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認為不應對四川豬肉一律封殺。
據介紹,昨天的與會者全是廣東省內的知名畜牧獸醫專家,如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畢英佐、林紹榮,省農科院獸醫所的宋長緒,參與疫苗制造的廣東永順生物藥廠工程師陳任重,省動物防疫監督總所所長余業東。
首先,專家們指出,豬鏈球菌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種細菌,一般在豬的體表、呼吸道、消化道等處都可發現。而在以往豬的疾病檢測中,30%的豬鏈球菌都是二型。據說這個檢出率在國外更高,能達到70%以上。但因為這種細菌并未在國內導致大規模的感染致病,所以中國從沒有生產過該種二型疫苗。
據介紹,此次生產該疫苗的廣東永順生物制藥公司,自7月31日起,一直源源不斷地生產疫苗供應四川疫區。繼首批35萬份后,近兩天每天都有100萬份的供應量。
那么,為何該種從未引起過大規模感染的細菌,近日在四川卻造成了如此嚴重的疫情呢?這樣的疫情會不會在作為畜牧大省的廣東發生?對此,專家們一致達成共同意見,廣東不可能大規模的暴發豬鏈球菌病。
專家們認為,四川豬病的大規模發生,和當地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特征,和當地豬以農村散養為主、飼養水平較低都有關系。據專家們分析,廣東的豬60%以上是大規模飼養,散養在豬圈里的豬少,管理水平高。若發現有豬鏈球菌病例,可及時用抗生素進行醫治。在這樣的飼養條件下,大規模發生豬鏈球菌病的可能性不大。
據統計,每年廣東自己產出的豬有5000多萬頭,但這些豬尚不能完全滿足廣東1億多人的消費需求。所以,每年廣東還會從外省購進2000多萬頭的豬,四川正是其中的一個主要輸出省份。
據介紹,目前農業部并未把四川省定為疫區,現在省內統一采取的措施是,僅把發生疫情地點如資陽、內江等地周圍1公里半徑內定為疫區,對其進行重點封存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