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步向前的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再是單純的農牧企業。
2022年,唐人神集團營收269億元,入選“中國制造業民企500強”。工業株洲強企云集,也只2家入選,可見其實力。
“飼料一枝花,駱駝富萬家”的廣告語言猶在耳,30余年大跨步,唐人神構建起從飼料到生豬、豬肉制品的全產業鏈,躍升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頭部企業。
一頭“智慧豬”正在撬動百億產業鏈。
院士養出“智慧豬”
--每頭豬可多賺200元左右
人工智能估重設備從豬欄上方滑過。3分鐘后,豬欄里10余頭生豬的體重數據實時更新在電腦數據庫中。
4月中旬,在唐人神集團旗下的龍華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記者見到這個名為“豬禽動態營養需求與營養精準供給技術研究”項目。該項目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團隊牽頭研發。
“想要生豬長得好,精準的營養供給是關鍵。因此,體重數據的收集也就成了重中之重。”印遇龍介紹,不同遺傳背景、生長階段、養殖模式、養殖環境下的豬禽有著各自的生長曲線。通過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可完成生豬的測重、測膘、盤點,再根據相關數據調整飼養方案。
眼前的這個基地投資30億元,有28幢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樓,自動飼喂、噴淋除臭、集中送風、空氣凈化系統等高科技裝備應有盡有。一頭3公斤左右的小豬,經63天保育、175天育肥,即可長到115公斤出欄銷售。
“生長均衡,比普通養豬模式下單頭重5公斤左右。按照當前市場價,意味著每頭豬可多賺200元左右。”基地負責人龍偉華說。
“生豬的生長環境對其肉質有很大影響。我們期待通過智能養殖,滿足消費者對肉質更高需求。”唐人神集團副董事長、總裁陶業說。
2020年,唐人神啟動年出欄300萬頭生豬生態產業鏈項目。次年,與陳煥春、沈建忠、印遇龍等院士合作,推進6大智能養豬項目,打造高品質“雪花豬肉”。去年實現生豬出欄215.79萬頭,同比增長39.91%。
目前,唐人神的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6%,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已形成飼料營養、遺傳育種、肉類加工的全產業鏈研發優勢。
上市公司做起預制菜
--從養殖到餐桌,產業鏈不斷延展
“目前主打小酥肉、豬肝等4款產品,加班生產,供不應求。”4月12日,唐人神集團中央廚房,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中央廚房是唐人神進軍預制菜賽道的“重器”。2020年,為拓展產業鏈,唐人神投資近1億元建成中央廚房。上市公司憑借生豬產業鏈優勢,結合30年制臘工藝,“降維”推出系列經典湘菜預制品產品,好評如潮。
唐人神相繼獲得IPCR預制菜研究院“2022年度十大預制菜企業”,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2022年十大湘菜預制菜加工企業”,榮登“2023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
從養殖到餐桌,產業鏈不斷延展。2022年,唐人神集團又推出“香鄉豬”餐飲連鎖店,打造社區餐飲新模式。
賦能鄉村振興
--每年幫助超過3.2萬戶農戶養殖致富
4月7日,湖南唐人神集團肉類事業部執行總裁宋忠祥帶隊前往瀘溪縣,就在當地投資項目進行深入考察,指導當地生豬屠宰加工產業發展。
同一天,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湖田村,唐人神集團技術服務部的楊新文、陽集賢走進養殖戶家,悉心傳授養殖技術,幫助養殖戶增收。
“唐人神每年為農戶提供上千場技術培訓,為農戶帶來更有價值的生豬,創造更多的收入。”陶業介紹,目前唐人神在全國建立80多家飼料廠、40多家規模豬場、6家肉品加工廠、100多家生鮮社區連鎖店和餐飲連鎖店,每年幫助超過3.2萬戶農戶走上科學養殖致富之路。
近3年來,唐人神捐贈620余萬元現金和物資用于公益事業,資助5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大學。近日,株洲發布首屆“神農慈善企業”,唐人神集團名列榜首。
來源: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于紅清 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