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保健是實現綠色養殖的根本途徑
----養殖業濫用瘦肉精和抗生素所想到的
3月15號,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對飼喂有“瘦肉精”的生豬流入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報道。一時間,“雙匯瘦肉精”事件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那么,到底什么是瘦肉精以及食用瘦肉精喂養的豬肉會給人體帶來怎樣的危害呢?
“瘦肉精”學名又叫鹽酸克倫特羅,是一類藥物,而不是一種特定的物質。該藥物既不是獸藥,也不是飼料添加劑,而是腎上腺類神經興奮劑,是指能夠促進瘦肉生長的飼料添加劑,任何能夠促進瘦肉生長、抑制肥肉生長的物質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目前,能夠實現這種功能的物質是一類叫做β-興奮劑(β-agonist)的藥物,是嚴重危害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安全的毒品。鹽酸克倫特羅早期僅在醫學上用于急救和肺科病(主要是平喘)。在動物體內,對營養物質具有重新分配的作用,能促進動物生長、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積、提高飼料報酬等。于是,許多國內養豬戶不顧農業部的規定,為了使豬肉不長肥膘,在飼料中摻入瘦肉精。但如果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劑量是人用藥劑量的10倍以上,才能達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用的時間長、代謝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豬體內的殘留量都很大。這個殘留量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就使人體漸漸地中毒。如果一次攝入量過大,就會產生異常生理反應的中毒現象。
鹽酸克倫特羅屬于非蛋白質激素,耐熱,使用后會在豬體組織中形成殘留,尤其是在豬的肝臟等內臟器官殘留較高,人攝入后在體內存留時間較長,食用后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其不良反應主要有: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頸、四肢肌肉顫動,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頭暈,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發生反應,心動過速,室性早搏,心電圖示S-T段壓低與T波倒置。2、原有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的患者,如有高血壓、冠心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者上述癥狀更易發生。3、與糖皮質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鉀,從而導致心律失常。4、反復使用會產生耐受性,對支氣管擴張作用減弱及持續時間縮短。“瘦肉精”中毒的癥狀表現比較特別,主要是心慌、肌肉震顫、頭痛以及臉部潮紅等。對心率失常、高血壓、青光眼、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的患者有較大危害。
“瘦肉精”在上海曾經引發了幾百人的中毒事件。而在臺灣,由于從美國進口的豬肉里含有瘦肉精,幾乎挑起一場政治爭端。鑒于“瘦肉精”
給人體帶來的嚴重危害,我國禁止使用包括雷托巴胺在內的任何“瘦肉精”。
除了“瘦肉精”,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含有大量抗生素的豬肉也是構成我們健康的巨大威脅。如果我們沒有什么病就天天吃飯像吃藥,你受得了嗎?但是現在的畜禽就是這樣。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量之大,觸目驚心。根據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總量中,有90%被用于食用動物,每年約有12000噸和900噸抗生素分別被用于食用動物的飼料添加劑和治療用藥。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也是世界上依賴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有6000噸抗生素用于飼料添加劑,占全球抗生素飼料添加劑使用量的50%。但因為藥殘及疫病問題,生豬及其產品出口只占1%左右。
