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肉鴨對雜粕型日糧煙酸的需要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8-04-24

    

    摘 要:本試驗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選擇10日齡健康櫻桃谷肉鴨240只,按公母各半,體重相近的原則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15只,根據玉米-雜粕型日糧中不同煙酸含量(40、60、80及100mg/kg)分別飼喂試驗肉鴨至31日齡。結果表明:10~17日齡以煙酸含量為60mg/kg日增重較好,以煙酸含量為100mg/kg日糧的料肉比較好;10~24日齡以煙酸含量為60mg/kg日糧日增重較好,煙酸含量為40mg/kg的料肉比較好;10~31日齡以煙酸含量為80mg/kg日糧日增重和料肉比較好。
    關鍵詞:煙酸;雜粕;肉鴨

    煙酸又名尼克酸、維生素PP或抗癲皮病維生素,為白色、無味的針狀結晶,是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嘧啶類衍生物,化學名為3-吡啶羧酸,分子式為C6H5NO2,分子量123.11。煙酸化學結構簡單、理化性質穩定,不易被酸、堿和熱破壞。通常煙酸在小腸黏膜上轉變成煙酰胺,然后在組織中與蛋白質結合,生成兩種重要的輔酶——NAD(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NADP(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即輔酶Ⅰ和輔酶Ⅱ(崔立,1999;武書庚等,2002;陳桂銀等,2004)。因兩種輔酶可以提高脫氫、氫化和還原過程中多種酶的活性,參與體內多支路反應,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氧化,以及甘油三酯合成和水解,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合成。從而使煙酸在能量生成和貯存、組織生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麻益良,1997)。藥理水平的煙酸還具有抗脂肪降解的作用,降低血漿游離脂肪酸濃度和周轉速度。在養殖應用中要做到適量添加,如肉鴨的日糧中若得不到足量的煙酸便不能在體內合成足夠的輔酶Ⅰ和輔酶Ⅱ,從而影響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分解,最終導致生產性能下降,表現為食欲下降、消化紊亂、腹瀉、生長緩慢、羽毛生長不良,偶爾也會出現鱗片狀皮炎,并有曲腿內彎現象。而攝入過量煙酸不僅會增加飼料成本,還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心搏增加,因呼吸加快而導致呼吸麻痹,出現中毒性脂肪肝,抑制生長,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因此,確定肉鴨適宜的煙酸需要量就顯得特別重要。隨著肉鴨飼養密度加大產生的應激及出現的亞臨床疾病,導致飼料添加劑中抗生素使用的泛濫,因此維持一個好的煙酸水平以達到最佳的健康水平和生產性能顯得尤其重要(朱澤遠等,1999)。在生產實際中,肉鴨料中的雜粕用量較大,肉鴨對雜粕日糧的消化利用不同于玉米-豆粕型,對煙酸的需要量也應有所不同,但具體數據尚未見報道。參照 NRC(1994)所確定的煙酸需要量,本試驗設計4個梯度的煙酸需要量,通過飼養試驗反映不同煙酸量對肉鴨生產性能的影響,從而篩選出適合目前肉鴨生長的煙酸需要量,旨在為實際生產中煙酸添加量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表1)。

表1 日糧煙酸水平對肉鴨生產性能影響試驗設計 g/t

組別

基礎日糧

處理1

處理2

處理3

煙酸

40

60

80

100

    1.2 試驗日糧
    在相同基礎日糧的基礎上添加不同梯度的煙酸,試驗選用的飼料級煙酸,含量≥99.5%,瑞士龍沙公司生產(表2)。

表2 肉鴨試驗基礎日糧配方

原料名稱 配比/% 營養指標
玉米
豆粕
棉籽粕
菜籽粕
磷酸氫鈣(粉)
鈣粉
食鹽
賴氨酸硫酸鹽(65%)
蛋氨酸(DL-Met)
膽堿(VB4,50%)
預混料
合計
69.00
17.50
5.00
4.00
1.85
0.95
0.30
0.20
0.10
0.10
1.00
100.00
ME 11.92MJ/kg
CP 17.5%
Ca 0.90%
TP 0.75%
AP 0.46%
Lys 0.85%
Met 0.40%
M+C 0.79%
Trp 0.17%
煙酸40mg/kg

