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控制 » 正文

“劣質洋奶牛事件”驚曝進口黑幕

  作者: 來源: 日期:2005-05-30  
 劣質洋奶牛事件的發生并非偶然。它如冰山一角,從深層次暴露出當前我國進口奶牛熱浪狂潮中的普遍隱患和監管軟肋,國家有關部門亟須予以及時防范,廣大奶農應予高度警惕。 

  進口奶牛熱過頭,一年狂進13萬頭 

  半月談記者在互聯網上檢索發現,最近兩年全國許多地方頻頻傳來“外國奶牛飄洋過海落戶中國某地”的消息,并且被作為地方政府的“政績工程”、“富民工程”大書特書,如喜臨門。海關人員講,早在2004年我國用于進口奶牛的隔離場業務量就已經排隊到2005年。

  據悉,陜西楊凌金坤公司去年雄心勃勃,計劃當年從澳洲引進高產荷斯坦奶牛1萬頭,今明兩年各引進2萬頭。眼下,河北涿鹿縣欲一舉引進3000頭奶牛。

  半月談記者綜合海關、農業部、國家統計局等有關統計,2002年和2003年,全國批準進口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奶牛11.5萬多頭;2004年一年,進口奶牛則突破13萬頭。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的最新調查中,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山東、河北、寧夏和陜西被列為進口奶牛最集中的七大省、自治區。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1986~1988年),我國曾掀起一輪進口奶牛熱,共進口優質奶牛9000多頭(以種公牛為主)。而最新一輪進口奶牛高峰則出現在2001年農業部《關于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意見》發表之后。農業部啟動了“948”引進計劃、良種工程項目;對經過國家批準進口的種用畜禽實行免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國家在出入境動物的檢驗檢疫等環節對進口種畜禽企業給予照顧。

  與此同時,引種主體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在中國種畜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開展看來,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第一次“進口奶牛熱”時,引進種牛的單位基本為國有企事業單位,引進數量較少;近幾年引進種牛的主體由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等構成,其他行業產業巨頭紛紛斥巨資進軍奶業。它們來勢“兇猛”,進口數量巨大,都以千頭為單位,以整船為單位。

  張開展曾預測,這一輪進口奶牛熱將最少持續5年。

  服務型政府在奶牛“洋務運動”中錯位 

  早在去年,奶牛進口熱就引起中國奶業協會的警覺。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現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接受半月談專訪時分析,“最近兩年堪稱奶牛進口量創紀錄的兩年,奶牛進口熱的出現受市場行為和政府行為的雙重作用。一方面,頭兩年奶業市場利好,于是許多畜牧企業和牧民紛紛擴大繁殖基數,大量引進;另一方面,也有政府引導錯位的一面,一些地方政府發展奶牛決策帶有盲目性,為了追求政績,紛紛給補貼、貸款貼息,來刺激農牧民購牛。”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一味包辦,宣傳過火,缺少風險意識和市場論證,使部分地方政府在奶牛“洋務運動”中好心起了反作用。遼寧阜新的農戶石愛軍、郭樹海、郭海武和張振財等向記者反映:縣、鄉鎮領導跟我們許諾,這批荷斯坦牛是優中選優的奶牛,肚內揣的全都是優質荷斯坦黑白花犢,產后每頭牛每天可產奶40~60斤,養3年就可“回本”。結果引來劣質奶牛,難道政府不應該負一部分責任嗎?

  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遼寧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于治賢認為,劣質洋奶牛事件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角色錯位,執政能力、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引進一次牛需要大筆資金,牽涉眾多農戶,本應先示范,然后再大面積引進,諸多風險因素更要充分考慮。

  中間商哄抬,進口牛價“牛”起來

  劉成果理事長認為,“其實,世界著名的荷斯坦牛最優良品種在歐美,但前些年由于歐美瘋牛病暴發,奶牛進口都擠到新、澳兩國來了,加上中間商在里頭操作,把這兩國的牛價抬起來了,一頭進價都在1.8萬至2萬元。引進后又不是作為育種用牛,而是作為生產用牛,一頭牛產6胎,產不出多少奶,效益很低,六七年后牛就又淘汰了,購牛戶收回成本都很困難。”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對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進口奶牛七大省、自治區的調查顯示,在奶牛進口初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18月齡以上帶犢青年牛的價格才2000多元,而目前到養殖戶手中的價格在20000元左右,13~17月齡未配種或懷孕前期牛到養殖戶手中的價格也在17000~19000元之間。

  該研究所分析認為,導致進口奶牛價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間環節被壟斷和中間環節過多,國內隔離場收費加價多,部分貿易公司借機倒賣牟取厚利。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