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科研 » 正文

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ASAIM) 2010班全體學員美國之行感想

  作者: 來源: 日期:2010-05-13  

 為期20天的美國之行結束了,回到工作崗位一陣忙碌后,在美國的學習、參觀、旅游,所見所聞已變成筆記本上的字符、電腦中儲存的照片、腦海中斷斷續續的影像,唯有美國農場參觀時見到的農場主婦,其爽朗的笑聲依舊還在耳畔。

 

這次ASAIM組織的飼料加工技術培訓使我們受益匪淺,除了教授們的精心授課外,飼料廠、農場、養豬場、奶牛場、大學畜牧業科研基地的參觀尤其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面對面的了解、逐個細節的演示、耐心的回答、真誠的交流,使我們對美國農業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 這是一般的參觀考察所難以實現的。

                    

   46日,在ASAIM的組織下,我們由北京出發乘坐UA850美聯航空的班機,開始了期待已久的美國參觀考察之行。從飛機窗口望去,浮云飄在蔚藍的天際,天空的顏色一直在變,當天慢慢呈現出粉嫩接著鵝黃和天藍的漂亮景色時,我們到了美麗的芝加哥,接著轉機到了堪薩斯城,這兒溫度雖低,但空氣清新,令人倍感愜意。

 

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美國現代飼料知識的學習和實地參觀,領略這個超級大國的風采。本來想著美國受金融危機影響肯定非常蕭條,或許這次考察能夠在中國2020年全面超越美國找一些注腳。但是到美國幾天之后,我們徹底從趕超美國的夢中驚醒,感到了美國的實力。在經歷了倒時差的休息后,我們開始了緊張的體驗美式大學的學習生活。堪薩斯州立大學(KSU)古色古香充滿西方藝術氣息的建筑,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蔭和草地,安靜的圖書館,現代化的教室,……一切都是那樣吸引著我們。47-9日在堪薩斯州立大學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學習,學習了先進的飼料加工及生產的知識。

 

7日,首先由Micheal Brouk 博士講解了飼料加工對奶牛生產中的作用,用詳實的數據證明了壓片對瘤胃動物生產性能的顯著作用,對飼料生產科學的指導意義。接著Leland McKinney 博士講解了飼料加工中的質量控制,用獨特的視角講解了從采購源頭控制飼料質量的重要性,特別是從銷售渠道發現質量問題,需要付出更昂貴的代價這句話使我們感觸良多。8日下午,ASAIM程宗佳博士的導師Keith Behnke教授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力量大于科學論證的年代,他從食品安全為切入點講解了全球飼料工業的發展趨勢,特別是飼料加工對飼料安全的影響,對國內飼料廠敲響了警鐘。

Leland Mckinney博士(右二)為團員講解飼料加工技術,ASAIM飼料技術主任程宗佳博士(右一)為團員翻譯。

 

8日,Leland McKinney 博士從生產成本、生產效果綜合考慮了制粒工藝對動物營養整體的影響,并提出了飼料制粒后添加玉米可以大大降低生產能耗的觀點。Fred. Fairchild教授從飼料廠硬件布局及具體的原料輸送、混合設備等各種設備的優缺點講解了整個飼料廠的設計,他講的隨著物料密度變化,所需設備功率也應該變化對飼料廠的實際操作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團員參觀KSU中心雙螺桿膨化料生產線

9,Carl Reed博士講解了美國谷物在目的地的接收與貯存,用生動的圖片和實驗數據展示了谷物現代化的運輸和貯存過程中的防霉、防蟲措施。接著溫格爾公司Joe kearns講解了膨化加工與水產飼料,他們的先進工藝以及每一種設備詳實的試驗數據不得不使我們驚訝,創新來源于實踐,美國飼料企業如此先進,與他們較高的技術轉化力是分不開的。我們國內并不乏先進的動物營養科研成果,但是飼料加工工藝的發展遠不及美國。我們飼料加工工藝方面的研究、飼料機械企業和從事動物科學研究的單位要聯合起來,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開展飼料加工與動物營養關系的基礎研究,建立基礎數據庫,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飼料加工工藝科研方面有新的突破對我們飼料工業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團員在現場學習寵物料的生產技術,ASAIM程宗佳博士翻譯(左三)

