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ASA-IM)與地方飼料企業的合作,拓寬國內飼料企業技術人員的國際視野,提高國內飼料技術水平,學習泰國在新飼料原料應用方面的先進技術,應對目前國內不斷高漲的飼料原料行情,增強飼料企業生產的靈活性及改善飼料產品的經濟效益,由ASA-IM飼料技術主任程宗佳博士組織的“豆粕、膨化全脂大豆及木薯在動物飼料中的應用”赴泰研修班一行四十一人于2007年12月16日分別從廣州及北京飛抵泰國首都曼谷,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和參觀活動。本次活動受到了中國飼料工業協會、ASA-IM泰國辦事處及各地方飼料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在ASA-IM的精心安排和全程陪同下,首先邀請了泰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系的吾泰.卡托副教授和蘇甘亞.菊圖樸蓬講師在曼谷五星級的瑞士酒店進行了兩天的技術培訓,培訓主要內容為飼料生產技術、飼料原料品質控制和膨化大豆-木薯日糧的配制和應用,期間泰國商業部外貿司的官員也就泰國木薯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解釋。之后,訪問團參觀了納考帕托姆省吳惠平女士的木薯的種植和加工廠,深入了解了木薯的種植、收獲、去皮、粉碎、去毒等加工工藝,結合技術培訓的理論知識加深了對木薯生產及應用的實際了解。此外訪問團參觀了泰國正大(CP)新建的現代化飼料生產廠,并就膨化大豆-木薯日糧的配制、生產及應用與該廠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了對本次研修班主題的理解和認識。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泰國飼料工業
泰國位于東南亞,農業在其經濟和社會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農業收入的60%來自農作物,其余來自水產養殖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和農業服務。泰國的肉雞行業基本全面實行一條龍,大的商業飼料公司生產飼料,并為有合同關系的農戶提供獸醫服務,生產周期結束時按固定價格收購肉雞,通常還經營自己的養雞場以供應出口市場。泰國的肉雞一條龍企業已成功的向日本和歐盟出售冷卻/冷凍雞肉和各種分割肉。泰國的養豬業也全面商業化,與水產業相似,逐漸向一條龍企業形式發展。
泰國生產的飼料主要用于肉雞業和養蝦業,2002年飼料總產量約為990萬噸,但隨著高度集約化并以出口為導向的家禽產業遭受禽流感的重創后,泰國政府集中資源整合生豬養殖及水產業,并努力保護和重建肉雞出口市場,目前飼料產量已逐漸恢復到約950萬噸,接近禽流感前的生產水平。畜牧業的不斷發展促使一些飼料加工廠不斷擴大生產能力,泰國生產飼料總量的80%由約60家商業飼料加工廠生產。
泰國飼料加工業和養殖業大約起步于三十五年,目前商業飼料廠或肉雞一條龍企業往往都裝備有錘片粉碎機、攪拌機、膨化機和制粒機。泰國的肉雞一條龍企業普遍采用膨化機,生產不帶沙門氏菌的飼料并提高顆粒飼料質量和飼料轉化率,這有利于其生產向歐洲和日本出口高衛生標準的雞肉。由于油脂價格偏高,利用干法或濕法膨化機制作膨化全脂大豆在泰國的大豆加工廠、膨化大豆生產企業、養豬農戶和肉雞一條龍企業也得到廣泛應用,濕法膨化機還被應用在浮性魚飼料、蛙、膨化玉米(碎米)和寵物料上。
泰國飼料配方以玉米-大豆(豆粕)或木薯-大豆(豆粕)日糧為主,木薯顆粒和魚粉基本上自給自足。泰國肉雞生產一條龍企業已經認識到去皮豆粕的真正價值,而普通農戶在自配料中往往采用帶有8%左右豆皮的普通豆粕。泰國當地的榨油企業往往偏愛質量穩定且價格合理的美國大豆。
我們所參觀的泰國CP飼料廠位于曼谷東北部約300公里可樂府,這里是正大集團產業基地。這家飼料廠是目前正大集團最大的飼料廠,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雞飼料廠,生產能力可達10萬噸/月,實際年產量約60萬噸,主要生產供該集團自己的肉雞養殖場的肉雞料。該飼料廠生產基地現代化程度極高,飼料加工過程受電腦控制,擁有兩臺世界上最大的CPM制粒機,其混合機每三分鐘可以完成每批次十噸的混合作業,生產車間的吸風系統極其先進,在生產車間幾乎感覺不到粉塵的存在,在打包工段采用可移動的輸送裝置可極大的減少飼料裝卸的人力成本。CP飼料廠采用立桶倉儲存豆粕的技術受到諸多飼料企業的關注,技術人員介紹了其所采用的LAIDIG公司立桶倉獨創的底部回收系統可有效防止結拱,另外對豆粕水分有著嚴格的控制,要求低于12%,再加上由于生產規模較大,立桶倉中豆粕的周轉較快,所以能成功的應用立桶倉儲存豆粕。訪問團在CP飼料廠的頂層合影留念,之后在會議室與技術人員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二.木薯產業及其應用
