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消費貸亂象:貸款者、銀行、監管方都是怎么想的?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7-10-10

  最近幾天,有消費貸款的人看到銀行的短信都會心驚膽戰,往日被認為是垃圾短信的銀行短信,現在成了催命符咒,要求提供消費**,要求提供貸款資金流向,要求證明貸款的款沒有用來付首付或者買樓款……不然就被要求歸還數額少則10萬,高則100萬的消費貸款。

  銀行也都心驚膽戰,近一個月各地銀監局對消費貸這個品類的業務已經開出了數百張罰單,北京、江蘇、浙江、廣東、重慶等地的銀監局似乎與當地銀行的消費貸杠上了一般,不斷罰款,現場檢查。

  有趣的是,罰款重災區也都是樓市調控的熱點地區。

  一、貸款者的小聰明:我貸的款,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消費貸套現諸多方式包括:虛開**、POS機刷卡套現、擔保公司編織虛假消費用途等多種形式。

  它本來用途是支持居民的各類消費支出,包括教育、旅游、房屋裝修、購買耐用品等。

  但從消費貸資金流向上來看,大部分消費貸變味流向樓市,甚至出現了所謂“拉人頭”的形式:房地產中介借個人用戶的名義,從某些消費金融公司或銀行申請消費貸款,幫助客戶湊齊首付或樓款。

  銀行客戶經理為了完成個人貸款業務指標,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由于消費貸款對于個人客戶的資質有一定要求(比如銀行均要求客戶消費貸只能申請一次,即在征信上只有一筆消費貸)。

  許多迫切需要買房資金的人,選擇借用他人名義申請消費貸,再給貸款人超過銀行消費貸利率水平的利息,還是比民間借貸劃算、安全。

  因為銀行的催債總是和風細雨的,不會把人怎么樣,但是小貸公司、地下錢莊或者P2P的借款不止利率高,而且借出來如果不還,面臨的風險還包括:流血……

  所以,從銀行貸款出來再借給需給買樓的人,放高利貸,已成為諸多白領理財薅羊毛一個行之有效的做法。

  還有聰明者同時申請多家商業銀行的消費貸款。例如,在同一時點申請民生、招商、廣發、寧波等多家銀行消費貸,由于銀行批貸時間不同,上征信的時間一般也在三個月之后。

  按照每家銀行批貸100萬計算,順利的情況下,膽兒肥的同志可以申請最高達千萬的消費貸款。

  但是,銀行并不知道你還不還得起。因為,銀行在您申請貸款的那個時點,根據您的流水判斷你是還得起本息的。

  拿到錢后,收入流水可否覆蓋本息,還能不能用資金循環**,拆東墻補西墻,就靠自己的本事了。

  本人親見過消費貸款額度最高的同志是位公務員:貸了8家銀行的消費貸一共600萬,靠這600萬作首付買了三套房共計2000萬,2015-2016年這波房價漲下來,刨除本息賺了一千多萬……

  他說消費貸,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二、銀行的邏輯:我想管,但管不了

  銀行能管的消費貸流向僅在行內可監控的一畝三分地里,各家銀行的CRM**管理系統、信貸管理系統也沒有聯網。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的反洗錢系統也僅控制大額、可疑交易,最高100萬的消費貸幾乎難入人行反洗錢系統的法眼。

  支行客戶經理為了完成個人貸款任務,拿到績效獎金,對貸款者虛造貸款用途、甚至偽造流水、收入證明、圈保、互保……也都視為正常現象,甚至暗中相助。

  畢竟,誰沒個缺錢的時候?所有的客戶經理都認為:上征信的消費貸,沒人敢不還。

  可如果流向樓市成為杠桿利器,一萬可以撬動兩萬的收益,明知房價只漲不跌,可以獲得100%的收益時,違約就變得稀松平常。

  盡管各家銀行所有卡品(**、**)綁定的信用貸款、擔保貸款、消費貸款均上征信,但聰明的國人總是能找到方法。

  例如:銀行查消費貸資金流向時,客戶將A銀行的消費貸額度用現金提出,再放到B銀行另外一個不相關人士的**上,分批次取出來再放入樓市,不同銀行無法全息追蹤每一張**的流向。