 

10日,上午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們趁機領略了堪薩斯城市貌,到處是草地,綠樹成蔭、野花點綴其中,增加了很多的情趣,給人的感覺是那么空曠、錯落有致、寧靜和諧, 好像從來沒有聽見過車鳴笛,看到這樣的景色,現在沒有剛來的時候那么匆忙了,在國內那種因為人多人急節奏快帶來的緊張感和競爭感被慢慢撫平。

 

   下午我們參觀了兩家農場。首先是John Wray的農場。開往農場的路上,芳草濃蔭、農舍儼然,平坦的柏油路在無邊的森林間向遠方延伸。這里古樹參天、陽光明媚,純凈的空氣中散發著一陣陣清香的草料味。這個家族在1954年就開墾了這個農場,他家就建在農場的邊上,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周圍植有高大的樹木,兩戶之間距離很遠(相比中國就似乎是兩個村莊之隔)!中國的農民與美國相比差距很大,首先看人均耕種面積,John的第一個農場有15000畝地,只有農場主John Wray一人耕種,相比中國人均1.5畝地簡直是不可思議;再看耕種方式,各種各樣的農機設備是一應俱全,John Wray的工作就是每天駕駛各種設備在田地里工作,而我們的農村現在雖然機械化程度進步了許多,但相比他們還差很遠!再看一下產量,美國玉米每畝一般是1400—1500斤,最多的可達1800斤,我們國內一般是1200斤(這算是比較高的)!不過美國玉米的價格比較低3.2--4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幣0.44—0.54/斤,而且玉米盈虧點在0..35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幣0.47/斤,其產值與中國差不多,但收益不見得太好!

 

John Wray(中)先生講解他的農場經營狀況,ASAIM飼料技術主任程宗佳(右)翻譯

 

接著我們參觀了Sundstrom農場,這家農場主5個人, 4個幫手,經營著4000公頃的土地, 養殖200頭奶牛,還有一個飼料廠,現代化程度非常高。耕地、播種、施肥、噴藥、收割、脫粒、加工、運輸、精選、烘干、貯存、畜牧業上料等全部實行機械化。早聽說美國農業機械化普及程度高,看來確實名不虛傳。因為在國內極少見到這么巨大的農場,所以我們腦子里根本就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不像1畝、2畝那樣能夠直接感覺到有多大一片地方。主人介紹堪薩斯州天氣干旱,為了減少水土流失,土地種植一年一輪換,這樣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因為大豆有固氮的作用。今年種玉米,明年種大豆,玉米種子及大豆種子都有防蟲劑,在播種前先撒除草劑,安排合理非常有計劃。他們的養殖技術也非常高,奶牛每年能產12噸奶,飼料轉化效率高。驚訝于農場的現代化同時,我們想在美國搞農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農活是很復雜的,需要懂的東西很多,像飼養、機械、施肥、生態知識等,都要懂一些。除了機械化,還要靠信息化,他們每天在勞動之后還要在家里的計算機面前坐好一陣子,瀏覽信息、尋找客戶、了解外面的世界,要想打造高效農業,現代化農業、旅游農業,特色農業等,在美國真的已經不是夢想。

 

農場主的奶牛自配料設備

 

