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肉堿對肉仔雞胴體及肉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1-11-25
L-肉堿又稱為L-肉毒堿(L-carnitine),具有促進脂肪酸的β-氧化,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機體耐受力等重要生理功能,對提高動物體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作為改善胴體品質和肉質的一種綠色飼料添加劑,L-肉堿已被廣泛重視。本文就其對肉仔雞胴體品質和肉質影響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為其合理的利用提供參考。
1L-肉堿對肉仔雞胴體品質的影響
L-肉堿能協助長鏈脂肪酸進出線粒體膜而促進其β-氧化,并且有利于線粒體內短鏈和中鏈脂肪酸的排出(Rebouche,1992)。因此L-肉堿可以促進脂肪的代謝。據許梓榮等(2002,2003)、占秀安等(2002)報道,飼料中添加L-肉堿能提高肉雞的胸肌率,降低腹脂率和皮脂厚;研究認為,添加50mg/kg以上L-肉堿能通過降低脂肪中總酶的活性降低皮下脂肪的沉積,并通過降低胸肌中總肉堿棕櫚酰轉移酶-1活性增加肌間脂肪含量。Rabie等(1997a)也報道,補飼L-肉堿能顯著降低肉仔雞46日齡的腹脂量和腹脂率;該研究發現,L-肉堿的這種效應與添加水平無關,但可能與添加的時間有關;50mg/kg補充量是可行的。此外,王俊東等(2003)、Rabie等(1997b,1998)也報道類似的結論。因此,添加L-肉堿可以通過降低腹脂沉積來改善胴體品質。
然而研究的結果不盡一致。Lien等(2001)報道,1日齡起添加160mg/kgL-肉堿6周,未顯著影響肉仔雞的胴體品質,對血清中膽固醇、磷脂濃度和脂蛋白影響不顯著;而血清中三酰甘油和非酯化脂肪酸濃度顯著降低。這可能是因為補充L-肉堿提高肉雞脂肪運輸的速率的緣故。添加L-肉堿使棕櫚酸肉堿轉移酶活性顯著提高,但對其它脂肪酸β-氧化酶活性影響不顯著??梢?,長鏈脂肪酸被肉堿帶人線粒體,但β-氧化卻沒被加強,因此沒有顯著影響肉雞的胴體性狀。這可能因為日糧中含有魚粉,L-肉堿含量很高的緣故。此外,Cartwright(1986)也報道,日糧中加入50mg/kgL-肉堿對5-7周齡肉仔雞的胴體組成和腹部脂肪沒有顯著影響,這與Celik等(2003a)報道的結論相似。同樣Barker等(1994)也研究發現補充50或100mg/kgL-肉堿對肉仔雞胴體品質沒有影響。
綜上所述,L-肉堿對肉仔雞胴體品質的影響尚無定論,還需進一步研究。
2L-肉堿對雞肉品質的影響
占秀安(2002)研究發現,添加25mg/kgL-肉堿具有改善肉色的作用,日糧中添加L-肉堿可能提高肌紅蛋白的含量;同時L-肉堿還顯著增加了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從而提高雞肉的鮮味。這是L-肉堿促進長鏈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生成大量ATP的結果。另據許梓榮等(2002,2003)報道,L-肉堿還能通過降低胸肌中肉堿棕櫚酰轉移酶-1的活性使肌細胞脂肪含量增加。
3與L-肉堿功能相關的因素
3.1鉻
據報道,補充有機鉻能降低肉雞胴體脂肪含量,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水平;還能明顯降低肉仔雞血清膽固醇水平,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這與L-肉堿的功能相似,因此王俊東等(2003)研究了添加L-肉堿和鉻對肉雞的影響。該研究表明,單獨添加600g/kg鉻或100mg/kgL-肉堿能較好地改善脂肪和膽固醇代謝,且對肉雞后期影響較大,二者對多數脂質代謝指標同等有效;除腿肌膽固醇與腹脂率外,二者同時添加對肉雞試驗期末其它各項脂質代謝的指標都存在顯著互作效應。
3.2煙酸和抗壞血酸
