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jié)正是霉菌繁殖的旺季,飼料及其原料貯藏不當,極易發(fā)生霉變,如果用這種霉變飼料飼喂動物,很可能造成動物不同程度的中毒,給養(yǎng)殖場戶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
飼料的防霉措施有:①做好飼料的收割、晾曬和貯藏。要做到快收、快打,尤其應注意及時曬干,并在干燥環(huán)境中貯藏。②在調(diào)制飼料時,應注意清除飼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③注意飼料貯藏環(huán)境。黃曲霉等均為好氧菌,在密閉缺氧條件下生長會受到抑制。因此貯存水分含量較高的飼料,一定要將容器封嚴,飼料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為宜。配合飼料的水分最好在10%以內(nèi),貯存飼料的溫度控制在10℃以下,相對濕度在70-75%。④在飼料中添加防霉變物質(zhì)。在飼料中加入環(huán)氧乙烷、蒼術(shù)、艾葉香等可以減輕飼料的霉變程度。
一旦飼料發(fā)生霉變,應視不同情況作相應的處理。霉變較重的飼料應杜絕使用;霉變較輕的飼料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方可使用,具體方法有:①挑除法。把秸稈和顆粒飼料中的霉變部分挑去,使飼料的含毒量降低。②水洗法。將籽實飼料磨成碎粉,倒進缸中,加入3-4倍水浸泡,每日換水攪拌兩次,直至浸泡水由茶色變成無色為止。③晾干去毒法。先將發(fā)霉的秸稈飼料置于陽光下曬干,然后進行通風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胞,使其變得無害。④脫胚去毒法:先將發(fā)霉的玉米磨成小顆粒,再加5-6倍水,然后進行攪拌和輕搓,將浮在水面上的胚部碎片撈出或隨水倒掉,如此反復多次,可達到脫胚去毒的目的。只要大家從源頭抓起,杜絕使用發(fā)霉變質(zhì)原料及飼料,同時做好飼料的貯藏及運輸工作,就能有效防止飼料的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