 12日,上午參觀了位于堪薩斯城的一家飼料廠。這家飼料廠已經有27年的歷史,年生產馬料及寵物料22000噸,這么大的規模只有38人,可見他們的效率之高。他們的員工不僅學歷高,而且實踐經驗非常豐富,所以才使飼料廠運作這么好。他們在學以致用上非常有效,這與美國的教育體制分不開。美國高校人才培養課程設置富有彈性,更強調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專業規劃、教學科研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畢業生就業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創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獨具特色。廠長及助理都是KSU的動物營養博士,他們在研究生期間要去真正的養殖場呆一到兩年,而且畢業前要實習幾個月,這樣不僅他們的科研成果來源于實踐,都是切合實際的試驗結果,而且自身也發展為具有理論基礎的實踐型人才,能夠很好的融入社會。正如菲利普.G.阿特巴赫所言:美國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一種相當獨特的結合,一方面是學校機構具有相當的穩定性,甚至保守性,另一方面是具有適應社會需求和方向的調節能力ASAIM北京辦事處工作的程博士在美學習期間就曾在飼料廠、種豬場、奶牛場、火雞場及魚蝦場工作多年,成為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而國內研究生教育基本是在學校完成,科研成果是在理想的試驗條件下的科研成果,學生缺乏真正的實踐體驗,畢業后很難真正融入工作,這對我們國內的應用科學研究生培養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團員在生產現場學習對輥粉碎機的原理

隨著養豬業向集約化和規?;姆较虬l展,中國的養豬技術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大型的豬場已對豬的飼養環境作了極大改善,但是,在中小城市的養殖因受環境和地理因素的影響,改善的程度并不理想。下面我們看看衣阿華州Raudy Van Kooten的豬場是怎樣養豬的?他們對疾病的防治及豬只的情況怎樣把握在手。在勞動力如此昂貴的情況下怎樣解決勞動力的情況?環境保護又是怎樣處理的?帶著種種問題我們不知不覺乘了3小時的車來到了Randy Van 的家。Randy Van的家很漂亮,是一小型的別墅,看得出主人很勤勞,家里干干凈凈,整整齊齊。與我印象中的豬場老板家有很大不同,屋中沒有任何氣味,來迎接我們的還有一頭可愛的大狗狗。

 

帶著問題,同行的人開始發問了,當問到他養豬的數量及工人總數時,當時的場面一下子沸騰了。Randy Van 說他弟弟一家人負責養豬,每年養3批豬,一家3口,每批養22000頭。養豬的模式是公司+農戶的形式,他們只是提供豬場及工人,其它的飼料、小豬及收購等由飼料廠來解決。養2.5個月至3個月即可達到280磅,所有人對這個數字都感到很驚奇,怎么可能?,我們的問題很多……Randy Van非常熱情,也很認真。最后,他笑了笑說,還是這樣吧,到豬場去看看,可豬場在哪兒呢?他說乘車5分鐘,遠遠地,我們看到幾個放散裝飼料模樣的小立筒倉,幾排房子在田中貯立,味道并不是很濃,幾乎聞不到氣味。

一下車,哈哈熟悉的氣味迎面而來,但遠沒有國內豬場那么濃烈,我們隔著豬柵欄看,感覺與國內的豬場差別并不大,他們用的是漏縫式地板,采用的是自由采食,小豬才剛進場,或許是小豬們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多人,它們都站起來迎接我們,只是遠遠地打探著,好奇地看著我們。小豬很健康,皮紅毛潤,精神極佳,地板也很干凈,看樣子在出場前調教的很好。漸漸地,它們有些適應了,有些開始吃料,有些飲水??墒?,除此之外,豬欄增加了幾個調溫式風機,場外每隔段有一些像排風扇模樣的東西。糞便是怎么處理的?也沒有特別的設施,與國內一級一級的階梯式的水處理不同,而且,豬場跨度大中間沒有任何支撐,問題漸多,我們又圍著農場主問個不停。原來,在豬舍下面是一個8英尺*400英尺*50英尺的糞便處理池,就像最早最早在農村里的大便池,可是自然發酵是有氨氣的,他們的處理方式很簡單,因為把工業化用到了豬場中,在這個豬圈舍有5個監測探頭,當豬舍的氣溫及氨氣產生變化時,自動系統會將排風扇,通風扇等一一打開,使豬舍內的溫度及氨氣濃度控制在安全范圍內,農場主給我們示范了一下卷簾自動上升時,排風扇自動開啟的過程。因為是下午,溫度漸漸降了,在沒有示范的豬舍已自動上升了,它們供暖用的是天然氣,由于美國的能源便宜,他們在冬天最冷時只要200美元./月,天然氣的價格為1.4V.S/加倉,將豬舍的溫度保持在67華氏度,約20℃,也就是說將豬的冷應激降到最低,從而使豬生活在最佳溫度中,在20左右時,肥育豬的增重效果最好,它們的生活條件真好,干燥、自由,由于生出后不分窩,采用全進全出的原則,將豬所能感受到的應激降到最低,這樣的豬能夠不安心生長,全身心長肉,給出最好的肉質嗎?