木薯作為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植物,與泰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目前泰國是世界第三大木薯生產國,占全球總量的10%,但其木薯制品出口世界第一,占全球木薯貿易總量90%以上。由于生產木薯有利的氣候條件和木薯種植豐富的經驗,以及泰國政府的大力扶持等諸多因素使得泰國成為飼料用和其他工業用木薯干和木薯顆粒全世界最可靠的供應國。
木薯作為在豬、家禽和反芻動物日糧中的應用已經在泰國應用超過15年,而大量成功的推廣應用是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才開始的。泰國的養殖及飼料工業在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創,由于泰侏的貶值飼料生產及養殖成本急劇增加,而食品的價格由于購買力的下降而相對降低,同時由于歐盟對于木薯進口政策的改變導致泰國木薯出口價格嚴重受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泰國政府開始大力支持和推廣木薯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
木薯中富含極易消化的淀粉,并且幾乎沒有霉菌污染和毒性,使其可以作為飼料中主要的淀粉來源,木薯中含有的天然乳酸菌和酵母菌有利于動物腸道內保持正常的菌群平衡,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并且減少飼養場的臭味和蒼蠅數量,另外其較低的價格,用于動物生產時更經濟。但木薯容重較低、氨基酸不平衡、粉塵較大等問題限制著其在飼料中的應用,因此必須進行合理的配方,如在木薯日糧中添加較多的優質蛋白,如豆粕或膨化全脂大豆進行營養平衡以補償木薯的低蛋白質和低氨基酸含量;木薯片含軟性的淀粉而非常蓬松,對其粉碎時總是會產生大量粉塵,飼料廠需要采用吸風裝置,且在動物采食粉狀木薯日糧時粉塵總是會對采食造成干擾,如促使動物增加飲水量而減少采食量,從而降低動物的生長性能,使用膨化大豆,其高含量的脂肪可以減少日糧中的粉塵,同時提高制粒的產量。此外木薯的脂肪含量低會導致動物體內的體脂質堅,膨化大豆的油脂可有效改善胴體脂肪的堅實度。膨化大豆除了能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以外,還具有高含量的亞油酸和卵磷脂,這是兩種對豬和家禽都非常有用的養分。
經過十年多的推廣和實踐,在泰國豬、奶牛和肉牛以及鴨日糧中木薯的應用極為普遍。泰國養殖場的應用表明木薯在日糧中應用可以帶來以下好處:良好的生產性能及胴體品質,且降低了飼料成本;減少養殖用藥成本并改善動物健康;降低養殖場糞便惡臭氣味,降低環境污染。
三.體會和認識
此次參觀學習ASA-IM邀請的均為國內飼料企業的技術及管理人員,在學習和參觀的過程中,不論是在講座的休息期間還是戶外參觀訪問的途中,團內成員經常就飼料及養殖行業內的諸多問題展開激烈而深入的討論。討論中不僅有來自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工作處官方的指導、ASA-IM非盈利機構專家的觀點,還有包括來自十余個省份的近三十家中大型飼料企業和養殖企業一線的技術及管理人員的聲音,團員們對上至畜牧行業的國家政策方針及戰略規劃,下至具體企業的發展及市場開拓,都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其中在一些具體技術問題的生動討論上體現出現代飼料企業注重務實、體現創新和積極學習的態度,如飼料原料的使用如血漿蛋白粉是否會導致疾病傳播,酶制劑等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價值,豬高熱病的防治體會,飼料行業發展的趨勢及問題。另外探討過程中企業家們一致看好中國飼料行業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期間也表達了本土企業急需做大做強,走出國門的想法,這些都為此次活動的圓滿成功增添了不少的亮點,簡單總結如下。
