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粉是重要的動物蛋白飼料,蛋白質含量高(通常高于60%),而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促生長因子,對多種家禽、家畜和水產動物的飼喂效果十分顯著,在水產養殖及畜產養殖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養殖產量占世界水產養殖總產量的70%,水產魚粉蛋白飼料的生產、消費也居世界首位。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和特種水產養殖的快速發展,優質魚粉蛋白飼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開發優質魚粉蛋白飼料的意義重大。目前我國魚粉加工的原料主要為低值海產小雜魚以及魚的內臟、皮、骨等下腳料。原料的鮮度對于魚粉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影響,用腐敗的原料生產魚粉,不僅影響到魚粉的產量和質量,而且使車間和工廠周圍產生惡臭,造成環境污染。由于我國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捕撈的低值魚在運輸過程中至加工前未得到有效的保鮮,即使保鮮也是簡單地用碎冰處理,導致加工原料新鮮度不高,揮發性鹽基氮、組胺和沙門氏菌超標,基本不能用于特種水產飼料和幼齡畜禽飼料。因此如何保證原料的新鮮對于生產優質魚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原料及預處理
七星魚(體長在3cm~4cm,平均體重為30g),購于浙江海洋學院周邊集貿市場,要求采購時為活魚。
1.2 輔料
甲醛;亞硝酸鈉;鹽酸。
1.3 實驗方法
原料采購回來后殺死,但不進行剖殺。分別用不同濃度的甲醛、亞硝酸鈉和鹽酸溶液浸泡10min,瀝干后裝入塑料托盤中,托盤規格為117mm×112mm,每盤裝250g,再用PE薄膜熱封,立刻置于-3℃條件下貯藏。貯藏過程中每10d按照AOAC方法分析取樣,進行感官評定、硫代巴比妥酸(TBA)和三甲胺(TMA)測定。
1.3.1 感官評定方法
規定最高值為9分,低于5分為不合格。評判小組成員為10人,從魚樣品的皮膚、眼睛、魚鰓以及氣味和內部組織狀態等方面進行評定,最后給出各自分數值,總分為50分。
1.3.2 三甲胺(TMA)測定
取絞碎樣品20g,加入70mL蒸餾水和10mL20%三氯乙酸,震蕩搖勻,蛋白質沉淀后過濾。在Maijel Gerson反應瓶中加入5mL濾液、1mL的10%甲醛溶液、10mL甲苯和3mL碳酸鉀溶液,上下劇烈震蕩60次,靜置20min,吸去下面水層,加入0.5g無水硫酸鈉,脫水,吸出5mL預先已置有5mL0.02%苦味酸甲苯溶液的試管中,在410nm波長下比色測定。
1.3.3 TBA的測定
取10mL樣品于凱氏蒸餾瓶中,加入20mL蒸餾水攪拌均勻,再加2mL鹽酸溶液及2mL液體石蠟,采用水蒸氣蒸餾,收集50mL蒸餾液。取5mL蒸餾液于帶賽試管中,加入5mL TBA溶液(0.2883g/100mL 90%冰醋酸),搖勻,在100℃水浴中加熱35min。空白用5mL蒸餾水代替。反應管冷卻后再538nm波長下測定吸光值。TBA=吸光值×7.8,單位為mg丙二醛/100g樣品。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樣品新鮮度的影響
表1 L9(34)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
甲醛A |
亞硝酸鈉B |
鹽酸C |
1 |
0.02 |
2 |
1 |
2 |
0.04 |
4 |
3 |
3 |
0.06 |
6 |
5 |
正交試驗采用3因素3水平,見表1,共9個實驗組。實驗過程中,前20d內各組樣品無論從色澤還是氣味等均無較大變化。1組、8組樣品第30天開始,魚體表面變得發粘,有輕微異味,但異味不明顯。其余各組樣品品質保存較好。從第40天開始,1組、8組樣品出現明顯異味,魚體黏度明顯加重,魚鰓顏色變得暗淡,呈現灰紅色,鱗片有輕微脫落跡象,魚體腹部也出現膨脹。其余各組中4組、6組樣品出現輕微異味,但其余感官指標分數仍然較高,仍屬可接受范圍。到第60天時,1組、8組樣品魚的眼球完全干癟,魚鰓呈現褐色,帶有污穢粘液,體表黯淡無光,鱗片輕輕觸動就脫落,出現難聞的腐敗氣味,感官評定屬于腐敗。2組、3組、5組、7組樣品感官評分仍然較高,無任何腐敗跡象發生。其余兩組出現輕微腐敗現象。