 

農場主說他在此處只養了9500頭,其余在另一處,出于好奇,看到了小豬,看看中豬,另一段車足足行了十分鐘,我們看到了中豬,他們同樣健康,是國內的外三元來比,它們個體均勻,很少聽到呼吸氣喘的聲音,中豬比起小豬大膽多了,對于人多少無所謂,真的很有趣,有幾頭懶洋洋的睡著,我問農場主它們有什么問題嗎?農場主叫了兩聲,它們抬頭看了看,有繼續它們的美夢。因為溫度下降挺快,豬簾已卷起一半,同樣,中豬的豬圈也很干爽。這個主場有一萬頭豬。目前養了20-25周,約80磅。當我們問及豬行情是,農場主說大約100磅豬60美元,還不錯,利潤呢?農場主帶著笑臉,看樣子不會說,但一定沒問題。我們又看了看他們飼料廠配的料簡單,玉米豆粕,加一些礦物質、維生素,真的很不錯。

 

可以這么說,美國的集約化養豬更加專業化,更加集約化。將現代化與養豬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將環保與生態鏈循環的配合一致,既保護了環境,又使整個生態平衡達成一致。我們沉思了,怎樣可以與中國的養豬配合呢?從改變環境開始,從改變思想觀念開始,以防為主,而非以治為根本,這次參觀讓我們受益匪淺。

現代化的豬場設施,公母分養可以提高豬的生長,更有效的提高生產率

現代化的母豬舍一般都有自動喂料系統

農場主為團員講解豬場情況,ASAIM程宗佳博士擔任翻譯(右四)

 

    美國的豬場在我們參觀結束后有兩大感慨:第一,養殖環境好;第二,自動化程度高!美國的自然環境令人艷羨,天是藍的,地是綠的,水是清的。這里空氣清新,氣候濕潤!因為自然環境好,所以疫病很少,育肥豬不注射任何疫苗(問豬場老板他說即使是母豬也僅注射兩種疫苗)!這里的豬舍水,料,溫度,氨氣控制一切都是全自動的!糞便一年一清,直接排放到附近的農田里!豬場座落在空曠的田野之中,周圍也沒有任何遮擋,豬場平時沒人,晚上也是無人看管!這與我們國內真是有天壤之別??!

 

     在參觀農場的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美國人的熱情,每到一處,都準備好水果,飲料等,對于我們提出的問題是有問必答!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農場主婦們爽朗的笑聲,她們的笑聲發自內心,可以感染你。美國的農場家家都養狗,在國內狗在自己的家中見到陌生人肯定是狂叫不止,主人不制止是不罷休的,而在這兒狗見到陌生人確是歡喜不已,不停地搖動尾巴到你的跟前!在美國的狗眼里人這種動物都是友善的,可親的,與中國的狗對人的看法看來不太一樣!

 

     在美國所到之處映入眼簾的是整潔,干凈,有序;感受到的是熱情,文明,禮貌!聽到美國人說的最多的幾句話是:Thank you, Can I help you等!在與陌生人眼睛對視時會微笑的向你問好,讓人充分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美國被稱為行駛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汽車很多,但很少發生車禍,原因是非常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時,會將車停在5之外等候,這點讓我們國人有點汗顏!

