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檢疫犬正在進行旅檢。 昨日,廣東檢驗檢疫局向外界公布,近日從越南航班旅客所攜帶行李中截獲45枚鴨、鵝蛋,并在其中檢測出禽流感病毒,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鑒定,最終確定被截獲的鴨和鵝蛋均帶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據悉,這是繼2003年底東南亞部分國家出現禽流感疫情以來,國內首次在旅檢口岸從來自疫區航班旅客攜帶物中,也是從所有入境航班旅客攜帶物中首次檢出禽流感病毒。 緊急封存高風險感染產品 4月28日,廣州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帶著檢疫犬執勤搜查時,檢疫犬從來自越南CZ368航班和VN916航班的旅客行李中嗅到可疑物品,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是5枚雞蛋、5枚鴨蛋、5枚鵝蛋和30枚鴨胚。由于截獲的應檢物屬于高風險感染的動物產品,又來自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現場工作人員快速反應,將截獲的應檢物嚴格按程序封樣后送往廣州局動檢實驗室檢驗,并對旅檢現場及時進行了消毒處理。 4月29日,廣州局動檢實驗室對樣品進行處理。由于大部份鴨胚已死亡,個別胚蛋出現破裂,胚蛋表面附有多量糞便、絨毛等污染物。實驗室分別對胚蛋和表面污染物多點采樣,用禽流感病毒通用型熒光RT-PCR方法進行檢測。除雞蛋樣品檢測陰性外,其他樣品檢測結果均呈強陽性反應。 鑒定確為H5N1病毒 4月30日和5月1日,檢測人員兩次采用禽流感病毒H5亞型熒光RT-PCR方法對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越南旅客攜帶的鴨蛋和鵝蛋帶有禽流感H5亞型病毒。 5月11日,廣東檢驗檢疫局將3份樣品(均為蛋表面沖洗物)送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作進一步鑒定,最終確定,被截獲的鴨和鵝蛋均帶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 據廣東檢驗檢疫專家介紹,H5N1病毒對雞胚致死時間短,毒力強,對禽類具有較強的致死性,死亡率可達100%。越南發生的禽流感H5N1病毒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2003年底該國發生H5N1禽流感以來,至今已撲殺4000多萬只家禽,占該國家禽產量的16.8%。期間已有44人確認感染禽流感H5N1陽性,其中32人死亡。該病毒一旦傳染我國,將會對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給養禽業致以毀滅性打擊。 檢疫犬功勞大過X光機 廣東檢驗檢疫局局長仲德昌介紹,自2003年年底東南亞部分國家出現禽流感疫情以來,該局充分利用近期檢疫犬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廣東口岸特別是廣州機場口岸極具特色的“人、機、犬”三位一體的查驗體系,檢疫犬作為旅檢現場查驗的輔助設備,越來越發揮出其重要作用,既彌補了人工抽查幾率較低的缺陷,也避免了X光機查驗所無法檢出的問題。 記者從廣州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為防止旅客攜帶禁止物品入境,廣州市檢驗檢疫部門專門在機場出港處設有四只檢疫犬。這些檢疫犬經過嚴格的培訓,初級訓練培養與人的親和力、對訓練員命令的服從性。然后是科目訓練,比如,培訓它對水果、肉類、禽類等的嗅覺能力,這種嗅覺靈敏度要求極高,即使是水果與果汁、果凍等味道相近的食品也要求準確區分。此外,還要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崗前見習,全部合格后才可以正式上崗。 目前,我國有檢疫犬上崗的機場只有北京和廣州。廣州率先在國內使用體形乖巧惹人喜愛的比格犬作為檢疫犬,它機警敏捷、溫馴可愛,外形上與卡通狗“史努比”相像,在執行任務時不會引起旅客的驚慌與反感。 背景資料 越南近兩年已有32人死于禽流感 H5N1病毒于1997年首次在香港發現,致病力極高的H5N1病毒禽流感于2003年底和2004年初在7個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部分省區暴發,在泰國和越南更造成生命損失,涉及地域之廣前所未見。2004年已導致越南和泰國24個人死亡,至今越南已有32人死于禽流感。 H5N1與普通流感不同,它不能在人群間傳播。但有關研究顯示,雖然至今H5N1病毒還不容易經由家禽感染人,也無確切證據證明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是面對H5N1病毒持續和廣泛的傳播,無疑會增加病毒通過基因排列或者跟人類甲類流感病毒重配的機會,這種突變迅速的病毒隨時都有可能獲得傳染給其他物種的能力,這樣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可能性也就會增加。 H5N1病毒經傳播演變,已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風土病,并有可能威脅全球公眾與家禽健康,各國都需要高度重視,有效防范。 (記者 魏麗娜 通訊員 陳滟 王彭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