    1.3 試驗動物
    選用10日齡健康櫻桃谷肉鴨為研究對象,飼喂至31日齡結束,試驗設計4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公母各半),每個重復15只,共計240只。
    1.4 飼養管理
    購買佳英公司的1日齡健康肉鴨苗300只,公母各半,進雛時飼喂電解多維水,在馮光德實驗基地三臺蘆溪鴨場育雛舍內采取網上平養方式飼喂至10日齡,期間采取自由飲水和自由采食,注射鴨瘟—鴨肝炎兩聯苗。10日齡后轉移至成鴨舍,按試驗要求隨機分組,根據分組情況飼喂試驗日糧,自由飲水,每周消毒1次。每周稱試驗肉鴨體重、飼料投料量及余料量。飼喂至31日齡稱重,結束飼養試驗。
    1.5 測定指標
    (1)稱量試驗肉鴨10、17、24及31日齡體重;
    (2)稱量各重復每周試驗日糧的投料量及余料量;
    (3)根據上述結果,計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肉比。
    1.6 統計分析
    數據用SPSS11.0進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較。

    2 結 果
    由表3可知,所有試驗肉鴨在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的情況下進行試驗。除10~17日齡期間表現出對照組的料肉比要顯著高于日糧煙酸含量60mg/kg和100mg/kg(P<0.05)外,其他處理和其他測定指標均表現為差異不顯著(P>0.05)。以飼喂基礎日糧的組為對照(按100%計),其他各處理的測定指標情況見表4。

表3 不同梯度煙酸對肉鴨生長性能的影響    g/只,kg/只,g/只/d

處理

1

2

3

4

10d體重
17d體重
10d~17d
ADG
ADFI
FCR
24d體重
10d~24d
ADG
ADFI
FCR
31d體重
10d~31d
ADG
ADFI
FCR

395.6±11.0
912.2±22.2

73.8±1.6
127.1±3.0
1.73±0.01a
1.54±0.06

81.7±3.5
151.8±6.9
1.86±0.01
2 164.2±0.6

84.2±2.7
179.1±5.9
2.13±0.04

395.1±12.0
930.4±29.1

76.5±3.0
127.6±3.0
1.67±0.04b
1.56±0.05

82.9±2.6
156.5±3.0
1.89±0.05
2 195.4±0.7

85.7±2.5
182.2±5.6
2.13±0.06

395.8±12.9
922.0±42.6

76.1±3.8
128.7±3.1
1.70±0.06ab
1.57±0.06

83.5±3.9
155.2±4.1
1.86±0.05
2 193.1±0.4

85.6±2.7
180.6±4.1
2.11±0.02

395.8±11.3
912.2±22.2

75.2±5.1
125.5±7.4
1.67±0.02b
1.53±0.07

81.4±3.5
152.1±8.8
1.87±0.04
2 152.3±0.3

83.6±4.5
177.0±9.3
2.12±0.02

注:同行右肩上標有不同字母的表示差異顯著(P<0.05)。

表4 以基礎日糧對照,各處理檢測指標的結果 %

處理 1 2 3 4
10d體重
17d體重
10d~17d
ADG
ADFI
FCR
24d體重
10d~24d
ADG
ADFI
FCR
31d體重
10~31d
ADG
ADFI
FCR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2

104
100
97
101

102
103
101
101

102
102
100
100
102

103
101
98
102

102
102
101
101

102
101
99
100
101

102
99
97
100

100
100
100
99

99
99
100

    由表4可知,10~17日齡以煙酸含量為60mg/kg日增重較好,以煙酸含量為100mg/kg日糧的料肉比較好;10~24日齡以煙酸含量為60mg/kg日糧日增重較好,煙酸含量為40mg/kg的料肉比較好;10~31日齡以煙酸含量為80mg/kg日糧日增重和料肉比較好。