 

    一天上午在堪薩斯城Holiday Inn酒店門外等候大巴時,看到的是蒼鷹在天空盤旋,松鼠在草地上跳躍,美女在長椅上沐浴著陽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和諧,這就是美國,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13下午經過90分鐘的行程后,我們到Christensen飼料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60萬噸,每小時生產1400噸,主要供自己的三十萬豬場的飼料。美國的飼料生產企業和相關企業都十分注重高新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讓我非常驚奇的是他們只有10個工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周工作3.5天,休息3.5天,全部是自動化。成品飼料均采用散裝車運輸方式,成品包裝和運送環節也實現了自動化,整個生產實現了自動化和實時控制。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問了國內知名企業雙胞胎集團的董事長鮑洪星先生,他向我介紹他們企業和這家生產能力差不多,但是遠不如這個廠家現代化。我們近幾年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美國的飼料廠產品一經產出,已經決定了飼料的去向。像中國目前這樣,一個商品飼料廠將飼料賣給千家萬戶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我想現代化的畜牧業發展肯定是從養殖入手,逐步走向飼料生產、屠宰加工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企業將來肯定要自己生產飼料,生產濃縮料、飼料生產就成為了畜牧業生產的一個中間環節,這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時,也在市場樹立了統一的企業形象,為把企業做大做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膨化大豆舔磚

14日在美國大豆協會明尼蘇達分會進行了交流,氣氛歡快。這個協會是美國農民組織的協會,主要負責幫助農民向華盛頓爭取對豆農的保護,及減免稅收。同時為農民提供信息,幫助農民推廣及銷售。豆農銷售收入的0.5%交給協會,明尼蘇達州每年有1500萬美元費用,其中二分之一上交美國大豆協會,剩余的三分之一用于學校搞科研,三分之一捐助當地中小學,三分之一用于當地協會。這種農民自發的協會組織是名副其實的行業組織,與我國或多或少帶有官方和半官方的色彩的協會相比較,為農牧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主動為生產者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全方位服務。他們通過自己的組織,代表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去面對自然、社會和市場的挑戰,起到了服務社會、穩定社會和輔助政府的作用。我想這對我們的農業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啟示,通過農業行業協會在美國各項農產品出口促銷計劃形成和執行中起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可以有效地代表本組織成員與政府進行溝通,增強談判力度、表達自己的訴求。相比之下,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偏小,農產品加工、貿易企業的規模也不大,如何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形成規模,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共同面對市場,是非常關鍵的要素,所以有必要建立各種商品和地區組織。但合作社畢竟是由弱勢群體組成的,帶有農業和農民天然的´弱勢性´,在充滿競爭和風險的市場經濟里,需要社會給予必要的扶持和幫助。美國政府一直給予農場主合作社以多方面的扶持和保護。

      15日我們分別參觀了Lawrence農場,雞場在一片開闊的農場間,共有10萬只海蘭蛋種雞,雞場采用全自動化過程運作,雞舍采取的是地面平養,自由采食,全進全出!雞場采用公司加農戶運作模式,這樣規避了經濟風險,而且由于養殖環境非常好,養殖設備先進,雞群很少出現疾病,因此運作非常良好,這足以讓國內養殖場羨慕不已。而且這么大的種雞場只有六個人,可見其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當然這么現代化的養殖場與美國的勞動力昂貴是分不開的。我國之所以很多采用人工方式,一方面是與現代化程度與美國有差距,另一方面這與我國國情有關,這對解決我國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有積極的作用。

穿梭在美國農場、農民合作社、加工商之間使我們親身感受和驚訝于美國現代農業發展的脈搏,更感受到了現代科技、農業合作社、期貨市場對美國農業發展的推動。美國農業從生產、倉儲、運輸到貿易、加工全部實現了信息化和現代化。相比之下,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還有一條漫長路要走。 

