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6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同期還舉辦了2023中國食品品牌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大會。會議邀請來自政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高校以及食品行業企業的代表參會,探討新時代食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新方向、新途徑,助力食品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會議同時發布了《中國食品行業ESG價值發展報告2023》,新希望六和以《種養循環,化廢為能》案例成功入選報告。
本屆中國食品品牌可持續發展國際大會以“食品可持續發展 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由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責揚天下(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承辦。
據介紹,《中國食品行業ESG價值發展報告2023》以299家食品行業上市企業為樣本,從食品行業ESG發展背景、ESG信息披露現狀、ESG核心議題價值表現以及食品行業企業如何做好ESG四大部分,客觀評價中國食品行業ESG發展水平,并通過ESG實踐經驗的共享,進一步促進食品行業更好落實ESG相關政策要求,不斷提升ESG管理能力與水平。
報告指出,ESG能夠從環境、社會、治理的維度揭示食品行業企業內在價值,有助于推動企業治理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回報能力的提升,優秀的ESG管理能夠提高食品行業企業的透明度和決策效率,增強投資者的信任。食品行業企業做好ESG工作是對市場需求的積極回應,是滿足監管機構合規要求的需要,并可以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降低運營風險。
報告從指標對標分析、管理要點及典型案例三個維度,選取了和食品行業企業關系密切的19個ESG核心議題價值表現進行分析,新希望六和的《種養循環,化廢為能》案例成功入選報告中的廢棄物排放議題典型案例。
新希望六和打造的豬場種植消納用地
新希望六和秉持“生態循環、化廢為能”的理念,通過積極探索,形成“1+4”生態低碳豬場模式,并通過“發展種養循環,推廣清潔能源”,完成廢棄物消納這1個基本目標,同時實現糧食果蔬、改良土壤、生物固碳和清潔能源等4項產出,讓綠色低碳發展開源創收。
通過種養結合模式,公司開展“豬—沼—肥—果/菜/糧”循環農業,采用“UASB 厭氧+兩級A/O”“CSTR”“黑膜沼氣”三種工藝將生產污水轉化為中水或沼液,用于大田灌溉。并以高溫好氧發酵技術處理畜禽糞便,生產出安全優質的有機肥原料,就近還田,不僅實現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還促進了土壤改良。
消納用地用于種植桃林
2022年,新希望六和共產出發酵糞肥10萬噸,中水還田1600萬噸,有效減少了豬場廢棄物排放量,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同時,利用豬場周邊 14.5 萬畝消納用地,每年生物固碳約1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利用場區發展光伏項目,年發電量1066萬千瓦時,沼氣循環利用量24000萬方。
根據Wind ESG最新評級數據,新希望ESG綜合得分7.46,評級由2022年的BBB上調為A,在富時羅素、華證指數、商道融綠ESG評級中,均排名農產品行業第一。今年以來,新希望先后獲得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2022中國企業慈善公益500強、ESG新標桿企業獎、食品安全科技創新獎、伏羲杯科技進步獎等獎項。
本次大會期間,新希望六和作為參會代表之一,共同發起食品行業可持續發展倡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