L-肉堿是在煙酸和抗壞血酸等的參與下合成的。因此,日糧煙酸和抗壞血酸的多少對添加L-肉堿的作用將產生影響。據Celik等(2003a)報道,飲水中單獨添加50mg/LL-肉堿或與50mg/L煙酸同時添加對早期生長階段的體增重和采食量有積極影響,但對胴體品質沒有影響。同年Celik等還報道了添加50mg/kgL-肉堿和500mg/kg抗壞血酸對常溫(20-22°C)與高溫(34-36°C 28h、20-22°C 16h)兩種情況下對肉仔雞的影響。結果顯示,日糧補飼L-肉堿或與抗壞血酸合用對高溫下肉仔雞的體增重和胴體重有積極的影響,對胴體品質沒有影響。由此看來,煙酸和抗壞血酸的添加沒有影響L-肉堿對胴體品質的作用。
3.3日糧能量和蛋白質
Rabie等(1997b)在18-53日齡肉仔雞等能不同蛋白質水平(18%、20%、22%)飼糧條件下添加50mg/kg肉堿,結果發現,添加肉堿顯著降低了53日齡時腹脂率和胸肌醚浸出物含量。隨后(1998)他們又報道了不同能量水平日糧(13.5,12.8,12.2MJ/kg)中添加50mg/kgL-肉堿對肉仔雞(18-53日齡)的影響。結果顯示,補飼L-肉堿使胸肉和瘦肉產量顯著升高,腹脂重量和腹脂率降低,但不影響可食肉的組成。但對胴體性狀和可食肉組成補飼L-肉堿和日糧能量水平間均沒有互作。
3.4日糧脂肪
Barker等(1994)報道,在21日齡前補充動植物脂肪2.25%或8%、45日齡前補充1%或5%的兩階段日糧中均添加50或l00mg/kgL-肉堿。經研究發現,補充脂肪使胴體脂肪增多、水和蛋白質含量降低,但胴體組成不受L-肉堿的影響。可見,對胴體品質影響方面L-肉堿與日糧脂肪間沒有互作效應。Rodehutscord等(2002)研究了在4%和8%兩種脂肪水平的日糧中添加80mg/kgL-肉堿,在采取自由采食、95%、85%三種飼養水平時對肉仔雞的影響結果發現,L-肉堿對能量代謝和利用率、氮的沉積和日糧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沒有顯著影響。由此認為內源L-肉堿的合成不是肉仔雞能量利用的限制因素。
3.5溫度
Buyse等(2001)研究在常溫(28°C)和低溫(20°C)下飼養的肉仔雞日糧中添加l00mg/kgL-肉堿。結果發現,低溫下和常溫下的雞腹脂量沒有差異,但補飼L-肉堿可以降低常溫下母雞的腹脂量。Lien等(2001)認為,他們在日糧中添加160mg/kgL-肉堿對肉仔雞的胴體性狀沒有顯著影響,可能是因為該試驗是在高溫環境下進行的,高溫可能導致肉雞產熱受到限制而阻止熱應激和脂肪酸β-氧化。Celik等(2003b)報道,補飼L-肉堿和抗壞血酸使高溫下肉仔雞血漿L-肉堿含量增加,但使常溫下的血漿L-肉堿含量降低。
3.6甜菜堿
許梓榮等(1998)報道,艾維茵肉雞飼糧中添加2000mg/kg甜菜堿,使肝臟游離肉堿提高29%,胸肌總酸不溶肉堿含量和總酸不溶肉堿與游離肉堿比例分別提高28.21%和57.58%,血清游離脂肪酸含量升高42.72%,說明甜菜堿通過肝臟合成充足的肉堿,增強脂防酸的運載,促進肌細胞線粒體內脂肪酸的β-氧化,從而產生減少腹脂沉積的作用。因此甜菜堿能通過L-肉堿發揮對脂肪代謝的調節作用。
4結語
綜合已有的研究發現,補飼L-肉堿能提高肉仔雞的生長性能;而對于胴體性狀,由于試驗條件等原因,研究的結果不盡一致。但L-肉堿的對脂肪代謝的調節作用是肯定的。今后尚需對L-肉堿改善肉仔雞胴體性狀和肉質的具體條件,及與其他相關因素的相互作用,做進一步的研究,以便能更好對L-肉堿進行利用。
上一篇 | 幾種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母牛營養代謝及繁殖障礙
下一篇 | 農業部全面啟動官方獸醫資格確認工作
一周熱點
- 2022-06-23飼料行業壓力倍增 六條建議破解難題
- 2022-06-22中國生豬產業分析
- 2022-06-222022年我國“大糧倉”大豆玉米生長情況如何?
- 2022-06-222022年5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6-22農民日報仲農平文章:中國糧食自信從哪里來
- 2022-06-21會議啟動通知|2022(第十八屆)畜牧飼料科技與經濟高層論壇將于7月13-15號在重慶召開
- 2022-06-212022年5月份肉雞市場形勢分析—產量保持減少趨勢,市場略有好轉
- 2022-06-21天邦股份擬更名為天邦食品 10億轉讓史記生物股權
- 2022-06-21美國股市低迷是否會影響大豆、玉米市場?
- 2022-06-211-5月我國大豆進口3803萬噸,玉米進口113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