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戶都一樣,壞客戶千奇百怪。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懷著一份善意和客戶溝通,盡最大力量滿足客戶的需求,甚至是臨時需求,可,客戶還是不滿足。你還在孜孜不倦地想辦法滿足他的需求時,客戶的投訴電話已經打到你的老板那里了。
客戶服務,有一個不成文的原則。就是,尊重在第一現場的人的感知。一切的判斷,應該來自第一線服務的人員。可,有的老板,卻經不住客戶的投訴和夸大其詞,開始做一種無原則的自我批評,然后再打電話,把你劈頭蓋臉地說一通。
這樣的工作狀態,會讓具體執行的人抓狂的。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忍辱負重”來形容一個好的執行者。如今,大家更需要的是及時溝通,不要讓信息在你這里被貪污。更高的決策者,需要你一手的信息來判斷。你要做的,不僅僅是事情到你為止,更要把真相告訴領導,讓他知曉到問題的程度,并不一定要求領導參與解決,但,你有義務告訴他發生了什么。
可,往往突發情況,有責任的執行者,都會在第一時間告訴老板,然后第一時間相處對策,確保事情往前推動,并成功滿足客戶的要求。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解決問題是第一位的,至于其中增加的成本,在一個區間即可,大可不必再去糾纏。
既要你干活,而且要干的漂亮,又要省著花錢,這事有沒有,我是沒有看到。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選擇一個人,就是選擇一種標準。即便在你的堅持中,得不到客戶的領情,甚至領導也不領情。他們都是在表達一份情緒,很少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你再堅持,一致對外,內部解決的路線,將會遇到巨大的挑戰,渾身感到一種無力感。
想起,小時候,大人們總是愛拎著小孩子的耳朵扭,邊扭邊感覺著手感,然后會說“這孩子耳根子特軟,長大后一定是個沒主意的人”。那個時候,在大家的意識中,如果誰的耳根子長的硬實,長大后一定會是個人物。
其實,無論是客戶的投訴還是身邊人的鼓動,一個領導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聽完就拿起電話,或者立刻做出一個決定。
耳根軟是當領導的一忌。有的老板,甚至把其部下在背后 “打小報告”,看作是一種忠誠。
古人云:“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很多事情,都不是“告狀”能解決的。凡事,溝通為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適時把話挑明說透。
不要去猜測。如果有想法,就直面說出,什么樣就什么樣,不夸大不縮小。坦誠的溝通,是解決這樣隔閡的最好辦法。不要覺得領導或者別人欠你的。這樣,你會更加的情緒化。
所有的團隊,都是建立在利益和價值觀的基礎上,并在不同階段,此消彼長。但,如果二者都已經消失,不凡做個瀟灑之人,重新發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