    3 討 論
    3.1 日糧類型對煙酸需要量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表明,10日齡肉鴨飼喂至31日齡時,在日糧色氨酸含量為0.17%的條件下,煙酸添加量為80mg/kg有利于提高肉鴨生長速度,降低料肉比。這一試驗結果基于基礎日糧為玉米-雜粕型日糧,因飼料中的煙酸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為游離態煙酸,一種為結合型煙酸。后者不能被動物吸收,而谷物飼料中有很大部分煙酸以結合形式存在,尤其是玉米中結合型煙酸約占煙酸總量85%~90%,利用率很低,僅為30%(陳桂銀,2004)。試驗中各個梯度的煙酸水平并未在生產性能方面體現出差異顯著(P>0.05),這與朱澤遠等(1999)的試驗結果一致。因飼養時間只有21d(3周)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煙酸水平對生產性能的顯著影響。以玉米-豆粕型日糧為基礎,將21日齡肉鴨作為研究對象,飼喂至42日齡,日糧色氨酸含量為0.16%,添加煙酸60mg/kg可達到較理想的生產性能(朱澤遠等,1999),與本試驗結果基礎一致,因為豆粕型日糧中的煙酸利用率高于雜粕型日糧(James,1949;盧智文,1998),為達到較理想的生產性能則需要更高水平的煙酸。Ruiz等(1990)試驗證明用玉米-豆粕型日糧確定的需要量不適合飼喂小麥為基礎日糧的雞,確定雛雞煙酸需要量為100mg/kg。因此,根據NRC(1994)推薦的煙酸需要量并不適合于小麥型日糧。James等(1949)在大鼠試驗中發現,日糧碳水化合物類型影響煙酸需要量,主要影響煙酸在小腸黏膜的合成量。如果日糧中含有較多的果糖或蔗糖則對煙酸的需要量高于日糧中以糊精、淀粉為主(主要碳水化合物為葡萄糖)的日糧。結果還表明在果糖代謝中煙酸消耗比葡萄糖的要大。
    3.2 日糧色氨酸對煙酸需要量的影響
    色氨酸是煙酸的前體物(李武,2002),色氨酸是肉鴨維持和生長的必需氨基酸之一,是玉米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同時,色氨酸和煙酸在動物體內的代謝存在互作關系(吳妙宗等,2002)。兩者間的數量關系依賴于色氨酸的量和分解途徑間的競爭。
    吳妙宗等(1999)對0~3周齡肉仔雞日糧色氨酸和煙酸營養互作關系進行研究(基礎日糧:色氨酸0.16%,煙酸22mg/kg),結果表明,在任何一個料肉比下,均存在色氨酸與煙酸的互相節約作用,即在煙酸(或色氨酸)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可以降低肉仔雞對色氨酸(或煙酸)的需要量,而且體內色氨酸轉化成煙酸的效率隨日糧色氨酸或煙酸水平而呈現動態變化(適宜添加量分別為0.06%和40mg/kg)。這種動態變化發生遺傳變異可導致煙酸需要量在物種和品系間的差異。因此,NRC(1994)對肉鴨后期煙酸推薦量為55mg/kg,遠遠高于肉雞和產蛋雞的推薦量(分別為35mg/kg和10mg/kg)。鴨子和火雞將色氨酸轉化成煙酸的能力較低(Dilorenzo,1972),而使其對煙酸需要量比雞更多。
    吡啶羧酸化酶(PAC)是控制色氨酸代謝交替轉化最終物質的關鍵因子。該酶活性越高,色氨酸轉化為煙酸的量就少;反之則色氨酸轉化為煙酸的量就多。PAC酶活性高低與動物種類有關,鴨肝臟內的PAC酶活性比雞高3~6倍,通常雞體內實際酶活率為2%~3%,而鴨只有0.5%(Chen等,1996),其試驗表明,日糧中添加色氨酸或煙酸均能改善肉仔雞生長和防止煙酸缺乏癥,而北京鴨和雌番鴨只有添加煙酸才能防止煙酸缺乏癥。本試驗是在日糧色氨酸水平為0.17%基礎上進行的,為達到較理想的肉鴨生長成績,故對煙酸需要量更高。

    4 小 結
    在玉米-雜粕型日糧中,當色氨酸水平為0.17%時,10至31日齡階段肉鴨為達到理想生產性能所需的煙酸為80mg/kg。因生產實際中檢測指標有限,不能更加深入研究肉鴨煙酸需要量,只能通過生產性能來反映,最好能夠建立色氨酸與煙酸的動態平衡曲線方程等,通過測定血液中甘油三酯、血漿膽固醇、 β-脂蛋白和游離脂肪酸含量來反映其對肉鴨脂肪代謝的影響,從而確定肉鴨不同情況下煙酸的需要量。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