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海關共查凍品走私案五百余起
查獲品均被集中銷毀
其他一些流入市場
海關緝私部門最近繳獲了一批凍品,裝在紙箱和蛇皮口袋里的竟是鳳爪,它們堆積如山,數量驚人,有關部門正準備把這些來自美國、智利等一些流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的走私鳳爪全都埋掉。那么這些雞爪究竟是怎么偷運入境的?它們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呢?
國家急禁疫區禽畜凍品走私分子依然鋌而走險
“我們是中國海關緝私艇,請馬上停車接受檢查!”這是發生在廣東汕頭海門港海域上的一幕。10月9日傍晚,汕頭海關緝私局正在這里巡邏,據情報部門提供的消息,今天將會有一艘走私漁船在海門港附近卸貨。當天晚上,果然有一艘漁船開始進入海門港。
汕頭海關緝私局情報科的蔡子華告訴記者:“在我們進入海門港的時候,它就趕快直線地往外開,而且是全速往外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追擊堵截,緝私艇終于截獲了這艘企圖逃竄的漁船。“把他們的人員全部塞在一個地方看好”。
隨后,緝私人員發現,這艘船上還有幾個密不透風的暗格,為了打開這些暗格,他們不得不找來電動鉆具。緝私人員告訴記者,前艙、后艙、甲板,能藏的地方都藏得滿滿的,連那個船員睡覺的地方也堆滿了凍品。
這就是緝私警察在船上查獲的凍品,在這艘名為“申富龍”號的臺灣漁船上,有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地方的雞爪、雞翅共計120噸。而經過檢驗檢疫部門的鑒定,這批走私凍品全部都是國家嚴令禁止的產品。
汕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檢處陳奕亮處長說:“沒有通過正規渠道進來的這些東西,除了帶有疫病的可能之外,對人的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其實,讓陳奕亮感到萬幸的,是因為今年年初的一起突發事件。今年年初,全球一些地方暴發了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從2月10日起,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工商總局等6個部門聯合發出緊急通知,暫停從美國、智利等疫區進口禽畜凍品,防止疫情傳入國內。然而,盡管國家有了禁令,但境內外一些走私分子,仍然不惜鋌而走險。
海關水上巡邏路上設卡拱北日查走私凍品300噸
10月29日晚上8點,汕頭海關緝私局在汕頭海灣大橋設卡檢查過往車輛。20分鐘后,一輛集裝箱冷凍貨柜車被攔下檢查。
汕頭海關緝私局警察:車上載有什么東西?
這輛集裝箱冷凍貨車上裝載了滿滿的一車貨。
汕頭海關緝私局警察:全部是一個品種嗎?
司機:是美國的,美國產品。
車上裝載的這些貨物全部都是來自美國的凍品,它們早在今年2月份就被禁止進口。而經過詢問,緝私警察發現,現場的這兩名司機對自己裝載的這批貨物并不了解,10月28日,司機通過中介接到這個運輸的活兒,并以每噸220元的運費談妥,準備把37噸多的凍品從番禺運到福州食品冷凍廠。
而就在兩天前,汕頭海關緝私局剛剛查獲了一起類似的案件。10月27日晚上9點多,當司機楊允開著冷柜車前往福州食品冷凍廠時,也是在經過海灣大橋的位置被攔下,車上裝載的28噸來自智利、阿根廷的凍雞爪、牛肚同樣沒有任何合法的單證。
汕頭海關官員告訴記者,禽畜凍品是今年出現的一個走私新熱點。這些雞翼尖是汕頭海關緝私局于9月22日在大亞灣海域查到的,走私船的貨艙、底艙被塞得滿滿的。僅這一天,緝私人員就在兩艘船上查獲了104噸走私凍雞翅、凍雞爪。而最近兩個月,汕頭海關收繳的走私凍品,總數高達300多噸。
汕頭海關為了防止凍品走私蔓延,在轄區內加強了巡邏檢查,并展開了專項打擊行動。汕頭海關緝私局趙鎮坤副局長介紹說:“我們已經出動所有的緝私艇在海上進行巡邏。”
但記者了解到,凍品走私最猖獗的地區,還不在汕頭,而是在珠海。在拱北海關,這里一天就能查到300多噸走私凍品。今年前9個月,拱北海關共破獲凍品走私案298起,繳獲各類凍品5418噸,案值達到了4600多萬元。
一噸凍雞爪走私利潤數千元期貨貿易使走私販趨之若鶩
這些走私團伙今年為什么突然會對凍雞翅、凍雞爪這么感興趣?走私凍品到底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潤呢?
