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飼料防霉方法:
引起飼料霉變的霉菌主要有黃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鐮刀菌、擴展青霉菌等。霉菌污染飼料后,不僅大大降低飼料的營養物質含量,還能引起畜禽腹瀉、腸炎,甚至死亡。
防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控制飼料含水量,保持環境干燥。一般玉米、高粱、稻谷、麥類、次粉、糠麩類飼料水分宜控制在13%以下,菜籽餅粕、棉籽餅粕、花生餅粕、魚粉、肉粉及肉骨粉含水量宜控制在12%以下。同時倉庫要干燥,飼料四周要留有空隙,保持空氣流通。
2.物理防霉法。可將脫粕后的濕玉米裝入內襯塑料袋的麻袋,盡量裝滿并扎緊袋口,通過封閉隔氧使黃曲霉菌等難以生長。也可采取低溫與機械通風結合,使飼料達到安全水份量。
3.化學防霉法。即加入飼料防霉劑抑制霉菌生長繁殖。防霉劑有丙酸及其鹽類、山梨酸及其鹽類、雙乙酸鈉、乙氧喹、延胡索酸、脫氧醋酸鹽、龍膽紫、富馬酸二甲脂等多種類別。現在,生產上常將不同的PH適應范圍、不同抗菌普的防霉劑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擴大適用范圍,增強防霉效力。如美國生產的“克霉”“霉敵”,法國生產的“詩華抗霉素”等,一般按每噸飼料添加劑0.5-1公斤用量使用,效果較好。
二、 豆餅和豆粕脫毒方法:
豆餅和豆粕是畜禽主要蛋白質飼料之一,但它們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成分,如抗胰蛋白酶、尿毒酶、血球凝聚素、皂角苷、甲狀腺腫誘發因子等,對飼料的消化利用及畜禽會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抗胰蛋白酶因子,造成胰腺腫大,蛋白質消化受到影響。但這些有害物質大都不耐熱,在適當的水分下加熱即可分解失活。不過,要注意的是,加熱過度會降低賴氨酸和精氨酸的活性,同時也會使胱氨酸遭到破壞。
三、 棉籽餅脫毒方法:
棉籽餅里含有對畜禽有毒的棉酚,以游離棉酚為主。但不同的加工工藝含量不同,以壓榨浸出方式含游離棉酚最少。常用的簡易脫毒方法有良種:一種使硫酸亞鐵溶液浸泡法,使鐵離子與游離棉酚結合成不被胃腸吸收的物質。可將25公斤硫酸亞鐵溶液溶解于2500公斤水中,浸泡1000公斤粉碎的棉籽餅,中間攪拌幾次,經一晝夜即可飼用;另一種方法是水煮法。將粉碎的棉籽餅放在鐵鍋中,加入清水浸過棉餅,煮沸后保持半小時,冷卻后過濾去水即可飼用。
四、 亞麻餅脫毒方法:
亞麻餅中含有一定的氫氰酸,飼用前應用涼水浸泡或加熱處理,也可脫毒。
五、花生餅要防黃曲霉菌感染:
花生餅本無毒,但受潮極易感染黃曲霉。黃曲霉的毒性很強,容易導致畜禽中毒,因此在貯存和飼喂時應特別注意。(陳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