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總署數據,1-6月我國累計進口糧食8418萬噸,同比增4.7%。其中,自巴西進口糧食4019.7萬噸(大豆3443.3萬噸,玉米576.4萬噸)占比47.75%;自美進口糧食1892.11萬噸(大豆1215.7萬噸、玉米、高粱共532.42萬噸、小麥143.99萬噸),占比22.48%;自澳大利亞進口糧食729.37萬噸(小麥315.42萬噸,大麥、高粱共413.95萬噸),占比8.7%;自烏克蘭進口糧食420.9萬噸(玉米361.2萬噸、大麥59.7萬噸),占比5%;自法國糧食進口308.19萬噸(小麥229.09萬噸、大麥79.1萬噸),占比3.6%;自加拿大進口糧食284.95萬噸(小麥186.12、大豆98.83),占比3.4%。
6月我國玉米進口92萬噸,同比減50.2%。1-6月累計進口1105萬噸,同比減8.2%,主要因自美進口玉米量大幅下降。從進口來源看,6月自美國進口玉米21.7萬噸,同比減82.3%;1-6月累計進口138.2萬噸,同比減70.6%。6月自烏克蘭進口65.8萬噸,同比增16.15%,1-6月累計進口玉米361.2萬噸,同比減16.65%。6月基本沒有自巴西進口玉米,5月也僅有不足3萬噸。1-6月累計自巴西進口576.4萬噸,進口增長主要來自1-4月,尤其是第一季度,同比增160%。下半年自巴西的進口將成為重點,目前,巴西玉米的平均價格從2023年7月的244.80美元/噸下降18.8%至2024年7月第四周的198.90美元/噸,但預計全年產量下跌之下,出口量也將較去年創紀錄的水平大減。隨著二季玉米收獲上市,巴西未來幾個月的出口重點將從大豆轉向玉米。巴西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估計7月份玉米出口量為456萬噸,高于一周前預測的451萬噸,環比增長365%,仍是同比減少23%。今年頭7個月巴西將出口1049萬噸玉米,低于去年同期的1542萬噸,反映出今年巴西玉米產量下降的影響。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本月將巴西二季玉米產量調高到9001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8812萬噸,但是仍比上年降低12.1%。CONAB維持2024年巴西玉米出口預期不變,仍為3350萬噸,比上年的創紀錄出口量5463萬噸減少38.7%。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三(24日)在廣州會見烏克蘭外長時表示,中方將繼續擴大自烏糧食進口,共同維護物流通道暢通和國際糧食安全。中國表態支持物流通道暢通,有利于烏克蘭繼續通過黑海走廊出口谷物。自去年8月份開通以來,烏克蘭通過臨時黑海走廊的谷物出口明顯加快。2024/25年度第一個月,烏克蘭出口谷物300萬噸,同比提高59%;其中玉米出口144萬噸,同比提高43%。
6月大麥進口82萬噸,同比減26.8%,今年以來首次單月同比減少;1-6月累計進口848萬噸,同比增66.5%。從進口來源看,6月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24.27萬噸,1-6月累計進口363.45萬噸,去年從10月才重新自澳進口大麥;6月自阿根廷進口大麥3.49萬噸,同比減78%;1-6月累計進口137.26萬噸,同比增10.2%;6月自加拿大進口大麥23.12萬噸,同比減18%,1-6月累計進口104.4萬噸,同比減36.6%;6月自烏克蘭進口大麥8.98萬噸,同比減6%,1-6月累計進口59.7萬噸,同比增206%;6月自法國進口大麥14.4萬噸,同比減71.4%,1-6月累計進口79.1萬噸,同比減49.6%;6月自俄羅斯進口大麥4.6萬噸,同比增209%,1-6月42.32萬噸,同比增536%;自哈薩克斯坦進口大麥3.3萬噸,同比減47%,1-6月累計進口36.37萬噸,同比增40.7%。阿根廷大麥來華數量有限,7月僅兩船大麥已裝運來華。不過,其他國家大麥來華規模有待觀察,畢竟,目前遠期合約進口大麥報價已下降至2100元/噸以內。
6月高粱進口93萬噸,同比增60.7%;1-6月累計進口458萬噸,同比增106.3%。從進口來源看,6月自美進口65.88萬噸,同比增293%;1-6月累計394.22萬噸,同比增294%;自澳大利亞進口27萬噸,同比減34%,1-6月累計進口50.5萬噸,同比減45%。綜合來看,1-6月粗糧總計進口2411萬噸,同比增24.64%,增幅較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但國內外飼用糧源仍然供應充足。其中,自巴西進口玉米576.4萬噸,占比23.9%;自美進口玉米、高粱共532.42萬噸,占比22.08%;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高粱共413.95萬噸,占比17.17%;自烏克蘭進口玉米、大麥共420.9萬噸,占比17.46%,自法國進口308.19萬噸(小麥229.09萬噸、大麥79.1萬噸);自加拿大進口284.95萬噸(小麥186.12、大豆98.83)。
