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開發的維生素D3生產新工藝近日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被多名中科院院士認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該項目在研究過程中就成功地進行了技術轉讓,企業的參與大大加速了這一成果的產業化。據悉,這一項目將很快投產,從而打破國外對維生素D3生產的壟斷局面,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家介紹,維生素D3是人與動物生長、發育、繁殖、維持生命和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其主要作用是調節鈣、磷代謝,促進腸內鈣、磷吸收和骨質鈣化,維持血鈣和血磷的平衡,可應用于藥品、食品和飲料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等多方面。維生素D3長期以來只有少數發達國家能夠生產,其生產技術被國際上三大公司所壟斷,并對我國進行嚴密封鎖。目前我國每年所需維生素D3折合純品約為10噸,全部依靠進口,每年耗外匯高達2000萬美元,仍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中科院原感光化學研究所經過潛心研究,提出了一條不同于國際上現行通用生產方法的新的合成路線,產品純度可高達95%,質量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研究人員認為,這一項目之所以能在研究的同時進行中試,是因為有浙江花園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功合作,雙方于1996年10月簽訂聯營協議書,共同建立熱化學、光化學車間,進行維生素D3的中試放量研究,并在中科院理化所內成功地建立了一條年產3噸的維生素D3新工藝生產線,達到國際上生產維生素D3的先進水平。之后,雙方成功地進行了技術轉讓,并投入了工業化試生產?;▓@集團提供的材料表明,當生產規模為年產維生素D36噸、飼料添加劑1000噸時,年銷售額可達25500萬元,利潤總額5609萬元,投資利潤率42.52%,銷售利稅率達29.57%,投資回收期為4.38年,項目建設投資借款償還期為3.18年,因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