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肉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構成其占據市場的內在動力,而世界范圍內的禽產品加工市場需求強勁。當前,我國科研人員應審時度勢,緊緊圍繞發展民族品牌和國內外需要的產品,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加工能力,從而促進家禽業的蓬勃發展。
優化產品結構適應消費需求,開發按部位分割的禽肉制品
結合市場調研,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消費者將更加關注分割制品,他們希望可直接或進行簡單的加熱即可食用;未來快餐業的崛起、旅游業的發展必將需要各種各樣的分割制品及旅游休閑小包裝禽肉制品。集方便、營養于一體的分割制品如雞肉串、雞肉熟食、雞肉腸、雞肉脯等已在北京、大連、濰坊等大城市嶄露頭角,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因此,為適應市場的需求,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工藝,發展深精加工產品,開發多品種、差別化、多風味小包裝,力爭創特色,創品牌。
讓中式傳統禽肉制品走向現代化
對于一些傳統的名特優產品,我們應該努力使傳統技術與現代工藝相結合,保留傳統風味特色,實行現代化生產,推行標準化包裝,力創名、特、優產品;并積極與世界各國在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上開展合作與競爭,使美味、可口、色香味俱佳的中國傳統風味禽肉制品繼續發揚光大。
發展低溫禽肉制品
我國目前仍以高溫加熱的肉制品為主,因滅菌效果好、在常溫下有較長的貨架期而較為適合當前食品行業衛生條件差、冷藏鏈不完善的狀況,尤其適合廣大的農村和中小城市。但普遍以為肉制品在高溫后風味會發生改變,產生過熟味,營養成分(AA、V)易受熱破壞;而低溫肉制品其加熱溫度一般在巴氏消毒溫度范圍內,肉品原營養成分能得到很好保留,風味口感較好,歐美各國肉制品幾乎都屬于中、低溫加熱肉制品。我國已經開始研究和生產低溫肉制品,如江蘇揚州食品制造總廠生產的梅林牌低溫軟包裝火腿肉質鮮嫩,保持冷藏條件風味更佳。可以預測,隨著冷藏鏈在中小城市的普及,低溫肉制品必將是我國今后發展的主要趨勢。
注重產品質量
要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重點企業應力爭通過 ISO9000 系列國際質量認證標準,建立起我國禽肉制品生產的 HACCP 質量管理體系,使國內的禽肉制品質量盡早與國際標準接軌;加快制定和完善產品標準,嚴把質量關,創建高品質名牌產品;規范市場競爭行為,使偽劣產品無立足之地。
提高科技含量
針對目前國內產品的現狀、特征,開發產品要以技術創新為切入點,盡快學習或采用一些先進技術如超微粒粉碎技術、生物工程技術、酶工程技術,壓力氣調保鮮、超高壓技術、冷凍干燥、無菌包裝技術等,以完善加工體系,生產出多樣化、高質量、貯存期長的禽肉制品。
為便于貯存、銷售,保證食品衛生,現代消費要求有完善的包裝
近幾年來,我國的肉類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有了可喜的進步,在一些禽肉加工企業采用了較為先進的真空包裝技術,但絕大多數還無法實現封閉式全自動無菌包裝生產,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二次污,直接影響了產品質量和貨架壽命。因此,為了提高包裝質量,必須學習無菌包裝技術,結合 ACCP 衛生管理,實行全封閉、自動化無菌包裝生產,從而改善產品品質,延長貨架期。
低溫制品保質期短(冷藏條件下也只有 10-20 天)嚴重制約著生產企業的發展 近幾年,歐美等國家紛紛采用先進的保鮮技術(如氣調包裝、輻射保鮮、柵欄技術、超高壓技術等)以延長貨架期。美國食品安全檢查署規定從 2000 年 2 月 22 日起,所有冷藏肉、冷凍肉、經加工的肉和含有肉類的食品都必須用致電離輻射進行消毒處理。我國在這方面僅有初步的研究。著眼未來,科研人員應致力探索保鮮不同條件的禽肉制品的輻射方法和劑量,使低溫制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開發功能性禽肉制品
經濟條件的改善使得消費者更加關注健康食品,而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大都與脂肪、熱量、鹽等攝入過多有關,因此發達國家已對肉類的脂肪、膽固醇、熱量、鈉等嚴格加以控制,生產企業也相繼推出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低鈉的健康肉制品。在我國四低一高(高蛋白)肉制品的開發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已研制出無肉牛排、無肉肉餡以及美容肉制品、藥膳肉制品等。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禽肉制品,將是 21 世紀禽肉制品業面臨的新課題。
生產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的魅力在于它的生產和制作特別講究安全性和無污染性。如綠色食品德州牌扒雞系列產品嚴格執行從土地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從口感、味道、色澤都做到保鮮如初,且保質期長,備受消費者推出和信賴。因此,迎合消費者需求。禽肉制品企業應把握發展機遇,確立綠色資源,實施綠色工程,生產綠色食品。 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走出國門求發展
加工企業要立足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國際市場,根據產品供求數量、衛生檢測要求,審時度勢,選擇突破口。近幾年來,日本的肉雞業不斷萎縮,其絕大部分雞肉依賴進口。我國毗鄰日本,且勞動力便宜。國內幾家大型的肉雞合資企業都是以雞肉串為主出口日本,出口量可能在生產量的 10%左右。以長遠看應鞏固日本市場,并力爭將冷鮮肉打入日本市場。歐盟原為我國雞胸肉出口的較大市場,最近歐盟數次率團來華考察,再度合作的希望不是沒有,關鍵是要在衛生防疫上狠下工夫。
立足國內抓管理
加入 WTO 后,必將會有更多的外資或中外合資肉類加工企業進入中國,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挑戰,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機遇。我國的肉雞企業不僅要學習他們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要學習和借鑒他們的管理模式和現代營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