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轉基因食品IP認證席卷全國
國內企業欲借IP認證敲開全球非轉基因大豆市場
一種“非轉基因食品身份保持認證”(以下簡稱IP認證)正在國內升溫。IP認證是目前在歐美通行的證明農產品非轉基因“身份”的質量控制系統。
昨天,本報記者在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今年底,我國通過IP認證的食品就將突破10萬噸,比去年翻一番。隨著這個海外市場的準入證在國內誕生,不少國內食品企業正積極建立非轉基因生產的管理體系,醞釀早日通過IP認證。記者采訪時發現,九三油脂、吉農大豆等主要大豆生產企業,正翹首盼望憑著“IP認證”這個歐美市場的準入證,以踏上出口“坦途”。
企業鐘情IP認證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黑龍江九三油脂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董佳昕興奮地表示,一旦今年9月正式通過IP認證,九三油脂將搖身變為全球最大的可提供IP“身份證”的加工企業。
對IP認證情有獨鐘的不只是九三油脂。據中國檢驗認證集團IP認證操作管理中心主管陳歷程介紹,我國IP認證從2002年起步,產品主要覆蓋大豆、玉米及西紅柿及其衍生食品。隨著國際市場對非轉基因食品的需求劇增,通過IP認證的食品數量猛增,從2002年的5000噸,到今年上半年已突破10萬噸了。到今年底,我國將有十多家食品加工的旗艦型企業獲得IP認證證書。
作為全國第一家通過IP認證的企業,吉農大豆高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早在2002年就有5000噸產品通過認證。今年上半年,吉農大豆通過IP認證的產品已達7萬噸。其總經理包鎖柱透露,隨著發達國家民眾、企業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和環保性的關注,以及歐盟等國建立了日益嚴格的轉基因產品標簽規定,IP認證成為國外鑒定非轉基因食品的權威憑證。
拿到通往全球市場的門票
記者了解到,盡管通過IP認證所需的經費比較高,但這并不能減弱企業力求通過IP認證的熱情。
董佳昕告訴記者,通過IP認證花費巨大。“除了直接繳納的認證費和咨詢費,九三油脂為了維持非轉基因大豆產品采購、生產系統的有效運轉,還花‘血本’修建了大型原料儲存倉、生產監控室和產品檢驗室,并充分整合各廠的物流配送資源等。”盡管如此,九三油脂還是要全力獲得IP認證,因為“只要拿到IP認證,就等于取得了通往全球非轉基因大豆市場的門票。”
據悉,為了順利進入海外市場,李錦記、維他奶、達能陶大、杜邦、聯合利華、珠江橋牌、上海加加、雀巢等國內外知名食品企業,都對通過IP認證的非轉基因原料青睞有加。
一周熱點
- 2021-12-13立足國內產能 有效利用進口調劑實現豬肉保供穩價
- 2021-12-13全球油籽2021年50周綜述:生物燃料政策不利需求,油籽價格互有漲跌
- 2021-12-13至12月5日,歐盟2021/22年度大豆進口量約為529萬噸
- 2021-12-132021年第48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比去年同期高出110%
- 2021-12-13巴西港口大豆價格下跌,因產量前景樂觀
- 2021-12-13CBOT大豆上漲,受鄰池豆粕攀升提振
- 2021-12-13CBOT豆粕上漲,因需求形勢向好支撐
- 2021-12-1012月9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4.55元/公斤
- 2021-12-10美國農業部維持美國玉米期末庫存預期不變,調高全球庫存
- 2021-12-10新玉米上市正酣 品質問題逐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