第一,農業一定要走產業化之路。此次參觀學習可以看出泰國木薯產業與正大集團所走之路均是一條標準的產業化之路。泰國木薯工業為滿足國內外不斷變化的需求,實施了廣泛的研發以便引進新的木薯產品和持續改善其品質,制定嚴格的檢驗標準和制造規范,大量的研究及推廣木薯的應用,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產品出口國,木薯工業每年出口3千億泰幣(近900億美金),出口到100多個國家。而泰國正大其業務是從種子的銷售開始的,逐步發展壯大,形成由種子改良—種植業—飼料業—養殖業—農牧業產品加工、食品銷售、進口貿易等組成的現代農牧業產業鏈,成為世界現代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的典范。目前經過禽流感洗禮的中國飼料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很多企業已經在做整合資源,建立完整的產業鏈來抵抗行業風險的工作了。
第二,農牧企業需要與農民進行合作。泰國的農民土地是私有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在這樣的條件下,木薯種植場與農民容易建立合理的利益機制。農民用自己的土地到銀行貸款,投資設施及人力進行木薯種植,與木薯加工廠簽合同約定木薯的數量、價格和質量標準等,等收獲后按規定價格賣給加工廠。同樣,在泰國正大的養殖系統里,農民拿自己的土地到銀行貸款,購買設施、安裝大棚及正大集團的種雞。正大集團與他們進行合同約定,不僅數量、價格,還有技術標準、技術服務等。而中國由于土地是生產責任承包制,且人均土地面積小,這樣不利于形成統一的利益機制,尤其是無法進行規模化種植和養殖,產生不了規模效益。再者,由于農民素質的原因,在各方面與產業化要求有其不協調的一面。因此,農牧企業與農民的聯合需要在初期由政府出面進行協調,只有類似“公司+農戶”這種把企業與農民的利益緊密地聯系起來的模式才有利于產業化推進。
第三,農牧企業應大力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木薯作為一種特產被泰國發展成為一個年出口100多個國家,900億美金的一個大產業,其中不可或缺的是政府鼓勵和支持“走出去”的戰略,以及企業向外拓展市場的決心。正大集團在20多個地區、國家,下屬400多家公司,就是在中國也建立213家企業,年銷售300億人民幣,可見其對外擴張的能力。目前國內的企業也逐漸在走出去,在本次訪問團中也不乏高瞻遠矚的國內企業的大手筆,如寧波天邦公司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上市,江西艾格菲(百世騰集團)在納斯達克上市,正昌集團收購CPM所有股權和設備,部分企業的飼料產品占領國外市場等。
第四,飼料技術創新是飼料企業永恒的主題。單一的產品結構和落后的技術會導致飼料企業在突發市場環境變化情況下缺乏應對之策,從而蒙受慘重的損失。國內飼料企業在產品調整和技術創新上加大投入,可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長遠來講也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目前國內豬高熱病的陰云未散,飼料原料價格不斷挑戰新高,這給飼料企業都增加了巨大了壓力,而此次活動為國內的飼料企業擴展了國際化的視野,學習了國外獨特而先進的應用技術,而膨化大豆-木薯日糧不僅從動物生產性能和健康,飼料生產成本及環境保護上均為國內飼料企業指出了一條實用性的參考技術。
4.總結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行得到了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工作處閆奎友處長以及各地方飼料企業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謝。ASA-IM一貫秉承著同中國飼料界密切合作,促進中國飼料技術及管理人員與國外先進技術和信息的交流和探討,致力提高中國飼料的生產能力,為中國飼料工業的進步而努力。
2.沈陽波音飼料公司王連志(中)與吾泰.卡托副教授(右)交流技術問題,程宗佳博士(左)翻譯
3.團員進行飼料原料品質鏡檢內容的學習
4.團員在培訓休息期間與蘇甘亞.菊圖樸蓬教授(右四)進行交流,程宗佳博士(右二)為雙方翻譯
5.培訓結束后團員在泰國曼谷瑞士酒店合影留念
6.訪問團參觀木薯加工場
7.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工作處閆奎友處長(左)與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飼料技術主任程宗佳博士(右)參觀木薯種植
8.訪問團在與木薯加工廠廠主吳惠平女士(中)進行交流
9.泰國正大飼料廠技術人員為參觀團一行介紹該飼料廠的情況
10.ASA-IM飼料技術主任程宗佳博士(左)在回國途中泰國曼谷機場為江蘇封氏農業副總華建英女士(右)講解豬飼料配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