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低迷是否會影響大豆、玉米市場?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6-21
芝加哥谷物期貨并不總是密切關注華爾街的波動。但上周美聯儲歷史性的加息——199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性加息——也將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推入了正式的熊市。那么,農民是否應該擔心美聯儲的影響可能破壞玉米和大豆價格在今年夏天創下紀錄的希望?
玉米和大豆期貨確實與標普指數呈正相關。也就是說,股市和糧食價格確實有一定的聯系。
這種聯系雖然在統計上很重要,但卻非常小,只占這些市場每日變化的不到10%。
不過,我們還是有理由像關注天氣預報一樣密切關注股市行情。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調0.75個百分點的行動是一個溫和的驚喜,而不是像新冠肺炎疫情或俄羅斯烏克蘭戰爭那樣的黑天鵝。但投資者(不僅僅是短線交易員和投機者)都愿意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尤其是當經紀人打電話要求追加保證金的時候。
通脹加劇,增長放緩
甚至在美聯儲加大對抗通脹的力度之前,股市就已經處于不利地位。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8.5%,漲幅超過預期,但沒有明確證據表明價格已經見頂,這使得對抗通脹變得更加緊迫。事實上,美聯儲官員的預測顯示,2022年的通脹率將比他們上次的預測高出近1%,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1.7%。
此次加息75個基點,將美國央行對短期聯邦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至1.5% - 1.75%,預期中值為年底前平均利率為3.4%。有跡象顯示,通脹開始打擊消費者購買力,投資者擔心利潤率受到擠壓將給企業盈利帶來壓力,而企業盈利最終決定了股價的走勢。
這種擔憂令標準普爾500指數較1月份首個交易日的紀錄高點下跌了20%,達到了熊市的官方定義。
沒有哪個市場會永遠上漲。只要問問那些用美國政府的刺激支票購買加密貨幣或股票的人就知道了。但股市調整也不一定意味著天要塌了。盡管標準普爾指數自1929年以來經歷了23次熊市,美國在近一個世紀前那場致命的崩盤后經歷了15次正式衰退。
衰退會持續多久?
事實上,有些熊市幾乎一開始就觸底。1987年10月的單日暴跌就是如此。盡管當時的投資者也擔心通脹和衰退的前景,但股市突然下跌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股市在大出血前的周五跌破了200日移動均線。當時,投資者剛剛開始使用個人電腦來加速計算這一技術指標,他們的經紀人在崩盤的同時發出了拋售指令。
不過,股市直到20周后的1988年3月才正式開始下一輪牛市,較低點上漲了20%。
有時,經濟反彈更像是v型反彈。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熊市開始11天后觸底,痛苦非常強烈。但在較疫情前高點下跌34%后,股市在短短27天內反彈了20%,開啟了剛剛結束的牛市。
自1960年以來,九次熊市平均在17周內觸底,牛市間隔28周。如果這一次保持這種速度,標準普爾500指數要到10月份才會見底,屆時圣誕節的反彈將開啟下一輪牛市。
70年代的啟示
除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外,最長的熊市發生在1973-1974年,市場花了44周才觸底。再過了五個星期,下一輪牛市才來。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中心(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數據,經濟衰退伴隨著市場低迷,而且持續的時間更長,一直持續到1975年3月。
這與1981-1982年的衰退持平,是上世紀30年代后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衰退,直到2007年房地產泡沫破裂,所謂的大衰退持續了18個月。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經濟衰退如今值得注意,許多華爾街人士——或許華盛頓也有——認為未來會出現滯漲:經濟增長乏力,物價不斷攀升。
雖然這種前景對資本家來說是可怕的,但在20世紀70年代,農業市場的消息也不全是壞的。在1973-1974年的熊市中,玉米和大豆的期貨價格上漲了55%以上。“蘇聯糧食大劫案”(Great Russian Grain搶劫案)所突顯的出口市場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價格的上漲。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的谷物禁運和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的利率導致玉米和大豆期貨下跌10%至15%。
盡管如此,當熊市在華爾街徘徊時,谷物和股票市場的走勢仍很難看出很大的規律。1960年以來的10次股票市場熊市中,玉米和大豆上漲了4次,下跌了6次。玉米在上漲年份上漲了25%左右,其他年份下跌了13%。大豆在上漲時較平均水平上漲14%,下跌時則下跌9%。
漫長炎熱的夏季市場可能加劇波動
交易員認為,美聯儲在7月27日和9月21日的會議后,加息幅度可能會更小,但也可能會更大。交易員還將密切關注8月25日至27日召開的年度會議。由于一些投資者持有現金,而不是試圖抓住一把落下的刀,夏季交易量的減少可能會加劇波動。
技術分析注意到標準普爾圖表在過去兩周內出現的脫離和衡量差距,預計近期低點在3500點左右,接近新冠疫情反彈的50%回撤點。
這種支撐能否持續對糧食價格至關重要。失敗可能是對另一個“黑天鵝”的回應,或者是熟悉的“黑天鵝”的回歸,比如烏克蘭。
目前,玉米和大豆可能會關注天氣以及美國農業部6月30日的報告。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上周發布的長期預報顯示,比正常情況更溫暖、更干燥的天氣從西南平原蔓延開來,中西部一半地區的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到6月底的天氣預也顯示高溫少雨,這是玉米授粉的關鍵窗口期之前的情況。而長期展望暗示夏季晚些時候天氣也會成為大豆方面的熱點。
美國農業部6月底公布的數據也可能引發風波。像今年春季這樣的慢速種植速度與本次統計中較低的最終種植面積有關。但由于利潤豐厚,一些預測認為,玉米種植面積可能會增加,從而抵消產量可能下降的影響。
當天公布的另一份報告《6月1日谷物庫存報告》也可能引發波動,因為交易員們想知道,在新一季作物收割之前,是否有足夠的庫存可用。
這一切都意味著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而夏天在6月21日才正式開始。來源:新浪財經
上一篇 | 5月份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國的大豆出口量大幅下滑
下一篇 | 國內商品大面積深跌 連豆粕受累下挫
一周熱點
- 2022-06-21美國股市低迷是否會影響大豆、玉米市場?
- 2022-06-211-5月我國大豆進口3803萬噸,玉米進口1139萬噸
- 2022-06-17產能持續去化,生豬價格重心有望上移
- 2022-06-17全球大豆的定價由誰掌控?
- 2022-06-17楊寧:中國正從雞蛋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型
- 2022-06-17美聯儲加息落地 豆粕后市是否可期
- 2022-06-16論道畜牧生物產業未來—走進科為博
- 2022-06-16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榜發布 伊利蟬聯全球乳業榜首
- 2022-06-16安徽禾豐食品一期工程項目投產儀式隆重舉行等
- 2022-06-16生豬養殖扭虧為盈 后市供應有保障