拱北海關緝私局副局長黃尚群告訴記者:“凍品一噸4700元,除了成本,它比成品油要高5倍左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噸凍雞爪在香港的收購價格是4000多元,而運到大陸就能賣到八九千元左右,數千元的利潤也使得一些原來走私成品油的走私分子紛紛改行。黃尚群告訴記者,走私分子之所以對走私凍品趨之若鶩,主要還是因為進口凍品的貿易方式。凍品是一個期貨,就是之前已經簽訂了合同,合同執行完畢之后,因為正面監管受阻,他(供貨商)必然要找出路。
由于大量的進口凍品是通過香港中轉,并采用期貨貿易方式,所以盡管我國從2月份開始已經停止美國、智利、阿根廷等禽產品的進口,但是大量已簽訂合同的貨物還是源源不斷地運到香港,造成產品嚴重積壓。而與此同時,香港的倉儲費也在不斷飆升,這讓供貨商們不得不盡快將凍品出手。
“據我們了解,(倉儲費)是從250元一噸一直升到500元。”黃尚群副局長說道。
內地的凍品價格比香港高了將近一倍,供貨商手頭又有大批存貨急于脫手,正是這兩大原因,使得凍雞翅、凍雞爪成了走私分子今年的香餑餑。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今年掀起了一波走私凍品的風潮,給緝私部門帶來了新的挑戰。
走私禽畜凍品流入國內市場有關部門查獲后集中銷毀
據一份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內地消費市場每年需要進口禽副產品70多萬噸,而今年受禽流感疫情的影響,預計這個市場會出現20萬噸以上的供需缺口。這就為凍品走私提供了可觀的利潤空間。那么,現在市面上到底有沒有走私凍品在出售呢?記者也在廣東進行了調查。
11月4日,記者來到珠海市朝陽市場進行暗訪。在這家凍品攤檔,記者提出要購買20箱凍品。“美國、巴西什么貨都有,你一講我們就知道什么貨了。”一位商販說。
為了讓記者眼見為實,老板很快就從冷庫里搬出了一箱美國的雞爪。
而在珠海的前山市場,記者在一家肉檔見到了來自巴西的產品,當記者詢問有沒有美國的進口雞爪時,老板告訴記者:“冷庫里有。”
記者了解到,這些在市場上零售的雞爪、雞翅、牛百葉,大多是從廣州、江門等地方的凍品批發市場批過來的。
記者隨后來到了廣州番禺區沙頭街的凍品批發市場。記者注意到,這條街上的凍品批發店大多銷售來自巴西的禽凍品。然而記者也從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總局了解到,盡管國家目前已經允許進口巴西的禽凍品,但這些凍品只能給一些食品企業用于熟食加工,生的凍品并不允許在市場銷售。
今年走私入境的禽畜凍品到底有多少?我們現在還無法得到一個確切的數字。但是據海關統計,僅今年5月上旬到6月上旬查獲的禽畜肉類走私案件,數量和案值就比今年頭4個月增加了6至7倍。在珠海記者看到,由于查獲的走私凍品實在太多,當地的冷庫都已經裝滿了,拱北海關只好到外地借冷庫來存放,不過,這些走私凍品最后都將被集中銷毀。
10月28日,珠海市打私辦聯合海關、工商、衛生和檢驗檢疫等各部門對1000多噸走私凍品進行了銷毀,這是珠海市今年第10次進行銷毀凍品。
海關總署緝私局副局長李曉武對記者說:“對于查到的非法走私禽凍產品,一律就地銷毀。”
今年1到9月份,全國海關共查處各類凍品走私案件507起,案值高達77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