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80年代英國沙門氏菌感染,90年代英國瘋牛病、臺灣生豬口蹄疫,香港進口大陸生豬引起β-興奮劑中毒等事件和1999年歐盟的二惡英污染食品事件,人類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而畜產品與飼料密切相關,飼料安全即食品安全的概念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共識。同時飼料安全也是企業發展、生存的需要,因為加入WTO后對飼料安全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國際上飼料安全標準高、監督嚴。而飼料加工作為生產安全飼料的最關鍵的環節理當引起我們的關注,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飼料加工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一. 飼料加工中原料的處理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傳統意義上的飼料加工對原料的處理僅僅停留在除雜、除鐵的概念上,而由于我國還處在飼料原料供應總體匱乏的狀態,急需充分利用各種蛋白資源,開辟非常規的飼料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對這些飼料資源進行處理,才能保證安全飼料的生產。如對大豆餅粕、菜籽餅粕、棉籽餅粕和蓖麻餅粕等的脫毒及抗營養因子的鈍化技術;對薯類植物如木薯中的氰甙、馬鈴薯中的茄堿等的脫毒處理;對皮革下腳料中的有害元素鉻的脫鉻處理;產量極高作為飼料糧的高原春小麥中含有抗營養因子阿拉伯木聚糖,用酶制劑對其營養因子的鈍化技術;糟渣類飼料中存在甲醇、亞硫酸等有害物質,必須經過無害處理才能飼用。以上可見對原料篩一篩、分一分已不能滿足目前要求,我們需用現代的生物技術及化學技術對生產安全飼料的原料進行處理。
二、飼料加工中添加劑的生產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飼料添加劑作為飼料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對動物的生長有直接的作用。但目前添加劑的生產中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如激素性添加劑可在動物的臟器中蓄存,對食用這些動物臟器的人類產生嚴重危害;飼料中廣泛使用抗生素必然導致一些對人類有治病的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從而使得人類的一些疾病難以控制。因此大力開發及使用綠色飼料添加劑是生產安全飼料的需要。如微生物制劑、酶制劑、有機酸、寡糖、天然植物提取物及其他低毒無殘留的獸藥添加劑的生產和應用對加入WTO后的飼料工業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飼料加工中新技術的應用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飼料加工中顆粒飼料的生產我們已采用了調質、膨脹、膨化技術這在改善顆粒飼料品質的同時對滅殺沙門氏菌及其它致病菌都有作用。但在我國對粉狀飼料生產中的滅殺沙門氏菌及其它致病菌的問題沒有引起重視。但在歐洲和亞洲的一些主要飼料生產國,最進幾年在畜禽粉狀飼料生產上已擴大應用一種熱處理加工工藝,粉狀飼料在特制的雙軸調質器內,用蒸汽連續加熱,進行調質和消毒。可確保100%粉狀飼料在90℃下加熱2.5min,滅殺沙門氏菌及其它致病菌。在大量的飼用實際生產考核證實:具有更加的飼養效果其中包括家禽的更低死亡率和更佳繁殖率,以及豬的更好消化率和更少排泄物。可見這種熱處理加工工藝對安全飼料的生產作用不可忽視。
在安全飼料的生產中各種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的添加應用會越來越廣泛,但在飼料加工中同時也越來越使用熱加工設備,使飼料在制粒、擠壓和膨化過程中受高溫、壓力、水份的強力作用,各種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會失去功效,而液體飼料后噴涂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熱敏原料原料的活性不受破壞,關鍵要能使添加量較少物料混合均勻以及準確控制添加量。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三種機型:1、加拿大A&J公司為代表的雙軸槳葉式真空噴涂機;2、挪威Forberg 公司為代表的螺旋式真空噴涂機;3、丹麥Sprout-Matador公司為代表的立式真空噴涂機。
四、飼料加工中對環境保護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人們對安全飼料重要性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我們認為在當今安全飼料的概念不能僅僅停留在對人的危害程度上,對環境的影響也應包含在安全飼料的概念中。由于飼料中超量微量元素的添加及配方不盡合理,飼料中未吸收的氮、磷、砷、銅、鐵、鋅等大量隨畜禽糞便排出,對土壤、水體和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安全飼料應使用微生物制劑、酶制劑等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同時在飼料加工過程中對粉塵及噪聲控制也是安全飼料生產的重要部分,我們首先在飼料加工中要加大環保投資,同時采用新的除塵設備、選用合理的風網參數、加強日常維護及管理,使安全飼料加工過程同樣是一個環保的過程。
五、飼料加工中儲藏及運輸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飼料加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對安全飼料生產而言,其原料及產品的儲藏及運輸也是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飼料的霉變及蟲害是主要問題。為了達到安全飼料的標準,在飼料加工中我們要對生產車間及倉庫進行定期的清掃及消毒,對容易引起霉變的死角如料倉等部位均應定期清潔,要摒棄飼料加工非食品加工的初級觀念。同時原料應以先進先出為原則,盡量減少飼料的庫存時間。
