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豬價漲勢迅猛,導致溫總理都要出面勸導農民養豬,以每頭母豬50元補助款方式鼓勵農民多養些豬。照理,豬場應該大賺其錢才是,可是卻有很多豬場反而倒閉了!為什么?原因是不明高熱病大為流行,受到感染的豬場幾乎全軍覆沒,全國存欄量因而大幅減少,豬只供應不足使豬價飛漲甚而成為引發國內通貨膨漲的導火線,更奇怪的是占有世界一半數量的養豬大國竟然還要從國外進口豬肉來供應國內市場,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
豬只大量死亡使得養豬業者對于預防保健以及養“健康豬”的意識大為提高。以往,人們養豬的觀念有幾個誤區:
誤區1 快速成長:一般養豬為了讓豬快速成長,拼命用高蛋白、激素等高營養飼料來飼養,這就會產生以下3個問題:
1.1 消化不良:高蛋白飼料進入豬體后在通過胃的二三小時蠕動時間無法完全消化蛋白,這些蛋白進入腸內成為細菌的營養,容易腐敗致病。且排出糞便又多又臭,會產生許多氨氣,豬舍中氨氣多很容易造成豬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冬天,因為天氣冷為保暖而將豬舍密閉,更容易致病。
1.2 養不健康的豬:豬的壽命有十幾年,但一般養豬卻只養6個月,因為在這之后,豬就不能再快速成長,飼料投入產出比太低沒有效益,于是就把豬推上市場。為了追求效益而給予高蛋白飼料,就會養出不健康的豬,如繼續養下去也會與人一樣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等不同的疾病,雖然提前上市無法發現豬的慢性病,但是豬本身已經具有穩性慢性病的體質,表示豬的免疫力降低,很容易致病。
1.3 免疫力降低:動物機體內會制造消化酶和代謝酶,但其生產的總量是固定的,給豬吃高蛋白飼料,營養過多反而會消耗太多的消化酶,使代謝酶的產量減少,這會造成機體內各部位器官的新陳代謝速度減緩而使各部位器官免疫力下降,使豬容易遭受病菌的攻擊而致病。
誤區2 在養殖的過程中使用抗生素:一般認為在養殖的過程中添加抗生素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但是經過數十年的養殖經驗得知,預防疾病如從改善管理的軟硬件設施以及動物保健的預防意識來進行養殖,對豬只的健康反而效果更好,就如歐盟體目前全面禁用抗生素,但養出來的豬更健康,很少聽說有大量死亡的報導。因此,可以說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抗生素反而危害更大,其結果是:
2.1 降低肌體的免疫力:本來肌體內就有各種不同的致病菌,如有輕微癥狀,肌體內的有益菌會加以抑制,利用肌體本身的免疫功能制衡。用了抗生素后,因為非專一性對付致病菌,因此,在殺死致病菌時也會殺死有益菌,這樣反而會降低肌體的免疫力而更容易使豬致病。
2.2 產生耐藥性菌株:由于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抗生素是治療劑量的1/4,并不能保證把全部的致病菌殺死,這種劑量反而變成訓練這些致病菌抵抗藥物能力的工具,這就會產生耐藥性菌株,而一旦有了耐藥性菌株,豬生病時就很不容易治愈。因此,養豬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90到120日齡的豬,一旦得病,幾乎是眼睜睜的看著它死去而束手無策。
2.3 藥殘及副作用:首先,藥殘對出口的企業傷害極大,如果超標就不能出口,且各國進口檢驗部門對藥殘超標的處罰都相當嚴歷,因為藥殘對人的健康會產生不良的后果。另外,如果母豬體內有藥殘及有害物質,它會把這些不凈物質由母體轉到仔豬身上,造成仔豬黃白痢增加,免疫力下降,體弱多病,這也是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
誤區3 有病才治療,不重預防:豬生病時用再多的錢都不覺得心疼,但是在養殖過程中花不多的錢就能保健使豬只健康的花費卻不肯付出。由于不注重預防和保健,豬只本身的免疫力極為薄弱,因此,一旦無明高熱病或是蘭耳病的感染,經常使豬場的豬全數死亡而導致豬場倒閉。
如何養“健康豬”?
歐盟已經禁止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抗生素,而且他們非常注重動物福利,基本的觀念就是雖然豬是供人食用,但在豬的生長過程到上市那一天為止,必須讓豬能健康且快樂的活著,只有健康又快樂的豬才能使人食用起來無安全的顧慮。另外,對豬不加以虐待,自然會培養出人與人之間的人道關懷,也就是說對豬都不忍心給予粗暴的對待,當然就不會對人有暴力或不人道的行為,這對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由于國內的養殖環境以及軟硬件設施與先進國家仍有不少差距,除了極少數一流的豬場外,無抗養殖基本上還是一個理想的目標,但為了避免因無抗養殖而招致許多疾病,有些豬場也開始用中草藥提高免疫力來替代抗生素,可是雖然中草藥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它卻無法像抗生素的另外一種作用讓豬只快速增重,對農戶的養殖效益無法產生正面的影響。
保力胺是從植物中萃取的,屬于無毒、無重金屬、無有害化學物質的天然保健添加劑,如能在養殖過程中全程使用,它將會給養殖戶帶來以下的效益:
1. 它可提高免疫力,有效預防豬病,達到無抗養殖的目的:豬免疫力強,萬一受到感染,也不會全軍覆沒,而且,如有豬發病,在用藥治療時,配合加大保力胺的添加量,治愈率將大幅提高,且可縮短2/3的療程和醫藥費用。以下的例子可說明保力胺在無抗養殖方面的優越性:
例1 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在2004年2月3日的試驗報告證明保力胺能在養殖肉雞的過程中替代抗生素,提高肉雞的生產效益,降低死淘率,并能抑制腹瀉的發生率。
例2 臺灣的臺糖公司以前有70萬頭豬,在16個分場養殖,每個分場在4到6萬頭之間,每天每個分場自然死亡和淘汰約50頭,用了保力胺后,每天每場減為2-3頭,臺糖公司每月可少損失700多頭,讓臺糖的獸醫大為驚奇。
例3 在不明高熱病疫情嚴重的地區,使用保力胺的豬場沒有一家遭致大量死亡,如有感染也是只有2-3頭,經用藥物配合保力胺大劑量使用,很快就治愈。
2.保力胺的增重效益顯著:它在許多的試驗中都能提高8-15%增重,并提高約10%的飼料轉化效率。除了能安全保健及保證豬只健康外,其增重的效益也非常顯著。
3.無藥殘:無抗養殖當然無藥殘,可供出口或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售價將提高30%以上。
4.肉質好,售價高:許多全程使用保力胺的客戶反應肉質好,瘦肉率高,豬只身體瘦長,賣相好,售價高。
5.不會提高飼料成本:保力胺在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的試驗中,對粗蛋白的消化率比抗生素組提高4%,臺灣的養殖業者使用保力胺后大都減少2個蛋白并調整飼料配方,使飼料在添加保力胺之后成本不提高,除了保證豬只的健康外仍然有明顯效益。
無抗養殖是世界的潮流,我國的養殖業必須朝這個方向前進,否
則將無法在國際上競爭,而更嚴重的是如果還是濫用抗生素的話,國人的健康將受到重大的威脅。我們如不重視豬只的健康,不注意動物福利,最終,豬只還是會反撲的,就如最近一、兩年的不明高熱病造成豬只大量死亡,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因此,我們一定要養“健康豬”,才能成為快樂的養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