6月小麥進口119萬噸,同比增44.4%;1-6月累計進口928萬噸,同比增15.8%。從進口來源看,今年以來,我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小麥明顯減少,但自美、加、法、俄、哈薩克斯坦等國均大幅增長。6月自澳大利亞進口小麥25.89萬噸,同比減53.3%,1-6月自澳大利亞進口小麥315.42萬噸,同比減37.7%;6月自加拿大進口小麥7.85萬噸,同比減0.9%;1-6月186.12萬噸,同比增39.7%;6月自法國進口小麥37.04萬噸,同比增753%,1-6月進口229.09萬噸,同比增179.3%;6月自美國進口小麥38.15萬噸,同比增427.4%,1-6月進口143.99萬噸,同比增162.76萬噸;6月自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6.35萬噸,同比增16%,1-6月累計進口30.7萬噸,同比增93.57%;6月自俄羅斯進口小麥2.48萬噸,同比增108.4%,1-6月進口14.96萬噸,同比增160.6%。
6月大豆進口1111萬噸,同比增10.7%,創今年以來單月進口量新高;1-6月累計進口4848萬噸,同比減2.2%。從進口來源看,6月自巴西進口大豆972.08萬噸,同比減2%,1-6月累計進口3443.28萬噸,同比增16.05%;6月自美國進口大豆130.92萬噸,同比增183.1%,1-6月累計進口1215.7萬噸,同比減30.15%;6月自加拿大進口大豆0.38萬噸,同比減15.5%,1-6月累計進口98.83,同比減6.7%;6月自俄羅斯進口大豆5.4萬噸,同比減64%,1-6月累計進口39.5萬噸,同比減37.8%;6月基本沒有自阿根廷進口大豆,1-6月進口21.2萬噸(占比0.56%),同比減85.2%。盡管6月美國對中國大豆出口量同比大增,但上半年累計下降了30%,且對中國的新豆銷售步伐一直低迷。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本月首次購買了13.2萬噸美國2024/25年度交付的大豆,而去年這個時候中國已經預訂了172萬噸美國新豆。市場認為,國內目前面臨大豆供過于求的問題,因為進口增長,而國內飼料需求疲軟。這可能威脅到中國在9月至12月期間的進口需求,而這正值美國新豆上市后的銷售旺季。
6月稻米進口8萬噸,同比減52.1%;1-6月累計進口73萬噸,同比減59.3%。從進口來源看,1-6月自泰國進口稻米19.8萬噸,同比減8.3%;自緬甸進口稻米20.07萬噸,同比減46.9%;自越南進口稻米21.47萬噸,同比減68.8%;自柬埔寨進口稻米6.42萬噸,同比減55.8%;自巴基斯坦進口稻米3.8萬噸,同比減74%;自印度進口稻米0.11萬噸,同比減99.5%。從進口類別看,1-6月進口碎米31.35萬噸,同比減45.38%,占大米同期進口總量的42.9%。精米、糙米進口40.7萬噸,同比減66.5%,占大米進口總量的55.8%。雖然中國大米進口銳減,但印尼和菲律賓等國的進口需求旺盛,使得越南等國上半年的大米出口強勁。據越《人民報》報道,今年上半年越南全國水稻收獲面積348萬公頃,同比增長0.5%;每公頃產量6710公斤,總產量2330萬噸,同比增長1.6%。上半年,越南各類大米出口量達465萬噸,同比增長10.4%;出口額29.8億美元,同比增長32%。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MARD)統計,印尼在2024年前五個月進口了220萬噸大米,并計劃在6月至12月再進口210萬噸大米。Anh還表示,如果由于干旱、洪水或蟲害導致印尼稻米產量低于預期,2024年印尼可能進口多達430萬噸大米。這將為越南大米出口商提供一個機會,因為越南大米的質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他補充說,菲律賓是另一個潛在市場,今年前六個月菲律賓從越南進口了170多萬噸大米,預計今年剩余幾個月的需求將保持穩定。越南海關的數據顯示,自1月1日到7月中旬,越南大米出口均價為每噸612.3美元,同比上漲12%。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預計2024年越南稻米產量將達到4300多萬噸足以保證國內消費和800多萬噸的出口需求。泰國大米出口同樣增長迅猛。泰國商務部日前表示,受主要市場需求、預期產量增加和泰銖疲軟的影響,泰國預計今年大米出口將達到820萬噸,高于之前預測的750萬噸,不過仍將比去年低6.5%。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2024年上半年泰國大米出口量為508萬噸,同比增長25%。該部表示,印尼和菲律賓等主要市場的需求以及泰銖疲軟支撐了大米出口。海外進口商希望進口大米用于消費,并保持庫存以保障糧食安全。該部表示,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應繼續進口大米,以減輕通貨膨脹和干旱的影響。泰國外貿廳廳長Ronnarong Phoolpipat表示,2024年泰國大米產量預計將比去年增加5.75%。由于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已經減弱,預計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的大米產量將有所提高。2023年泰國大米出口達到877萬噸,同比增長13.7%,并超過了800萬噸的目標。
來源:國家海關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