在一些空氣濕度高的季節在飼料加工過程中添加防霉劑是一種生產安全飼料必要的措施。復合防霉劑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其并不是隨意地或等量地把幾種不同產品混于一體,必須經過科學的驗證和嚴格的篩選,提高產品的協同效果,更好地起到防霉的功能。
綜上所述,在飼料加工中貫穿安全飼料生產的理念不僅是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客觀要求,也是國內飼料加工業及畜牧業迎接入世挑戰、適應國際要求、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一. 飼料加工中原料的處理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傳統意義上的飼料加工對原料的處理僅僅停留在除雜、除鐵的概念上,而由于我國還處在飼料原料供應總體匱乏的狀態,急需充分利用各種蛋白資源,開辟非常規的飼料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對這些飼料資源進行處理,才能保證安全飼料的生產。如對大豆餅粕、菜籽餅粕、棉籽餅粕和蓖麻餅粕等的脫毒及抗營養因子的鈍化技術;對薯類植物如木薯中的氰甙、馬鈴薯中的茄堿等的脫毒處理;對皮革下腳料中的有害元素鉻的脫鉻處理;產量極高作為飼料糧的高原春小麥中含有抗營養因子阿拉伯木聚糖,用酶制劑對其營養因子的鈍化技術;糟渣類飼料中存在甲醇、亞硫酸等有害物質,必須經過無害處理才能飼用。以上可見對原料篩一篩、分一分已不能滿足目前要求,我們需用現代的生物技術及化學技術對生產安全飼料的原料進行處理。
二、飼料加工中添加劑的生產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飼料添加劑作為飼料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對動物的生長有直接的作用。但目前添加劑的生產中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如激素性添加劑可在動物的臟器中蓄存,對食用這些動物臟器的人類產生嚴重危害;飼料中廣泛使用抗生素必然導致一些對人類有治病的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從而使得人類的一些疾病難以控制。因此大力開發及使用綠色飼料添加劑是生產安全飼料的需要。如微生物制劑、酶制劑、有機酸、寡糖、天然植物提取物及其他低毒無殘留的獸藥添加劑的生產和應用對加入WTO后的飼料工業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飼料加工中新技術的應用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飼料加工中顆粒飼料的生產我們已采用了調質、膨脹、膨化技術這在改善顆粒飼料品質的同時對滅殺沙門氏菌及其它致病菌都有作用。但在我國對粉狀飼料生產中的滅殺沙門氏菌及其它致病菌的問題沒有引起重視。但在歐洲和亞洲的一些主要飼料生產國,最進幾年在畜禽粉狀飼料生產上已擴大應用一種熱處理加工工藝,粉狀飼料在特制的雙軸調質器內,用蒸汽連續加熱,進行調質和消毒。可確保100%粉狀飼料在90℃下加熱2.5min,滅殺沙門氏菌及其它致病菌。在大量的飼用實際生產考核證實:具有更加的飼養效果其中包括家禽的更低死亡率和更佳繁殖率,以及豬的更好消化率和更少排泄物。可見這種熱處理加工工藝對安全飼料的生產作用不可忽視。
在安全飼料的生產中各種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的添加應用會越來越廣泛,但在飼料加工中同時也越來越使用熱加工設備,使飼料在制粒、擠壓和膨化過程中受高溫、壓力、水份的強力作用,各種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會失去功效,而液體飼料后噴涂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熱敏原料原料的活性不受破壞,關鍵要能使添加量較少物料混合均勻以及準確控制添加量。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三種機型:1、加拿大A&J公司為代表的雙軸槳葉式真空噴涂機;2、挪威Forberg 公司為代表的螺旋式真空噴涂機;3、丹麥Sprout-Matador公司為代表的立式真空噴涂機。
四、飼料加工中對環境保護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人們對安全飼料重要性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我們認為在當今安全飼料的概念不能僅僅停留在對人的危害程度上,對環境的影響也應包含在安全飼料的概念中。由于飼料中超量微量元素的添加及配方不盡合理,飼料中未吸收的氮、磷、砷、銅、鐵、鋅等大量隨畜禽糞便排出,對土壤、水體和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安全飼料應使用微生物制劑、酶制劑等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同時在飼料加工過程中對粉塵及噪聲控制也是安全飼料生產的重要部分,我們首先在飼料加工中要加大環保投資,同時采用新的除塵設備、選用合理的風網參數、加強日常維護及管理,使安全飼料加工過程同樣是一個環保的過程。
五、飼料加工中儲藏及運輸與安全飼料的關系。
飼料加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對安全飼料生產而言,其原料及產品的儲藏及運輸也是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飼料的霉變及蟲害是主要問題。為了達到安全飼料的標準,在飼料加工中我們要對生產車間及倉庫進行定期的清掃及消毒,對容易引起霉變的死角如料倉等部位均應定期清潔,要摒棄飼料加工非食品加工的初級觀念。同時原料應以先進先出為原則,盡量減少飼料的庫存時間。
在一些空氣濕度高的季節在飼料加工過程中添加防霉劑是一種生產安全飼料必要的措施。復合防霉劑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其并不是隨意地或等量地把幾種不同產品混于一體,必須經過科學的驗證和嚴格的篩選,提高產品的協同效果,更好地起到防霉的功能。
綜上所述,在飼料加工中貫穿安全飼料生產的理念不僅是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客觀要求,也是國內飼料加工業及畜牧業迎接入世挑戰、適應國際要求、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