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畜牧業地位發展富民產業
王翔坤副市長在會上做了講話,他特別指出了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意義。畜牧業是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牧業在農業經濟所占比重決定農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畜牧業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選擇,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是實現縣域經濟振興的需要。
發展現代畜牧業是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突破口。畜牧業是一個傳統的產業,資源廣、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受環境、氣候等自然因素制約比較小,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強,發展空間大,既可以組織規模化生產,又可以單家獨戶飼養,是一個千家萬戶都能做的富民產業。同時,現代畜牧業特別是畜牧加工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土地的依存度低,單位產出率高,能夠大量吸納和就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在促進農民增收、解決“三農”問題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重大動物疾病防控工作事關畜牧業興衰存亡,事關公共衛生安全,是動物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春天是動物疫情的多發季節,各級政府特別是動監部門必須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保持清醒頭腦,時刻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準備。當前重點是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藍耳病、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的春季集中防疫工作。要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部署。要繼續實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領導責任制,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部門領導是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機制,一級抓一級,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畜牧業發展迅猛成為農業主導產業
沈陽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局長陳永祥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
畜牧業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成為農業中的主導產業。2007年全市肉蛋奶產量達到172.4萬噸,牧業產值達162.4億元,牧業產值占農業比重達53.6%,連續兩年超過半壁江山,實現了由農業的附屬產業向主導產業的過渡。畜牧業產值在全省排名始終保持首位,在全國副省級城市排名由2002年的第九位上升到第四位;我市由畜產品調入大市變成調出大市,形成了肉牛、肉羊、生豬、蛋禽、乳品、飼料等六大產業鏈條。
綜合防控能力明顯提高,重大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制定了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完善了應急與指揮體系和管理規范。全面落實了免疫、檢疫、監測、預警等防控措施,重大動物疫情連續三年保持零發生,動物防疫工作處于全國先進行列。
實現“2158”計劃奔向畜牧現代化
會議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今后五年,是我市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實施現代畜牧業發展計劃統領全局,把我市建成“技術集約型、資源高效型、環境友好型”畜牧業大市。具體目標是:實現“2158”發展計劃,即:到2012年,全市畜牧業產值要實現240億元,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到1240元,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要達到58%;同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37萬噸、75萬噸和43萬噸,年遞增率分別為9.0%、7.7%和6.3%,基本實現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格局;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達到無疫區示范區標準,重大動物疫情保持零發生;畜產品安全監管體系健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檢出率控制在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