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骨粉的質量標準
a. 一級骨粉:骨粉中各物質含量標準為:水分≤10%,粗蛋白>20%,粗脂肪<4%,粗灰分≤60%,其中鈣≤25%,磷≥13%,鈣磷的比例以2∶1以下為宜。
b. 二級骨粉:水分≤10%,粗蛋白≥15%,粗脂肪≤15%,粗灰分≤60%,其中鈣≤22%,磷≥11%,鈣磷的比例仍為2∶1以下。
c. 三級骨粉:水分≤10%,粗蛋白≤14%、粗脂肪>15%,粗灰分>60%,其中鈣超過25%,磷的含量低于11%,鈣磷的比例為2.3∶1或大于2∶1。
2 骨粉質量的鑒別方法
a. 觀察法:①肉眼觀察法:通過肉眼,可從骨粉的濕度、顏色、光澤、細度等方面來進行鑒別。例如,質量好的骨粉為灰白色粉狀細末,可通過0.4mm的篩孔,手握不成團塊、不發(fā)滑,放下即散;用0.4mm篩孔的篩去篩,其殘留物不超3%。如果產品呈半透明的白色粉末,表面有光澤,搓之發(fā)滑,說明是滑石粉或摻入滑石粉、石粉等物;如果產品呈白色或灰色、粉紅色,有暗淡、半透明的光澤,搓之顆粒質硬,捏之不粘結,說明是貝殼粉或摻入了貝殼粉;②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法。將骨粉置于玻璃片或載玻片上攤開,用放大鏡或顯微鏡進行觀察,并與石粉、貝殼粉等進行對比,可明顯的區(qū)別骨粉中摻的是什么東西,看是否有巖石、滑石、貝殼顆粒或植物纖維等物。
b. 漂洗法:這是將骨粉放入水中,通過水洗的辦法來鑒別骨粉的偽劣。方法是:取產品少許,放于潔凈的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沖洗,觀看產品的變化:如果水面上漂有植物纖維或淀粉等物,說明產品中摻有植物性物質;如果洗后杯底沉有沙、石、泥土等物,說明產品中摻有沙子、石粉、泥土等物。
c. 灰化法:取產品10g,放入瓷坩鍋內,置手電爐或煤爐上燒至無煙后,再繼續(xù)灰化1-2小時,然后使其冷卻。待其冷卻后,加入25%稀鹽酸溶液適量,待其溶解后,再加熱煮沸,如果此時其內有不溶性物質,說明產品內摻有砂、石粉、泥土等物質,將其曬干或陰干后稱重,可測出摻假的比例。
d. 測色法:在玻璃器皿或瓷盤上放一白紙,取產品少許放入白紙上。再取碘化鉀6g溶于100mL水中,配成碘化鉀溶液后,加入碘2g。然后,取此液滴于產品上,觀察其顏色的變化:如果產品中有蘭紫色的顆粒狀物出現(xiàn),說明摻有淀粉等植物性粉末。
e. 氣泡法:取產品2g,放于玻璃杯中,加入25%的稀鹽酸10mL:如果見產品內有大量的氣泡產生,并發(fā)出吱吱的響聲,說明產品中摻有石粉、貝殼粉等物質;如果產品內只有小量的氣泡慢慢產生,無一點響聲,說明是純骨粉。
另外,有條件的飼料廠家可用化學分析的方法進行鑒別,參照質量標準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