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飼料工業,特別是水產飼料制造業,在最近20年里迅猛發展。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促進了對動物肉類的需求,對飼料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要生產高質量飼料,就必須具備優良的加工設備并掌握質量管理方法。本文擬介紹在美國飼料工業界用于飼料質量管理的幾項基本而重要的實驗室操作規程,希望對中國飼料工業的飼料質量管理有用。
1 顆粒飼料穩定性指標(美國農業工程協會標準方法:ASAE 5269-3)
顆粒穩定性指標(Pellet durability index ,簡寫PDI)用來衡量顆粒飼料(或粗屑飼料)在散運中(如貨車)抗御破碎的相對能力。這項操作規程由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谷物科學技術系首創,后被美國農業工程協會采納。PDI測試裝置見圖1,該操作規程見附錄A。
圖1 顆粒飼料持久力指標的測試裝置
顆粒測試通常在冷卻后立即進行,顆粒溫度降到室溫±5.6℃即視為冷卻。如果測試時間推遲,穩定性測試結果應標注冷卻后推遲的小時數。例如,在冷卻后4h測得PDI為95,則測試結果寫為(95)4。如在冷卻之前進行測試,水分蒸發會明顯丟失重量,使得表觀PDI偏低。這就必須在試樣翻滾前后做水分測定,從而確定水分蒸發丟失的重量,對最后重量作相應補償。這種情況下PDI結果寫為(95)1。該操作規程可以修改變通,在試樣翻滾前加進5個1.27cm六角形螺帽。
PDI與動物生產表現密切相關。Stark等(1993)報道,用顆粒飼料飼喂仔豬(5.6kg,斷奶后7~35d)與飼喂粉狀飼料的豬相比,其平均日增重(ADG)高3.9%,飼料轉化率(FCR,飼料/增重)高11.3%;與飼喂含25%細粉的顆粒飼料的仔豬相比,增重相近,FCR高2.6%(圖2)。Stark等(1993)的另一個試驗發現,用粉狀飼料或含60%細粉的飼料飼喂肥育的初產母豬(53.1kg),其ADG一般低于用顆粒飼料飼養的豬。用過篩顆粒養豬,其FCR比用粉狀飼料養豬高4.7%;增加過篩顆粒飼料中的細粉含量會使FCR直線下降(圖3)。這些試驗結果證明,降低顆粒飼料的PDI會削弱顆粒飼料的優點。
圖2 顆粒質量對哺乳仔豬生長的影響(Stark 等,1993)
圖3 顆粒質量對肥育豬生長的影響(Stark 等,1993)
附錄A:顆粒穩定性指標
1.設備:測定顆粒或粗屑的穩定性,是將試樣放進一個防塵筒中以50rpm轉速翻滾10min。這裝置沿著一根軸旋轉,軸垂直于30.5㎝的一側,固定在其中心點。一個5.1×22.9cm的平板對稱地固定在從22.9cm 的一側到30.5×30.5cm一側的對角線上。在其一側設一個防塵的門。盡量減少凸物(如鉚釘、螺釘),凸物外形要圓潤。
2.篩理:將樣品放在金屬絲篩布上過篩測定細粉,篩孔剛小于標定的顆粒直徑。
3.測試規程:將待測的顆粒或粗屑樣品用適合的篩子清理除去細粉。如測試的顆粒直徑為1.27cm或更大,選出長度在3.2~3.8cm范圍的顆粒。將500g這種樣品放進翻滾著的裝置中翻滾10min ,取出樣品,過篩,計算完整顆粒或粗屑百分率。顆粒(或粗屑)穩定性指標算式如下:
(未完待續,參考文獻56篇,略,可向作者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