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增長的概率較大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4-14
近日,我國糧食進口方面不斷傳出消息,如我國與澳大利亞解決大麥爭端達成共識、巴西總統盧拉訪華等,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甚至有市場人士認為今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增長的概率較大。
4月1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我國與澳大利亞解決大麥爭端達成共識回答相關媒體提問。信息顯示,近期,中澳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就大麥雙反措施爭端進行了友好協商,并達成共識,體現了互利合作精神。中澳同為世貿組織成員,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妥善解決經貿爭議有利于推動雙邊經貿關系行穩致遠。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2020年5月18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14號和第15號公告,裁定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損害。當年5月19日至今,商務部對澳大利亞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反傾銷稅率為73.6%、反補貼稅率為6.9%,征收期限為5年。通告發布后,我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的成本直接攀升。此后,澳大利亞政府將這一問題訴至世貿組織。
“以往年份,澳大利亞大麥約有70%出口到我國,中澳兩國大麥合作的貿易額在15億澳元左右,即便是2019年澳大利亞國內遭受干旱,中澳兩國貿易額仍有數億澳元。在失去重要的大麥出口市場后,澳大利亞產大麥多數銷售不暢。”廣東省東莞市糧油進口商雷仕鵬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澳大利亞是全球主要大麥生產國,其大麥約占全球啤酒大麥貿易40%、飼料大麥貿易20%的市場份額。我國是主要大麥進口國,進口的大麥主要用于釀酒與生產家畜飼料。其中,2015年我國大麥進口量達到1050萬噸的高位,隨后有所回落,但2021年重新回升至850萬噸。
國際糧食市場相關機構的數據顯示,由于澳大利亞天氣狀況好轉,今年大麥產量預計在1000萬噸,創4年來的新高。對于澳大利亞而言,大麥豐收有利于通過加大出口總量實現經濟增長。
黑龍江巴彥縣玉米貿易商老潘對中澳解決大麥爭端達成共識以及巴西總統盧拉于4月12—15日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這兩則消息特別關注,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巴西均是農產品出口大國,而且當前我國正在加大力度從巴西進口玉米和大豆。如果未來增加對澳大利亞大麥的進口,那么今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就會增長,最終對國產玉米、大豆、小麥等大宗農產品價格走勢產生影響。
“今年1月7日,一艘從巴西桑托斯港駛來的貨輪在廣東麻涌港靠岸停泊,船上裝有6.8萬噸中糧集團進口的巴西玉米,這是我國首次散船進口巴西玉米。”據老潘介紹,由于巴西玉米進口成本較低,在進口巴西玉米陸續到港的情況下,南方飼料企業很快就調減了從北方采購國產玉米的數量,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下滑速度。另外,我國玉米進口結構的重構、多元化糧源渠道的開拓將對全球玉米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我國玉米市場供需格局也將發生變化。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302萬噸,同比增長124.1%;累計進口玉米533萬噸,同比增長60%;累計進口大麥96萬噸,同比下降3.8%。市場人士認為,由于前期國內玉米、小麥價格偏高,進口利潤可觀,進口商加大了小麥、玉米的采購力度,同時由于進口大麥和高粱的性價比較低,這兩個品種的進口數量趨于下降。目前,國內大宗糧食價格均有下滑,小麥、玉米近兩個月累計跌幅較大,令進口利潤縮水,預計未來進口速度放緩,但如果澳大利亞大麥價格低廉,那么也不排除進口數量增長較快的可能。
來源:期貨日報
上一篇 | 德青源與英聯開啟強強合作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3-04-14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2023-04-14開放協同 創新共享!大北農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 2023-04-13周云龍:號召像大北農等有情懷、擔當、實力的企業,為中國大豆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 2023-04-10豆粕為何突然逆勢大漲,接下來會發生啥?背后的邏輯很清晰
- 2023-04-10機構實地調研“非洲豬瘟”!生豬扎堆出欄打壓肉價,短期內豬價形勢如何?
- 2023-04-10禾豐金衛東:禾豐計劃2029年前追加在省內投資至100億元;新希望劉永好:克服大企業病,需在敏捷的組織上啟用年輕人|| 人物聲音
- 2023-04-10玉米供壓減弱 節假日效應提振消費信心
- 2023-04-0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62號
- 2023-04-06糧改飼成為優質飼料供應重要推手
- 2023-04-04大北農集團飼料大產業聯合大發展 “336工程”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