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控制 » 正文

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奶業療傷三年謀振興

  作者: 來源: 日期:2011-11-23  
 

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之后,我國奶業經過三年的整頓,目前產業素質不斷提升,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生鮮乳質量安全得到保障,我國奶業發展又站在新的起點上。

在新起點上,奶農和消費者利益怎樣得到更好的保護?記者采訪了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

現代奶業基礎格局正在形成,加快建設勢在必行

機械化擠奶率87%,而奶農組織化程度不到30%

記者:近3年來,政府在奶站整治、牛奶質量安全監管方面連出重拳,企業自律也有所提升。現在我國奶業發展的整體態勢是怎樣的?

高鴻賓:當前,我國奶業發展整體形勢平穩,生產、流通和加工各環節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奶業整頓、振興和復蘇超過預期。奶站清理整頓圓滿完成,奶站減少了34%,目前全國13503個奶站全部納入監管,持證收購,全國機械化擠奶率提高至87%;農業部連續三年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累計抽檢3.7萬批次,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總體良好。乳制品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居民奶類消費信心逐步恢復,人均消費量穩步增加。經過三年的整頓、振興,我國現代奶業的基礎格局正在形成。

記者:今后現代奶業建設的大方向是什么?

高鴻賓:建設現代奶業重點要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和集約化,提升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程度,確保質量安全。

一方面,當前我國奶業發展整體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從生產組織形式看,發達國家的奶業組織化、產業化水平較高,比如新西蘭的恒天然集團,由全國96%的奶農合作經營所有,控制全國92%的牛奶生產。我國奶農的組織化程度不到30%。從單產水平看,世界奶牛平均單產為6噸,發達國家則普遍超過8.5噸,我國奶牛單產僅為5噸左右,差距明顯。由于缺乏優質牧草,在牛奶品質上,我們和發達國家仍然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現代奶業是發展節糧高效畜牧業、優化畜牧業結構的戰略選擇。奶業是世界公認的節糧、經濟、高效型畜牧業。在農業發達的歐美等國家,牛奶產值占畜牧業產值的比重一般為20%—50%,比如,美國的比重為23%,英國和德國的比重都在20%—40%之間,日本也有25%,而我國的比重僅為5%。從我國糧食資源偏緊的國情看,更適合發展節糧高效的奶業。我國“十二五”畜牧業發展規劃提出,2015年奶類產量要達到5000萬噸,逐步提高牛奶產值在畜牧業產值中的比重。

記者:隨著“三化”統籌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推進,奶業市場潛力還有多大?

高鴻賓:數量和質量的需求都還有巨大空間。世界人均奶類消費量為89公斤,而我國人均不到30公斤。歐美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普遍較高,美國人均消費213公斤,歐盟225公斤。日本人均消費59公斤,韓國62公斤,印度88公斤。只有加快建設現代奶業,才能滿足國民對放心奶的消費增長需求。

加快建設現代奶業機遇難得

資源、基礎、政策是主要支撐

記者:我們看到,盡管奶業療傷之后,各方面有所恢復和提升,但現在奶牛飼養方式落后、“小散低”的局面沒有根本扭轉。這是否會牽制現代奶業建設的步伐?

高鴻賓:總體看,機遇大于挑戰。

一是有資源條件。我國糧油副產品豐富,7億多噸可用作飼料的農作物秸稈還有40%左右的利用空間。牧區的生產環境逐漸恢復,同時,我國84%的奶牛集中分布在北方13個省,也是我國的北方玉米帶,有豐富的青貯資源。在南方,有近10億畝草山草坡資源可供開發。

二是有產業基礎。從奶牛(羊)資源看,奶牛存欄已突破1200萬頭,還有1000多萬頭牦牛,2400多萬頭水牛(奶水牛43萬頭)和500多萬只奶山羊資源可供開發。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奶業科技研發、技術服務平臺和推廣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奶牛良種覆蓋率、單產水平和牛奶品質迅速提高。2005年奶牛良種補貼項目實施以來,良種率由項目實施前的不足30%提高到60%以上。

三是有政策支持。從“十一五”開始,國家先后實施了奶牛良種補貼、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奶牛生產性能測定、生鮮乳收購站機械設備購置補貼、奶牛政策性保險等政策。這些重要法規、政策、標準和規劃的出臺,使我國奶業發展走上了規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但是,奶業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個別地區奶牛養殖比較效益不高,一些散戶飼養條件差、設施簡陋、管理落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二是一些優勢產區奶牛規模化養殖水平不高。三是產業一體化水平不高。近年來奶農的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比如北京地區奶牛存欄15萬頭,其中合作社存欄13萬頭,占存欄總數的86.7%,已成為奶源供給的主體。但總的看,奶業生產、加工和銷售脫節,奶農缺乏有效組織,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轉變發展方式是總任務,奶業要實現“四化”

兩頭抓安全,中間抓示范

記者:那么,加快現代奶業發展,有哪些目標措施?

高鴻賓: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提出,到2015年,奶類產量達5000萬噸,奶牛單產超過5.5噸,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例達到38%,生鮮乳收購站100%實現持證收購和標準化管理,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機制更加健全。也就是說,奶業發展總任務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奶業。要干哪些事兒?保質量安全,抓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

記者:農業部門將強化哪些具體措施?

高鴻賓:源頭上強化疫病防控安全,餐桌上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中間環節集中抓示范創建,加快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優先支持奶牛優勢產區和奶牛生產大縣,提高規模化養殖比重;扶持企業自建、收購或參股養殖小區(場),建設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推動科技創新、實施品種改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搞好草畜配套,盡快啟動“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扶持優質苜蓿生產基地。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