抗生素之所以在養殖業中廣泛使用,因為它能給養殖戶帶來短期的經濟利益。可是利益背后的健康危機,如果不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必將反過來對這個產業以沉重的打擊。飼料和飼養中長期和廣泛使用抗生素引發的一系列后果和問題:畜禽和水產產品中藥物殘留嚴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直接導致了“餐桌危機”和“恐肉癥”。細菌耐藥性增強、耐藥菌株增多,結果用藥無效,威脅人類安全,科學界稱之為“細菌復仇”;2006年四川的豬鏈球菌序列變異導致毒力增加,導致疫情失控,據不完全統計,死亡人數近半百;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這些做法導致動物中大量耐藥菌株的出現,使得原有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原來已經控制住的動物細菌病時有大面積暴發,給畜牧業造成較大的危害。2005年7月,四川省資陽、內江等地暴發豬鏈球菌病疫情致人畜喪命,畜牧養殖業安全敲響警鐘。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疫情暴發?有專家認為,很可能是養殖業者長期在豬飼料里濫用抗生素導致的。在豬飼料添加劑中添加青霉素、鎮靜劑、激素等,直接導致豬細菌耐藥性增高,而耐藥性增高意味著細菌變異,當變異由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產生質變,就可能導致由這種細菌產生的疾病流行。從2006的5月底開始,我國南方出現的豬高熱病,疾病發生大多為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達到50~90%和50%以上,給生豬養殖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等等,這些與濫用抗生素不無相關。另一方面,抗菌素也給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由于過量使用抗菌肽,農場周圍的空氣、土壤、地下水以及家畜家禽肉類,都充斥著抗生素,這些抗生素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在人體內蓄積,把細菌培養成“超級細菌”。目前越來越頻繁的種種傳染病,甲流、瘋牛病、SARS、禽流感等以動物為傳染源的疾病暴發,與濫用抗生素也不無關系。
而經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肉品能使人出現蕁麻疹或造成過敏性休克。經常攝入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可使某些菌株產生耐藥性,耐藥菌株又能將耐藥因子傳遞給其他敏感細胞,使其他異種菌株變成耐藥菌株,從而帶來預防與治療某些人畜疾病的困難。如果長期食用抗生素殘留的食物,可造成人體中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平衡失調或引起核黃素缺乏癥和紫癜性損傷。特別是氯霉素的濫用,極易損害人類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已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而吃出營養、吃出健康也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綠色保健養殖就成為今后養殖業的主要發展趨勢。
瑞典和丹麥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率先禁止了抗生素作為促生長劑在飼料中的使用。美國禁止使用抗生素的范圍涉及到了主要的食用動物,如豬、家禽和牛等。2001年6月25日,美國醫藥協會在芝加哥舉行的年會上繼續舉證,實施反對在動物飼料中使用非治療目的的抗生素行動,爭取在2005年在全球動物飼料中禁用抗生素。歐盟在2006年全面禁用抗生素促生長劑。近幾年,我國畜產品出口屢次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素殘留。為此,我國已開始明確規定不允許在飼料中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類物質作為添加劑。
濫用抗生素進行保健和疾病預防建立起來的免疫屏障非常脆弱,是造成了耐藥病菌和病毒高度繁殖,橫行肆虐,讓養豬戶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轉變觀念,以綠色保健養殖預防為主,由被動治病轉變為主動保健。綠色保健養豬是不使用抗生素進行疾病預防和保健,依靠提高豬只自身的主動免疫能力抵抗疾病。
深圳瑞鑫百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倡導的綠色保健養豬是以母豬為中心,通過使用抗菌肽A07、A10,構建新的有效的非特異性主動免疫屏障,大幅減少和控制常見多發疾病、消除隱性感染和亞健康狀況,大幅提高成活率。可將目前生豬出欄平均時間165天,縮短15天—30天,并且豬肉品質大幅提高,每頭豬增收100—150元的養豬新技術。
綠色保健養殖是今后的發展趨勢,保健醫學和保健技術的發展也將掀起一場養殖業的革命,好多養殖戶就呼吁是否有一種產品能夠替代抗生素進行疾病預防和保健,橫空出世的天然、綠色、無毒副作用的廣譜抗殺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制劑——抗菌肽A07、A10系列產品彌補了這一空白。抗菌肽A07、A10中的抗菌肽和動植物防御素能夠殺死和清除動物體內的各種隱性病原微生物,它能幫助豬只重建一道新的有效的非特異性主動免疫屏障,修復抗生素損害了的機體免疫系統,為豬群構筑多層次的防御體系。它獨特的促長功能,充分發揮豬的生長潛能。這是其他藥品永遠不可能做到的。而它不會產生耐藥性和藥物殘留,能夠達到綠色養豬,實現無抗豬肉的目標。
豬病多,傳播快,治療難,病來了再施治損失會很大!而盲目的為了追求利益添加“瘦肉精”這類化學藥物,給人的健康所造成危害是無法估量的。只有真正的實現綠色養殖,消費者才能吃得放心,豬農才會賺的安心。
抗菌肽使綠色養殖不再成為一個口號,讓老百姓真正吃上了健康肉!
深圳瑞鑫百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網站:中國抗菌肽保健網http://www.kjt123.com
聯系電話:13825285991
進一步了解: 飼料用抗菌肽的抗病機理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