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聲》近日報道稱,未來共同農業政策改革應幫助農民將農業副產品變成可獲收益的資源。該報道認為,歐盟共同農業政策一直長期面臨財政與環境可持續能力兩大難題,而減少歐盟生產者對直接支付的依賴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幫助農民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并開始向有競爭力的經濟轉型,其中重視農業副產品的利用是有效措施之一。歐盟包括小麥、玉米秸稈和甜菜葉等農業副產品有12.2億噸,根據彭博社2011年4月的研究數據,目前歐盟僅有17.5%農業副產品得到利用,而一旦該產品得到充分利用,法國農民可額外增加222歐元/公頃的收入,而波蘭農民每公頃收益更可增收40%。更重要的是,收入來源多樣化,可以減少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對生產者的負面影響。該研究還認為,充分利用歐盟農業副產品將為農業未來發展提供新的機會,未來10年將新增100萬個工作機會,特別是在以往就業機會較少的農村地區。為改變目前利用不充分的現狀,歐盟應將利用農業副產品列入歐盟共同農業基金支出范圍,制定具體和有針對性發展計劃,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以充分發揮農業副產品對歐盟整體經濟發展的潛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