表2 L9(34)正交試驗結果與級差分析
處理號 |
因子 |
指標 | ||||
|
A |
B |
C |
|
TMA(mg/100g) |
TBA(mg/100g) |
1 |
1 |
1 |
1 |
1 |
1.27 |
0.84 |
2 |
1 |
2 |
2 |
2 |
1.34 |
0.64 |
3 |
1 |
3 |
3 |
3 |
1.28 |
0.53 |
4 |
2 |
1 |
2 |
3 |
1.37 |
0.52 |
5 |
2 |
2 |
3 |
1 |
1.25 |
0.44 |
6 |
2 |
3 |
1 |
2 |
1.62 |
0.74 |
7 |
3 |
1 |
3 |
2 |
1.26 |
0.58 |
8 |
3 |
2 |
1 |
3 |
1.45 |
0.76 |
9 |
3 |
3 |
2 |
1 |
1.36 |
0.55 |
級差 分析 |
K1j |
3.89 |
3.90 |
4.34 |
|
|
K2j |
4.23 |
4.04 |
4.07 |
|
| |
K3j |
4.07 |
4.26 |
3.79 |
|
| |
Rj(K) |
0.34 |
0.36 |
0.55 |
|
| |
因子主次 |
C |
B |
A |
|
| |
K1j |
2.01 |
1.94 |
2.24 |
|
| |
K1j |
1.70 |
1.84 |
1.92 |
|
| |
K1j |
1.89 |
1.82 |
1.55 |
|
| |
Rj(K) |
0.31 |
0.12 |
0.43 |
|
| |
因子主次 |
c |
a |
b |
|
|
鹽酸具有使魚體本身含有的自溶酶活力下降的作用,同時酸降低pH值,可以抑制腐敗微生物的生長來達到防腐的目的。有資料表明,利用硫酸等無機酸可以使魚達到半年以上的長期貯藏效果。在使用強酸貯藏時,如果酸用量過度,魚體蛋白質容易發生水解,具體表現為非蛋白氮的含量將大大增加,維生素也遭到破壞,因此本試驗采用酸性較弱的鹽酸,保藏效果也達到了60d,且貯藏到60d時產品品質仍然較好。甲醛溶液也是一種防腐劑,能夠使魚體蛋白質凝固,自溶酶活力消失,也具有抑制腐敗微生物活動的作用,但單獨使用甲醛會使魚體肌肉組織變得僵硬,給后續加工造成諸多不便。同時亞硝酸鈉也具有防腐的作用,但由于亞硝酸鈉具有毒性,因而用量要嚴格控制。由表2可知,甲醛、亞硝酸鈉以及鹽酸之間的不同配比對產品的抗腐敗作用不同,其中鹽酸的作用最大,樣品的抗腐敗能力隨著酸用量的增大而增強。雖然大部分亞硝酸鈉在干燥和壓榨液濃縮等高溫處理過程中分解掉,但由實驗證明,每100g魚粉中亞硝酸鈉含量超過20mg就會對飼養牲畜等造成傷害,因此,亞硝酸鈉要嚴格控制用量。
表3 各組感官評定結果
項目 |
氣味 |
魚鰓 |
鱗片 |
體表狀態 |
得分 |
2 |
無異味 |
暗紅色,有光澤 |
觸動后有脫落 |
有少許粘液 |
40 |
3 |
無異味 |
鮮紅色 |
松散有脫落 |
光滑 |
36 |
5 |
無異味 |
暗紅,無光澤 |
較為緊實 |
光滑 |
38 |
7 |
無異味 |
鮮紅色 |
緊實 |
較為光滑 |
44 |
2.2 保鮮參數的確定
由表3可知,在符合試驗要求的剩余4組中,結合感官評定結果,第7組貯藏條件最佳,產品在試驗結束后仍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無腐敗,無變質。因此,甲醛、亞硝酸鈉和鹽酸的最佳配方為第7組,即甲醛為0.06%,亞硝酸鈉2%,鹽酸6%。
3 結語
我國是水產品生產大國,其中相當一部分為海產小雜魚,種類繁多,產量巨大,我國每年沿海地區單鳀魚一種就有幾百萬t。這些魚肉少刺多,經濟價值低,捕獲后如不能及時處理腐爛速度極快,漁民捕獲后不得不棄掉,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雖然我國魚粉產量不斷增加,但可應用于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的魚粉還需要依賴進口。因此充分利用海產小雜魚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對小雜魚的保鮮工藝進行了初步探討,有望為小雜魚的利用提供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