豬場為重點大力推進偽狂犬病等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強化農業農村、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協作,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完善和強化動物防疫支持政策,推進非洲豬瘟等疫病疫苗和診斷試劑科研攻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規模養殖場建設非洲豬瘟等重點豬病無疫區、無疫小區。加快推進東部區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區域化聯防聯控,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公安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協同推進規模養殖場和中小養殖場(戶)發展。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重點建設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積極開展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和省級美麗牧場創建。支持龍頭企業與中小養殖場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幫扶帶動中小養殖場(戶)改變傳統養殖方式,實現增產增收。支持養殖企業聯農帶農,助力鄉村振興。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支持生豬養殖場戶購置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提高機械化、智能化裝備水平。(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建設現代生豬種業。全面開展豬遺傳資源普查,加強省級以上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建設,加大政策資金投入,提高優良品種資源保護水平。用足用活種豬引進等政策措施,建設省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實施生豬遺傳改良計劃,支持建立高效智能化種豬性能測定體系。實施好生豬良種補貼項目,推進品種改良,加快地方優良豬新品種培育。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支持生豬核心育種場開展商業化聯合育種,打造河南種豬育種聯合體,構建“聯合育種+大企業育種”協同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供種質量和能力,加快生豬種業振興。(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優化生豬屠宰加工布局。落實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制定我省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科學設置屠宰產能,支持新建50-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生產線,推動新增屠宰產能向養殖集中區轉移。鼓勵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配送、銷售一體化發展,推動“調豬”向“調肉”轉變。淘汰小規模低端落后屠宰產能,化解結構性產能過剩。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豬肉深加工能力,鼓勵和支持主產區生豬屠宰加工企業改造屠宰加工、冷鏈儲藏和運輸設施,推動主銷區城市屠宰加工企業改造提升低溫加工處理中心、冷鏈集配中心、冷鮮肉配送點,促進產銷銜接。各地對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生豬及生豬產品進行的無害化處理,結合本地實際予以適當補貼。(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商務廳按職能分工負責)
(十七)加快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整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協同推進畜禽糞肥還田與化肥減量增效試點。結合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和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要求,重點支持沿黃和南水北調沿線生豬調出大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落實養殖糞污養分平衡管理制度,根據不同畜種糞污特點和不同作物肥料需求,科學建立糞肥還田模式,不斷提升以地定養和以養肥地能力。依法編制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研究制定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推動種養合理布局和有效銜接。各地要優化國土空間規劃,鼓勵在規模種植基地周邊建設與消納能力相配套的養殖場戶,積極構建新型現代農業種養結合循環發展體系。加快培育種養社會化服務組織,因地制宜探索肥料化、能源化、基質化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持續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要根據實際研究制定具體措施,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確保各項任務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自然資源廳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河南省商務廳 河南銀保監局
2021年10月27日
一周熱點
- 2021-11-16AgRural:巴西首季玉米播種完成85%,天氣干燥令人擔憂
- 2021-11-16FranceAgriMer:法國玉米收獲83%,大麥和小麥播種接近尾聲
- 2021-11-16NOPA壓榨報告:10月底豆油庫存提高到18.35億磅,高于預期
- 2021-11-16NOPA壓榨報告:10月份大豆壓榨量為1.84億蒲,高于預期
- 2021-11-16上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增長,對華出口931噸玉米
- 2021-11-16美國農業部:私人出口商報告對墨西哥銷售198,200噸玉米
- 2021-11-162021年11月15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11-16美國農業部:上周美國對中國大陸裝運132萬噸大豆
- 2021-11-16上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下滑,比去年同期減少18%
- 2021-11-16AgRural:截至11月11日,巴西大豆播種進度達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