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促進劑的作用機理及應用
免疫促進劑是一類可提高動物自身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這些物質可增強動物的抗病毒、細菌、真菌、及寄生蟲的感染能力(Aderson,1992)。同時,免疫促進劑還可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生產性能,減少了動物的用藥量,有利于綠色畜產品的生產。下面就免疫促進劑的作用機理及應用作以介紹:
1.生物活性肽(BHP)是指一類分子量小于6000道爾頓,在構象上較松散,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多肽。活性肽的分布廣泛,如動物的乳汁、胸腺、脾臟、胰腺等都含有豐富的活性肽。研究表明:生物活性肽能夠促進T淋巴細胞的成熟與分化,提高動物外周血液淋巴細胞百分率(Marthy,1992)[1],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的功能[2]。余斌等(1997)從胸腺組織中提取胸腺肽,添加于飼料中飼喂肉雞或肌注,可提高雞外周血淋巴細胞的百分率和血漿中T3、T4和GH水平[3]。Jolles等(1982)從酪蛋白降解物中分離的免疫活性肽,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Alan等(1999)實驗發現,胸腺肽能增強單核細胞增殖,刺激CD3+細胞表達,促進CD3+CD4+基質細胞成熟及向CD3+CD4+的轉化,促進CD4+細胞亞群成熟和表達。
2.多糖是一類極性大分子化合物,多糖種類繁多,廣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細菌和真菌)和海藻中,大多采用不同溫度的水、稀堿溶液提取,如香菇多糖、黃芪多糖、酵母多糖等,不同化學結構的多糖通過不同受體來調節機體免疫細胞的功能。大量試驗證實,多糖能影響循環血液中細胞因子的含量,增強細胞因子的作用,激活補體系統的活性,誘生或促誘生IL-1、IL-2、TNF、IFN、CSF等各種細胞因子,增強T-淋巴細胞的功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和增殖,促進巨噬細胞中NO和細胞因子的分泌,提高抗體的產生,增強機體抗菌、病毒、寄生蟲及腫瘤的能力。試驗表明,用熱水提取的可食性褐色海藻多糖能誘導小鼠脾細胞增殖,同時,B細胞的數量增加,其所分泌的IgM、IgG的數量隨之增多[4],Shan等(1999)研究表明,海藻除了能作用于B細胞外,還能提高CTL
的活性。郝永清等(2003)在日糧中添加苜蓿多糖,能促進肉仔雞中樞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臟、盲腸扁桃體的發育,表現為淋巴組織豐富,淋巴細胞密度大,數量多[5]。黃芪和香菇多糖均可促進Mφ活性和IL-1體外誘生活性的作用(高文學等,2000).[6]
3.皂甙是由皂甙元、糖和糖醛酸所組成從植物中提取的一類復雜的甙類化合物,由于它的水溶液易引起肥皂樣泡沫,因此稱之為皂甙。它廣泛存在于植物如大豆、人參、絲蘭中,能夠誘導多種細胞因子,如IL-2、IL-4、IL-8、IL-10和IFN;提高動物機體對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的水平,刺激產生抗體亞類IgG1、IgG2b和/或IgG2a。郁利平(1992)的研究表明,將大豆皂甙給小鼠口服后,可明顯促進刀豆素(ConA)和LPS對小鼠脾細胞的增強反應,,提高脾細胞對IL-2的反應,增加小鼠脾細胞對IL-2的分泌,明顯提高NK、LAK細胞毒活性[7]。
4.生物堿是指來源于生物的含氮有機物,多數為雜環結構,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如咖啡堿、茶堿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抑制細胞內環腺苷酸(CAMP)的水解,使細胞內CAMP水平提高,CAMP對細胞增殖有雙向調節功能,咖啡堿、茶堿可增加淋巴細胞內CAMP,促進幼齡免疫力低下的動物和免疫力缺陷的動物的淋巴細胞分化、發育、成熟;同時,咖啡堿、茶堿可拮抗環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抑制,顯著提高正常小鼠淋巴細胞刺激指數(SI)和細胞因子(IL-2)的水平,激活殺傷性細胞(LAK),促進T淋巴細胞產生淋巴細胞素-干擾素,從而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8]。文潤玲等(1990)從老瓜頭提取生物堿給小鼠注射,可明顯提高溶菌酶的活性,增加MkC3的受體量和小鼠血清IgG含量[9].
