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粉碎粒度是指飼料或原料樣品的平均顆粒大小,在美國是一種用來測定飼料粉碎粒度的方法(美國農業工程協會標準:ASAE S319)。計算粒度的數學公式很復雜,但我們只需了解如何使用計算機軟件即可(如果讀者感興趣,可向作者函索)。要測定粒度,首先要了解篩號和篩孔數的關系,表1列舉了篩號、篩孔數和顆粒大小之間的關系。粒度分析裝置見圖4。簡要地說,將12個下列篩號的篩層和一個篩底疊在一起,即Tyler篩號(或美國篩號)8、10(12)、14(16)、20、28(30)、35(40)、48(50)、65(70)、100、150(140)、200、270;將100g樣品放進篩的頂層,搖動10 min;記錄每層篩的樣品重(圖5);然后將重量數據輸入計算機軟件,粒度即自動得出,并有粒度分布顯示(圖6)。
圖4 飼料或原料粒度測試裝置
表1 篩子和篩布規格-用于篩理測試的美國標準局篩號(USBS)
USBS篩號 | Tyler標志/目 | ASTM標志/μm | 每in實際孔數 | USBS規格/in | 篩孔尺寸/mm |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100 120 140 170 200 230 270 325 |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20 24 30 32 40 42 50 60 70 80 100 115 140 170 200 230 270 325 |
4760 4000 3360 2830 2380 2000 1680 1410 1190 1000 840 710 590 500 420 350 297 250 210 177 149 125 105 88 74 62 53 44 |
4.22 4.98 5.81 6.80 7.89 9.21 10.72 12.58 14.66 17.15 20.16 23.47 27.62 32.15 38.02 44.44 52.36 61.93 72.46 85.47 101.10 120.48 142.86 166.67 200.00 238.10 270.25 323.00 |
0.187 0.4157 0.132 0.111 0.0937 0.0787 0.0661 0.0555 0.0469 0.0394 0.0331 0.0280 0.0232 0.0197 0.0165 0.0138 0.0117 0.0098 0.0083 0.0070 0.0059 0.0079 0.0041 0.0035 0.0029 0.0024 0.0021 0.0017 |
4.76 4.00 3.36 2.83 2.38 2.00 1.68 1.41 1.19 1.00 0.84 0.71 0.59 0.50 0.42 0.35 0.297 0.250 0.210 0.177 0.149 0.125 0.105 0.088 0.074 0.062 0.053 0.044 |
圖6 豆粕樣品粒度分布
粒度與淀粉糊化、顆粒持久力、顆粒水穩定度以及動物生長密切相關。Palaniswamy 和 Ali(1991)試驗表明,將飼料原料粒度降為500、420、 300、250、210和 50μm,以 210μm 顆粒的水穩定度最強。印度白蝦用原料粒度為210 μm的飼料喂養時,生長速度最快,FCR和消化吸收都最佳。Obaldo 等(1998)將蝦飼料的原料粒度從603μm 降為586、521、408、272、124和 69μm進行試驗得出,當粒度為124μm時,顆粒持久力、顆粒水穩定度、淀粉糊化度以及蝦的增重全都提高(分別示于圖7、8、9、10)。Mavromichalis 等 (1998)報道,獲得哺乳期仔豬和肥育豬最佳生長表現的小麥粒度分別為600 μm 和 400μm(圖11)。
圖7 粒度對蝦飼料顆粒持久力指標的影響
圖8 粒度對蝦飼料顆粒水穩定度指標的影響
圖9 粒度對蝦飼料淀粉糊化度的影響(Obaldo 等, 1998)
圖10 粒度對蝦增重的影響(Obaldo 等, 1998)
圖11 粒度對哺乳仔豬和肥育豬生長的影響
(未完待續,參考文獻56篇,略,可向作者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