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帶來“驚雷”
隨著行業寒冬加深,以牧原為首的上市豬企均陷入虧損,但牧原在背負322.57億短期債務的情況下,股價不降反升!而最近,秦英林再次爆出“驚雷”,給整個行業帶來一波強震!
牧原帶來“驚雷”
近日,在河南省養豬行業協會會長辦公會上,牧原集團創立人秦英林分享了牧原最新的養豬成績——牧原3800頭群170日齡體重達170kg,平均料肉比為2.4:1,綜合成本10.2元/kg。
至此,行業瘋傳牧原養豬成本5.1元/斤的消息!許多養豬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如果秦英林所言不虛,那牧原養豬的成本將只有別家豬企的1/2甚至是1/3?
更夸張的是,牧原不僅超越了全國養豬人,甚至還超越了他們自己!
猶記得,在7月份牧原接受調研時還表示,公司6月份商品豬完全成本為15元/公斤多一點,并預計下半年可以階段性達到14元/公斤的造肉成本,而2022面的成本目標是維持在14元/公斤以下!
關注牧原信息的朋友應該還記得這些數據,牧原親自對外公布他們的目標是要在明年實現14元/公斤的造肉成本,并且今年也只能“階段性”達到這一成績。
然而秦英林最新宣布的造肉成本卻低至10.2元/公斤!可見牧原的能力,不服不行!即便只有3800頭群的數量,但相信牧原接下來是要將這一成本推向更廣闊的群體。
猶記得,牧原6月份造肉成本為15元多尚有許多人懷疑,但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實現養豬成本驟降5元/公斤!全國養豬人都在艱難推行的“降本增效”,顯然在牧原面前這根本不算啥大難題。
作為對比很心酸的是,在養豬成本居高不下的如今,許多人的造肉成本依舊在10元以上,牧原這5.1元的數據豈不堪稱能打了全國養豬人的臉?
客觀來說,牧原之前所說的15元/公斤成本是有不少人相信,因為確實有個別豬場或豬企實現了這一成績。5元成本的話,對于養豬業無疑是一道“驚雷”,大眾要接受這一事情,可能還需要更多證明(哪怕是佐證)。
不過萬事不急著下定論,讓豬和牛飛一會兒,時間會證明一切。
牧原的資本游戲
曾幾何時,中國的“豬老大”還是溫氏,但在近兩年的發展當中牧原非常漂亮的實現了彎道超車,無論是生豬產能還是股價都遠遠甩開溫氏。
而牧原的“彎道超車”離不開其從2017年開始的大肆“募資”:
2017年,牧原股份先后兩次募資30.77億元和24.76億元;
2019年8月,牧原股份募資50億元;
2021年8月12日,牧原股份發行95.50億可轉換公司債券。
至此,牧原在僅4次募資中就拿到了201.03億元。而這些錢不僅用于產能擴張,還有很大部分是用于還債、補充流動資金。
不停地借錢讓牧原負債率居高不下,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8年底至2021年9月底,牧原的負債率分別為54.07%、40.04%、46.09%、57.77%。
由此可見在前兩年還好,牧原雖然借錢多,但是賺錢也非常多,2019年凈賺61.14億、2020年凈賺274.51億,豐厚的利潤不僅讓牧原還了不少債,更是給了資本充足信心!
但是今年,受到超低豬價的影響,牧原第三季度也虧損8.22億,并且如果牧原依舊是15元/公斤的造肉成本,他們接下來還得虧錢!如此一來,對于牧原來說“降低成本”確實是非常迫切,但“15元/公斤”的成本已經降到了行業目前最低水準,留給牧原的空間其實不大!
但誰敢想,10.2元/公斤的成本數據就這樣應運而生?
也許對于上市大豬企來說,養豬已經只是其做生意的“船體”,真正向前發展的動力還得靠資金的“水流”!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道理大家都懂......
一周熱點
- 2023-12-08市場期待周期反轉行情 機構看好明年豬價上漲
- 2023-12-072024飼料展協辦單位系列展示
- 2023-12-06陜西省豆粕減量替代推薦配方審定會順利召開
- 2023-12-05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2023年第34版)
- 2023-12-05關于公布首批畜牧業綠色低碳科技服務專家團名單的函
- 2023-12-04科技引領未來!大北農全面參與2023騰沖科學家論壇
- 2023-12-04第三屆“草原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2023-12-01新希望與蜀芯豬公司開啟戰略合作,共譜四川生豬種業新篇章
- 2023-12-01豬價未來四個月或先漲后跌
- 2023-11-30小麥和大豆,這兩項國家標準12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