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肉蛋奶等畜產品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畜牧業已發展成了國民經濟的支柱大產業。目前畜牧業已占據農業總產值的40%,家禽業又占了畜牧業總產值的40%,占農業總產值的16%。
家禽業近幾年雖然遭受了禽流感的巨大危害,但因防控措施的加強和完善,市場并沒有因禽流感而萎縮,相反,比例卻進一步擴大,產量進一步增加。
究其原因,除注重防疫外,根本就在于生產模式的轉變和加工業的大力發展。目前一些成熟的禽蛋加工企業組織零散農戶走“公司+農戶”或“公司+農場”專業化生產道路,有條件的大企業更是投入較大的資金組織“公司+基地”,進行更高層次的專業化生產。這種模式不僅可以解決用較小的資本從事較大規模生產的資金問題,還可解決禽蛋業的抗疫病風險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更有利于高端市場的培育,實現品牌經營戰略。
但我國畜產品加工業發展時間較短,科技水平較低,與發達國家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特別是蛋品加工業,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蛋類產量每年以11.3%的速度增長,但蛋品加工卻非常落后,加工轉化程度僅有0.26%,遠遠低于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蛋品加工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一個極有潛力的產業,一個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產業,希望我國蛋品業界的科技工作者、企業家抓住這個歷史機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對蛋品加工業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充分利用蛋品的特性延伸其使用范圍,做出蛋品加工的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