5.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個單糖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的直鏈或支鏈低度聚合糖,包括甘露低聚糖(MOS)、果寡糖(FOS)異麥芽低聚糖(IMO)等。在動物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功能性的低聚糖可促進動物腸道后段雙歧桿菌增殖,激活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增加細胞因子的釋放和IFN的活性,提高機體的抗體水平;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對提高機體的抗感染能力,預防、抑制和殺死腫瘤細胞的產生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免疫佐劑和抗原特性,可刺激肝臟分泌甘露糖結合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結合細胞被囊,從而啟動免疫系統,產生應答反應(Janeway,1993)[10];李廣等(2001)報道,α-MOS具有明顯增加雛雞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同時,具有顯著的增重效果[11]。Savage等(1996)對火雞的研究認為,
MOS能顯著提高血清IgG、IgA的水平;王權等(2002)研究了MOS
對雞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25g/Kg的MOS后,雞外周血液中T淋巴細胞總數明顯升高[12]。
6.揮發油具有多種藥理功能,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如大蒜素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亞砜類化合物成分的總稱,其主要成分有5種,分別為: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甲基烯丙基三硫醚、甲基乙烯丙基三硫醚。大蒜素在適當的濃度(3.125-12.50mg/ml)時對T淋巴細胞的激活有促進作用。大蒜素能明顯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及T淋巴細胞酸性-醋酸萘酯陽性率的作用,使中樞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增殖,增強細胞免疫的功能;大蒜素可激活單核細胞的分泌水平,促進溶菌酶大量釋放,溶菌酶能水解細胞壁中的粘多肽,致使致病菌細胞破裂死亡,增強非特異性作用。Lad(1991)對病人用大蒜素治療后,大多數病人巨噬細胞吞噬率、玫瑰花結反應率及淋巴細胞轉化率明顯升高。大蒜素可明顯提高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DTH),顯著提高IgM-PFC數及碳粒廓法吞噬指數(張燕玲,1999)[13]。
7.黃酮體類包括黃酮類和異黃酮類。植物中黃酮體不僅對機體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有作用,而且影響機體免疫器官發育,黃酮類化合物中抗菌成分較多,對多種細菌有廣泛的抗菌譜。付明哲等(1999)在小鼠的飼料中添加泡花黃酮12mg/Kg,能促進小鼠免疫器官的發育,對巨噬細胞有誘導增生,增強活性的作用,進而可促進細胞的吞噬功能,并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率。Wang(1997)報道,大豆黃酮能顯著提高刀豆素或脂多糖誘導的脾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并促進刀豆素誘導T淋巴細胞產生IL-2和IL-3,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即B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反應。妊娠母豬在后期攝入5.0mg/Kg大豆黃酮,血和初乳中豬瘟抗體水平分別提高41%和44.5%,豬附紅體抗體分別提高34%和27.4%,母豬血清、初乳中的生長激素(GH)和催乳素(PKL)含量顯著提高,血清中的生長抑制素(SS)降低,大豆黃酮還能促進體液免疫中致敏B淋巴細胞的產生和抗體的形成,提高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增強細胞免疫器官的功能[14]。正常情況下,每天給小鼠灌服20mg/Kg大豆黃酮,小鼠的胸腺重量增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脾臟重量增加,脾生成IgM作用增強,外周血液T淋巴細胞的含量增多[15]。
8.外源性核苷酸對提高動物對細菌、真菌感染的抵抗力,增加抗體的產生,增強細胞的免疫能力,刺激淋巴細胞增殖都有重要作用(Kulkami等,1994)[16]。Jyonouchi等(1994)研究發現,核苷酸在體外能明顯增加對T淋巴細胞依賴抗原應答的抗體量,提高T淋巴細胞依賴性抗體水平;添加RNA有助于核苷酸缺乏引起IgM、IgG分泌細胞數目的恢復[17]。Adjei
、Navarro等(1996)報道,外源性的核苷酸能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以及IL-2或IFN的分泌,提高NK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劉建文等(2001)在肉雛雞日糧中添加酵母核酸可影響雞的免疫器官的發育,基礎日糧組雛雞胸腺、法氏囊重量低于添加核酸組[18]。
