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霉變飼料,如何去毒?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3-01-01
在炎熱多雨的季節,貯存和運輸途中的飼料往往因水分含量過高而容易受到黃曲霉菌、灰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鐮刀霉菌和赫曲霉菌等有毒真菌的感染而導致霉變。這些真菌能產生多種毒素,引起畜禽中毒,輕者抑制畜禽的生長發育,嚴重者導致畜禽死亡。因此,為了防止畜禽中毒,必須將飼料中的霉菌毒素去除后才能飼喂。現介紹幾種去毒方法:
(一)物理學方法
1.篩選法。利用機械或人工的方法先對飼料進行挑選,剔除霉變飼料;然后將未霉變的飼料進一步干燥,以達到去霉防霉的目的。
2.漂洗法。對玉米、大豆等顆粒狀原料,可在粉碎后,用清水漂洗或用2%石灰水進行反復漂洗,即能去除霉菌毒素。
3.熱處理法。對于餅粕類原料,用150℃的溫度焙烤30分鐘或用微波爐加熱8--9分鐘,可使48%--61%的黃曲霉毒素B1和32%--40%的黃曲霉毒素G1被破壞。
(二)化學方法
1.氨化處理。用氨水或氨氣處理霉變飼料,可以使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含量減少90%--95%。方法是:將霉變飼料密封在熏蒸罐或塑料薄膜袋中,使其含水量在18%以上,通入氨氣進行熏蒸10小時。大豆粉的去毒方法是:在相對濕度為50%情況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為尿素酶原,密封10小時,可以破壞70%以上的黃曲霉毒素。
2.粘土或沸石處理。粘土和沸石的主要成分為硅鋁酸鹽。在水溶液中,硅鋁酸鹽能選擇性地與黃曲霉毒素結合,并對其毒素的吸附率達80%以上。常用方法是在飼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進畜禽的生長發育,又能去除霉菌毒素。
3.生石灰處理。在霉變的豬飼料中添加5%的生石灰,其去毒率為90%--99%。試驗證明:飼料用這種方法去毒后喂豬,豬食欲正常,生長發育良好。
(三)生物學方法 利用乳酸桿菌進行發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使黃曲霉毒素毒性降低。用這種方法處理飼料,不僅可降低飼料中霉菌毒素的毒性,還可增加飼料營養(菌體蛋白),改善適口性。
要注意的是,以上處理方法僅適用于輕度發霉的飼料,在處理后應與其他飼料配合使用,禁止作為主要飼料喂用。對于嚴重霉變的飼料,因處理成本過高,還是全部廢棄為好。
上一篇 | 暫無
下一篇 | 怎樣治療肉雞慢性呼吸道疾病
一周熱點
- 2022-07-28農業農村部就劉永好、羅良娟委員提出的關于穩定生豬產能降低周期性波動引導生豬產業平穩升級的提案及建議提出答復意見
- 2022-07-27喜報 | 中糧集團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23位,福臨門、蒙牛齊齊上榜
- 2022-07-27湖北省飼料工業協會2022年度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評審會順利召開
- 2022-07-272022年6月生豬產品數據
- 2022-07-27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 動物產品安全檢測室獲得CNAS認可證書
- 2022-07-272022年1-6月小麥進出口分析
- 2022-07-27豆粕庫存大幅下降 還會反彈么?
- 2022-07-26科研進展丨科研人員創新羊肉產地快速鑒別新方法
- 2022-07-26未來十年 全球豬肉消費增量占肉類消費量增量三分之一
- 2022-07-26海關總署對美國1家企業采取暫停進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