  飼料廠內的機器人打包系統,飼料袋里有金屬時可自動檢測到

    在學習和考察之余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領略了明尼蘇達州的美麗景色。千湖之州美稱的明尼蘇達州,感覺像是秋天的色彩,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一路透過層層綠葉可以看到湖湖相連一直到天邊,安靜平緩,綠葉遮掩著湖泊,湖泊映襯著景色,天藍、風動、云變......真想在湖中一直劃下去,累了,可以在岸上隨時扎營,休憩于松樹及樺木綠蔭;困了,伴著風聲水聲樹聲鳥聲在湖中小睡一覺,享受清澈蔚藍的湖水山色。若曾夢想遠離塵囂,輕劃小舟,怡然自得地一竿在手,明尼蘇達將使該夢境成真。

     

考察了美國的中西部農業地區,包括農場主的種植業、養殖業,以及美國飼料工業的發展。感觸頗深,現將自己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            機械化程度高:無論是種植業、養殖業還是飼料工業,機械化程度特別高。如我們參觀partners(農業合作化)飼料廠,一年生產飼料35萬噸,全廠工人人數僅有15人,其中5名卡車司機把所有生產的飼料運送到合作廠,與合作廠之間沒有業務人員。全廠分兩班生產,每班只有5人,操作工僅2人。因為在美國人工成本比較貴,這樣的用人就減少了生產成本。相對于我國飼料企業,一年生產35萬噸的飼料廠,工人至少需100-200人,加之生產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人數多達500人。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逐漸提高,機械化終將成為我國飼料工業的必然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提高機械化水平也將避免人為操作弊端,提高飼料產品標準化程度。

 

二、            工業化、標準化生產:美國工業化、標準化不僅體現在農業生產和飼料工業的生產上,同時也體現在日常飲食的加工生產中。日常餐桌的主食、肉類、菜類以及湯類種類很少,可工業化生產,是標準的快餐。而我國,飲食大多不是標準化的生產,而是憑廚師的經驗去做。美國這種標準化的生產,可能口味不能迎合每個人,但效率卻極高。所以說一個好的餐廳在中國可能僅僅是有一個高級廚師的結果。

 

三、            專業化程度高:參觀幾個養豬場和飼料廠,發現他們分工很明確,專業化程度也很高。如我們參觀的partners飼料廠,沒有技術人員,產品配方聘請專業公司營養師去做,蛋白化驗也只是送檢。飼料廠只是專業生產飼料,這樣就節約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我們參觀的一個豬場,進場的豬全部進行疫苗注射,飼料也是種豬場提供,農場養殖人員負責飼養到出欄,飼喂全部是機械化,因此種豬場和養殖場合作是種豬場借用農場主的土地和豬舍來實現豬的工業化生產。

 

四、            協會組織:我們所到各州,都有美國大豆協會州負責人接洽,大豆協會是農民的組織(農民每年交納一定的會費),代表農民與政府溝通,并為農民傳遞市場信息,指導農民做好種植和銷售的安排。協會還將一部分費用送給大學,專門進行科學研究,包括大豆新品種研發、新農藥、殺蟲劑等。農民利用科研成果的應用的來提高種植技術和效益。

 

五、            養殖業污染程度?。簠⒂^一些養殖場,規模有大有小,污水大部分經過循環處理,流入農田,糞便經沉淀最終施入農田,實現良性循環。有一奶牛養殖場糞便經水液分離后曬干,作為牛的墊料,循環利用。養殖場大多分散在廣闊的農田區域,糞便可用做肥料用,無幾戶或幾十戶集中飼養情況,對減少交叉污染、疫病傳播以及減少環境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此次參觀考查,我們同美方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溝通,學習和了解美國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也找到了與他們之間的差距,受益匪淺。也希望借此美國之行的所見、所想,結合自己國家及本公司實際情況,轉變觀念,創新技術,提高生產管理。這次的考察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寧靜、現代的美國……。

部分團員在美國國會大廈門前合影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