  **點滴成河,匯成了涌向樓市的洶涌資金大潮,讓房價漲了又漲。

  三、監管方的考量:我管了,但成本太高了

  上面提到銀行做不到的事情,監管方其實可以做到:追蹤每一張**的代碼,記錄它的流向。從每一分錢流出銀行的那一刻,一直盯梢到它飛入樓市的懷抱,涌入推高房價的洪流。

  截止2016年底,中國M2(廣義貨幣供應量)160萬億,中國房地產市值約為300萬億元人民幣。如果每一分錢都追蹤的話,監管成本太高,難以承受。

  因此,監管方的邏輯在于:重罰之下必有懦夫。大部分國人都是慫的,大部分銀行比國人更慫。專門針對消費貸業務來罰,就會罰出秩序,銀行不敢亂貸,消費者不敢亂花。

  但事實如上論述,銀行的確是管不了:內部員工拆臺,外部客戶欺詐。

  千手千眼也難防這內外欲望交織。因為,房價上漲的誘惑太大了,而鋌而走險的騙貸伎倆,以往總是被監管方默許,因為法不責眾,身邊的人都在用消費貸買房,為什么我不能用呢?

  監管的成本總結起來只有兩點:一是追蹤起來太辛苦,二是真罰起消費者來也管不過來。

  貸款者在賭房價一直漲,監管方從內心來講只求房價穩。因為只有穩才不會出現大面積貸款違約,包括消費貸。

  但房價真的會一直漲嗎?

  四、這局該怎么破

  有幾位支行做消費貸的客戶經理最近快要瘋掉了,自已放出去60%的客戶都拿消費貸炒樓去了。要求被還回來,更可氣的是,其中一半還沒錢還。

  經理說:姐,不還要上征信的。

  客戶回:上就上吧,無所謂了,都在樓市里,已經漲了一倍了……

  客戶能這么有底氣的原因在于房價還是高,與上征信這個違約成本比起來,幾百萬房價的賺頭,實在難以抵抗。

  房價如果有一天跌了怎么辦?

  想想美國的次貸危機,很多人資不抵債的時候,破產入獄了;還有最近英國等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提示消費貸流入不動產市場的風險。太陽底下并無新鮮事,消費貸被挪作炒樓在海外發達國家早已有之。

  那么該如何破局?除了提前收貸和計入征信外,個人覺得還有以下幾點措施:

  增加消費貸違規用途成本,最好將違規使用消費貸行為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由銀監執行);同時,若**《個人破產法》或者《信用破產法》亦將是有效之徑;

  加快征信更新速度,將各行消費貸款客戶聯網數據系統聯網,讓違規資金無所遁形;大數據、云計算、AI齊上陣,管不了小的,管管大額總是可以;

  拓展更多的投資渠道,不要僅盯著樓市;在不影響匯率穩定的前提下,維穩資產價格。

  五、為什么必須要嚴控消費貸資金流向?

  貸款也是一種社會資源,強勢個體的過度消耗必然占用弱勢群體應享之權。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提出建議全覆蓋的普惠金融體系,消費貸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方便普通群眾教育、醫療、裝修的金融服務,不能變成占據金融資源強勢群體的投機房市的利器。

  因為能夠獲得高額度、長周期、多批次消費貸的人群大部分是不缺錢的,對資金最饑渴的反而是那些無法滿足銀行消費貸款資質的人們。

  貸款出來買房,不斷推高樓市價格,讓買不起房的人更買不起,貸不到款的人更貸不到款。

  今年,零售條線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我們沒額度。那么額度都給誰了呢?房貸、消費貸無非都是被那些先知先覺的投機者們所牢牢占據。

  從這一點上講,房價只要一直漲,他們就賭贏了,你也拿他們沒辦法。

  所以,當個人的欲望暴膨,搶奪稀缺資源,沒有制度制約,社會就必然替其承載這份沉重。

  消費貸、房價均是如此……監管也只是要一個公平而矣。

  來源:微信訂閱號李虹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