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非蛋白氮產品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幾種
? 1.秸稈氨化法:將秸稈和尿素用塑料袋法、缸池法、堆垛法和氨化爐法等生產。但是這些方法使部分尿素以氨氮的形式揮發,大約損失30%左右;
? 2.尿素舔塊:這種方法主要怕雨淋、潮濕和牛采食過量發生中毒;
? 3.包被尿素:經過特殊工藝,用營養物質和蠟類物質制成顆粒狀包被尿素。
? 此外還有尿素濃縮料法等。
?
本文所述的是用膨化法加工的糊化淀粉尿素,在膨化腔溫度為120℃~
? 二、飼用與注意事項
經過檢驗糊化淀粉尿素的蛋白當量在70%以上,通過反芻動物飼喂的反復試驗,效果很好。應用于奶??商岣弋a奶量25.23%、用于肉牛增重可達36.35%以上,在牛羊鹿等草食家畜飼養業中同樣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糊化淀粉尿素只能喂給青年和成年牛、羊、鹿。犢羔因其瘤胃尚未發育完全,缺乏利用尿素的能力,不能飼喂;患病、妊娠后期的反芻動物不宜飼喂;放青季節不能飼喂;對于產奶量高于
反芻動物飼喂糊化淀粉尿素后不能馬上飲水,尿素的吸水性極強,溶于水后很快被吸收,分解成氨,大量的氨進入血液內會引起氨中毒,甚至引起牛羊死亡,飲水時間應在喂尿素后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 三、膨化加工與工藝
? 1.工藝流程:
? 原料一粉碎一配比混合一膨化一冷卻一粉碎一包裝國標
? 2.原料的粉碎與混合:將玉米經過清雜和磁選去鐵后通過0.1~1
碎,將膨潤土、食鹽與尿素進入混合機混合。
? 3.加工設備:錘片式粉碎機、混合攪拌機、提升機、冷卻機各一臺。
? 四、糊化淀粉尿素加工的質量控制
? 1.制作糊化淀粉尿素必須保證淀粉的質量,否則難以成功。玉米的執行標準:GB/T17890一19992級。
? 2.混合料的含水率在15~20%間。
? 3.膨化腔溫度在135℃~
? 4.玉米淀粉的糊化度為80—90%。
? 5.環境要求通風良好、空氣濕度70%為宜;生產場地清潔、干燥。
? 6.包裝物:產品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對包裝物的要求較嚴格,必須雙層包裝且內層密閉性要好、封口要仔細,不能漏氣。
? 五、糊化淀粉尿素的加工重點是玉米淀粉糊化度的掌握
? 淀粉糊化:膠性的凝膠體,外觀為酥脆棒狀、淡黃色、肉眼細看多微孔。影響糊化度的因素為原料的粒度和含水率、膨化腔工作時的溫度和膨化腔內的壓力等。粒度小、含水率合適、溫度為
? 六、感觀分析
? 糊化淀粉尿素在加工中主要是糊化度的問題。
? (1)擠壓型:這種形態擠壓后沒有參與膨化。其粒度大、糊化度低,含水率也高,落地時很稀,是不合格產品。
? (2)半擠壓膨化型:擠壓物從噴口噴出落地后,是噴口孔徑的兩倍左右、顏色發白,肉眼細看少微孔并能觀察到未糊化的玉米顆粒,是不合格產品。
? (3)糊化型:淀粉糊化得好,用肉眼就比較容易分辨。這種狀態呈黃色、多微孔,細查看玉米小顆粒很少;是噴口孔徑的兩倍以上、有玉米熟化香味,略帶氨氣。糊化型的產品經粉碎后是理想的產品。影響膨化、糊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粒度、原料含水率和膨化頭的溫度。這里強調淀粉糊化后可以大量吸水、膨大,曝露在室溫下可迅速吸水成糊狀,尿素也是吸濕物,所以我們在加工的全過程中,加工時
間應盡量短、在干燥的環境中生產。
? 七、結束語
? 用尿素做反芻動物蛋白質補充料,在國內外已廣泛采用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在飼喂中要注意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