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安徽阜陽劣質奶粉曝光后,浙江樂清被查出是劣質奶粉的生產源頭之一,包括虹橋和賽諾在內的5家奶粉生產廠家也全部被查封。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樂清的167戶奶農的供奶鏈突然斷裂,每天生產的15噸牛奶“無家可歸”,一時間白花花的牛奶被奶農含淚倒進陰溝地坎。
就在樂清奶農束手無策之際,7月份當地一家名叫“小家伙”的食品企業作出驚人之舉,以每公斤2.2元的高價收購樂清所有奶農的牛奶。4個月過去了,當初雪中送炭的這位救世主如今卻突然和奶農反目成仇,11月10日,“小家伙”稱部分奶農的牛奶質量有問題,開始拒收部分奶農的牛奶,于是在平息了4個月后樂清又重新上演了“倒奶事件”。
11月10日天下大雨,樂清的奶農吳總銀和往常一樣擠完了牛奶,準備送往小家伙食品有限公司。下午,小家伙公司來電通知他“奶不用送了”。這個突然襲擊使得吳總銀措手不及,也就在同時,另外的10多家奶農也接到了同樣的拒收通知,其中樂清奶農協會會長傅昌友家的牛奶也在被拒收之列。一時之間,200多頭奶牛每天生產的幾千公斤白花花的牛奶沒有了去處,奶農們開始把牛奶分給附近的村民喂豬,甚至倒進陰溝。11月19日,在與企業經過多次協商無效的情況下,17戶奶農聚集在樂清的清江鎮鎮政府,在政府的協調下開始商量對策。
對于此次的倒奶事件,小家伙公司堅持認為是部分奶農的牛奶質量有問題,據小家伙公司總經理潘篤華介紹,根據技術人員檢測,被拒收的牛奶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摻水,蛋白質含量不達標;二是牛奶里面加了小蘇打,以避免被檢出這是母牛剛生下小牛后的初乳;三是因為奶農做不到及時送奶,導致蛋白變異。但他 承認這只是少數奶戶的問題,但奶農都是幾戶一起送奶的,所以我們只能拒收一部分牛奶。
樂清市清江鎮農辦的吳修堯也承認有奶農摻假,但他分析,“小家伙”拒收的真正原因是,現在天氣冷了,飲料銷售量下降了,“小家伙”減少了產量,當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奶了。
樂清市農業局畜牧站站長方妙華說:自7月份以來,供奶的質量問題一直是企業和奶農的焦點,現在矛盾激化了。負責本次協調工作的方妙華說:“牛奶質量到底有沒有問題,我們也說不清楚,奶農要防止摻水摻假,防止牛奶的二次污染,并對奶牛進行疫病普查;企業也要把好質量關,不能一味地指責。”
近日,“小家伙”已經表示在質量保證的情況下,重新收購奶農的牛奶。解決二次倒奶事件似乎出現了轉機。但方妙華卻還是疑慮重重,他說:誰能保證將來不會再出現類似的質量爭執呢?
樂清奶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連續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倒奶事件,傷透了奶農的心。據養牛大戶吳總銀介紹,樂清市虹橋鎮有位奶農因牛奶賣不掉而“得了精神病”,他本人也表示“如果沒辦法,只能宰殺高價買來的奶牛”。
兩次倒奶事件看似解決了,但“治標不治本”,樂清奶農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依然脆弱。為了擺脫倒奶之困,樂清的奶農也曾去溫州、金華、上海等地尋找新的收購企業,但考慮到運輸成本和牛奶質量問題,企業均表示只愿意收購規模化養殖戶的牛奶。但樂清奶農中大多數都是散戶,他們的未來依然面臨“倒奶之困”。
浙江省農業廳的鄭水調對樂清奶農的倒奶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樂清奶農和“小家伙”間的關系是一種“農戶+企業”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在前幾年確實發揮過很大的作用,但這種模式在執行過程中常常遭受“違約之困”,農產品價高時農戶違約,農產品價低時企業違約,造成雙方糾紛不斷。
針對樂清奶農的現狀,他認為,樂清奶農應該成立“奶農專業合作社”,由奶農投資加上政府的補貼,制定嚴格的自律機制,統一選購飼料、質量檢測和擠奶設備,以企業化的模式進入市場,打破現在只有小家伙公司獨家收購的壟斷局面,開拓更大的市場,這樣也能避免“第三次倒奶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