9.茶多酚(TP)目前,國內外對茶多酚的生物活性進行了大量研究,TP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突變、抗癌變、防輻射,降血脂和膽固醇以及抑菌等功能。寧鴻珍等(2001)報道,TP可明顯增強小鼠吞噬細胞的活性,提高小鼠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水平,從而增強小鼠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體液免疫功能[19]。詹勇等(1992)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TP能使雞的脾臟重量保持正常水平而明顯低于感染的病雞群;TP可促進雞胸腺淋巴細胞的增殖,提高法氏囊的重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其抑菌、抗病毒[20]。
主要參考文獻:
[1] Marthy K K,Ralgand WL.Effect of thymic extract on blas
tongenic espones of chickens.Poultry Science,1992,7(2):311-315
[2] Merino PG,Marsh JA.Evidence for the direct action of
thymulin on avian NK cells[J].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gy,2001,25.337-343
[3] 余斌 .飼料添加胸腺肽對肉雞增重、免疫及內分泌的影響.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97,18(增刊):6-7
[4]金海麗等.多糖抗病毒及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中國飼料,2002,(9),5-7
[5]郝永清等.苜蓿多糖對肉仔雞免疫的影響. 內蒙古畜牧科學,2003,24(2),10-11
[6] 高文學.黃芪和香菇多躺對雛機雞Mφ活性與IL-1體外誘生活性的影響.中國獸醫雜志,2000,26(5):39-40
[7]郁利平.大豆皂甙對小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增強作用.中國免疫學雜志.1992,8(3):191-193
[8]聶明平等.中藥提取有效成分在促進畜禽免疫方面的功能.湖北畜牧獸醫,2003,(1):36-38
[9]文潤玲. 老瓜頭總堿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寧夏醫學雜志,1991,12(2):75-77
[10]JanawayCA.ScientificAmerican.September 1993,73-74
[11]李廣等.α-甘露低聚糖對雛雞免疫器官發育的影響.甘肅農業大學學報,36(4):383-387
[12]王權等. 甘露寡糖對雞外周血液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獸醫科技,1999,2002,31(1):28-29
[13]張燕玲. 大蒜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在動物生產上的應用.中國獸醫科技,29(12):35-36
[14]張榮慶.大豆黃酮對母豬免疫功能和血清及初乳中GH、PRL、SS水平的影響.動物學報,1995,41(2):201-206
[15]韓正康等.異黃酮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3,16(2):64-68
[16]Kulkarni AD.et al.The roel of dietary sources of nucleotides
in immune function.A Review[J].J Nutr.1994,124:1442-1446
[17]Jyonouchi H.Nucleotides Actions on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J].J Nutr.1994,124:138-143
[18]劉建文,樂國偉.外源核苷酸的營養特點.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1,18(6):48-45
[19]寧鴻珍等.TP保健飲料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1,3(5):534-535
[20]詹勇等.茶多酚對家禽免疫功能的研究.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2,18(4):74-76
一周熱點
- 2021-05-27巴西帕拉納州已經損失約40%的玉米,但損失可能甚至更大
- 2021-05-27南美專家:玉米價格高企,蠶食巴西家禽養殖利潤
- 2021-05-272020/21年度烏克蘭玉米出口超過2000萬噸
- 2021-05-274月份烏克蘭對歐盟的大豆出口量創下年內最高水平
- 2021-05-27巴西帕拉納州二季玉米狀況惡化;小麥狀況改善
- 2021-05-27科爾多涅博士將巴西玉米產量預測值調低200萬噸
- 2021-05-27美國經紀商預計中國已經買入1500萬噸美國和烏克蘭玉米
- 2021-05-27周三韓國農協飼料公司通過招標買入13.7萬噸玉米
- 2021-05-27美國經紀商估計上周中國買入不到15船巴西大豆
- 2021-05-27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大豆凈銷售量預計為20萬到6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