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污染現狀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畜禽生產過程,不難看出,養殖業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污染源??梢哉f,一頭只畜禽就是一個污染源,一個畜禽飼養場就是一個污物排放場。據測定,一個萬只養雞場年產糞便360噸,一個百頭養牛場年產糞便680噸,一個千頭養豬場年產糞便達2000噸以上。據估算,我省畜牧業每年的糞便、污水排放量可達1億多噸。除此之外,養殖業所造成的污染還有來自畜禽養殖場?戶?的一些廢棄物,如洗刷用具、病死畜禽、孵化殘余物、霉變飼料等。
據省畜牧局有關人員介紹,造成畜禽養殖污染的原因有3個方面:一是養殖場當初的布局不合理;二是絕大多數養殖場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處理畜禽糞便;三是對于畜禽污染物的處理缺少扶持政策。
養殖污染的危害
畜禽養殖所引起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污染空氣。畜禽糞便在厭氧的環境條件下,可分解釋放出氨氣、硫化氫、甲基硫醇、三甲基胺等帶有酸味、臭蛋味、魚腥味的刺激性氣味,會對養殖場周邊的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揮發到大氣中的氨氣還可引起酸雨,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二是造成水體污染。畜禽糞便的任意排放極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使水質惡化。糞便、污水滲入地下還可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鹽含量過高。三是傳播人畜共患病。由動物傳染給人的人畜共患病有90余種,這些人畜共患病的載體主要是畜禽糞便及排泄物。四是影響畜禽的自身生長。畜禽生產的環境衛生狀況與畜禽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很大關系,比如由糞便產生的氨、硫化氫等氣體可使豬的生產性能下降,嚴重時會造成仔豬中毒死亡,氨還影響豬的繁殖性能。
治理污染有法可依
為控制畜禽養殖業產生的廢水、廢渣和惡臭對環境的污染,促進養殖業的生產工藝和技術進步,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先后發布了《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詳細規定了畜禽養殖場的選址要求、場區布局與清糞工藝、畜禽糞便貯存、污水處理、固體糞肥的處理利用、飼料和飼養管理、病死畜禽尸體處理與處置、污染物監測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術要求。
有關專家認為,對已出臺的法律法規必須堅決執行,對違反有關規定的養殖場要加大查處力度,凡是影響畜禽生產環境及畜禽生產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的行為,都要通過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真正做到依法治污。
專家為治理污染支招
針對畜禽養殖污染的現狀,記者日前采訪了河南農大和省畜牧局的一些專家,他們提出了許多治理污染的辦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糞便進行干燥除臭處理。
糞便在濕的時候更易腐敗產生臭氣,使糞便迅速干燥可以減少臭氣的產生。減少糞便中的水分和臭氣,可在飼料或畜舍墊料中添加各類除臭劑,如天然沸石、硫酸亞鐵、酶制劑和微生物制劑等。
用做有機肥料。畜禽糞便是優質的有機肥,對改善土壤極為有利,只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完全能夠變廢為寶??刹捎酶邷乜焖俑稍锘蚨逊e發酵的方法,把畜禽糞便制成糧食作物、果樹、花卉、蔬菜、牧草的專用肥。
作為飼料資源重新加以利用。雞糞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較高的能量,采用干燥、發酵、青貯等方法加工處理后,可用做豬飼料。
豬糞通過微生物發酵,將糞中的氮素轉化為微生物菌體蛋白,也可作為魚飼料進行再利用。
對糞便進行發酵處理產生沼氣。將畜禽糞便投入沼氣池中,經過發酵處理,可開發沼氣等再生能源。經過發酵的糞便,還能夠消滅90%以上的畜禽寄生蟲卵、大腸桿菌等。
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通過畜牧業生態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對營養物質多層次地分級利用,可實現無廢物、無污染的畜牧生產。對于農村散養戶可推廣“四位一體”的生態模式,即在畜禽圈舍附近建設人廁和沼氣池、種植蔬菜,人、畜糞便產生的沼氣用來取暖、照明,糞渣用來為蔬菜田地施肥。
通過營養調控降低畜禽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在配制飼料時要綜合考慮動物的生產性能、環境污染和資源利用情況,采用“理想蛋白質模型”平衡飼料中的各種營養成分,以有效地提高飼料轉化率,減少糞便中氮的排出。在飼料中加入植酸酶也可以提高畜禽對磷的利用率,減少糞便中磷的含量。
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養殖場地。畜禽養殖場應選擇在遠離村莊、城區、居民點的地方,必須保證不對飲用水源產生污染。水源要充足,場內設施安排合理,應建造與養殖規模相配套的糞便處理設施。
規范各類藥物添加劑和消毒劑的使用。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反對濫用獸藥和添加劑。要有效控制微量元素添加劑的使用量,嚴格禁止使用對人體有害的獸藥和添加劑,提倡使用益生素、酶制劑、天然中草藥等。要使用高效、低毒、廣譜的消毒藥物,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對環境易造成污染的消毒藥物,如強堿、強酸、醛類等。
加強對病死畜禽的處理。病死畜禽尸體容易滋生蚊蠅、繁殖細菌、傳染疾病,從而造成生物源的污染。因此,養殖場最好建一個焚尸爐或密封、不滲水的禽畜尸體處理井。一般不要采用土埋的方法處理病死畜禽,更不要到處亂扔。
做好養殖場周圍的綠化工作。場地綠化可凈化25%~40%的有害氣體和吸附50%左右的粉塵,還可改善圈舍小氣候,起到遮陰、降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